一件羽绒服当9℃穿?这样算保暖度科学吗

如题所述

衣物保温并非简单量化:羽绒服并非等同于9℃

近期网络上流行的穿衣公式,试图以衣物的厚度与温度对应,如一件羽绒服相当于9℃。然而,这种说法并不科学。据北京市中医院中内科医生的解释,其公式是基于个人经验推算的,忽略了风、湿度等因素对保暖效果的影响。


一项测试显示,即使在零下2℃的低温下,穿着羽绒服、抓绒衣和薄棉毛衫的温度加起来可能并不等于26℃,实际体验可能与预测相差甚远。这表明,保暖程度并不仅由衣物的温度值决定,还受到风速、湿度及个人活动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服装保暖性的科学衡量是通过克罗(克罗值是服装行业衡量面料保温性能的单位)来实现的,而不是简单的温度相加。例如,1克罗的衣服在20℃左右的环境下穿着舒适,但并不能简单地认为2克罗的衣服就能保暖到10℃。因为衣物在人体上的覆盖并非均匀,款式结构和穿着方式对保暖效果至关重要。


张辉教授强调,服装的整体保暖性取决于面料的克罗值、款式的叠加效应以及个人的保暖需求。因此,将衣物保暖度简单相加的做法是不准确的,穿衣应考虑多方面因素,而非仅凭一个数值来决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