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神话差异

如题所述

中西方神话差异如下:

第一,中国神话没有具体的系统性脉络,只是单一故事的口耳相传。由于地理历史原因,中国神话保存下来的数量少且缺乏系统性。

这正好与希腊神话记录方式相反,爱琴海作为古希腊文明的摇篮,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航海事业、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的发展,更易于从其他民族汲取文化要素。

第二,中国神话和西方神话一个显著地区别在于人与神的区分与塑造。中国神话中的神都是上天派来解救人民疾苦的英雄,反之,英雄就是神。

中国神话中的神不能有七情六欲,不能玩世不恭,必须要有大无畏的奉献精神。例如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这些都是中国英雄舍己为民的体现。

第三,西方对神的描写和人并无太大区别,他们同样具有七情六欲,甚至比人类还要放纵无节制。创世神话的男主人公宙斯占据了整个故事的大部分篇幅。他手持闪电手杖,带着黑色的猎鹰,在神界和人界搜索美丽的姑娘。

可见,希腊神话中的神更加感性,而中国神话中的神则充满着理性。神不可以犯错,一旦犯错便是入了魔道成了魔。中国神话中的神以集体利益作为最高利益,对情欲进行压抑和控制。这与希腊的神截然相反。

第四,西方希腊神话侧重表现个人英雄主义道德观,而中国神话则侧重表现“为民”思想。希腊人在集体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之间,更注重个人英雄主义,他们崇拜个人荣誉和尊严。在他们心中,英雄不是为了国家或是人民或是正义,更多的为了荣誉。

中国神话的道德观与希腊神话相反。中国神话中所颂扬的人都是对历史和社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人。伏羲创造八卦,神农尝百草,燧人氏发明火,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等,都担当了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成为人民的保护者。

第五,西方神话“崇尚智慧”,而中国神话“崇尚美德”。希腊人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命名了雅典。与希腊神话不同,中国神话推崇的是“孝悌”和“仁义”,这是中国神话对儒家道德观念的体现。

《搜神记》王祥卧冰,“冰忽自解,双鲤跃出”等,是他们的孝义感动了上天,才使其非但没死,反而救出父亲捕到鲤鱼。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注重孝道,以长为先,以父为名,这是中华民族的信仰,是中华民族之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8

差异点:

一、中西方信仰不同

1、中方

(1)中华民族只有价值信仰,没有宗教信仰。任何宗教,只要与中国炎黄尧舜的价值观不一致,就会被视为异教邪说,相反,如果与炎黄尧舜的价值观一致,即便是外来宗教,也会有人信仰。中国有许多不同民族的人,进佛庙就磕头、进道观就算命,进教堂就祷告,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不必奇怪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多宗教和平共处、大融合的奇观。

(2)中国的上古神话是一个由圣人、贤者构成的无私干净世界,世界大同是民族理想,所以人们对神的褒贬也以道德为标准,将结果与过程置于同等地位。过程不高尚者必受鄙视,只能成魔,不能奉神。

(3)众多的中国古神,鲜见嫉妒、自私之类的人类缺点,更看不到神肆意报复、残害生灵、发动战争。神与人之间没有欺诈,神也没什么享受,有的只是勇猛顽强、不辞辛劳的与自然界斗争,以及无私奉献生命的牺牲精神,充满了道德表率的力量。

2、西方

(1)西方以宗教信仰代替价值信仰,对神的褒贬多以智慧、力量为准绳,在大多数情况下,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只要能取得最后胜利就是英雄。许多神人挑起人类战争来满足私利,自私、淫荡、邪恶,却也被人们顶礼膜拜。从神话故事中,就不难理解当今西方某些国家为何如此喜欢在别国挑起战争。

二、历史文献

1、东方

历史文献中所记录的中国上古神话的时间,远远早于本土宗教的产生时间,而且道教教义中所增加的“故事性”神话内容,更多的被看成是某一宗教故事,而不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这就决定了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不是宗教,而是神话精神的传承。这就是西方人所不理解的:为何中国人不信奉宗教,却有精神信仰。

2、西方

除了古希腊神话,后来基督教的《圣经》,以及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圣训》,神话的本身就是宗教教义。而这些神话既是宗教的基础,也被看成是西方民族或伊斯兰教民族的历史,宗教与神话共同形成了这些民族的传统价值观。

中国上古神话与道教神话是两个体系:一个是昆仑神山体系,一个是蓬莱仙岛体系。道家的蓬莱神话对昆仑神话实行了“拿来主义”,并有所发展。

三、历史长度不同

1、东方

(1)中国和西方不同,没有一本为神话故事而创作的上古专著,上古神话都只言片语的散落在《山海经》、《水经注》、《尚书》、《史记》、《礼记》、《楚辞》、《吕氏春秋》、《国语》、《左传》、《淮南子》等古代经典中。《山海经图谱》不知道产生于何时,相传为四千多年前流传下来的图谱,是大禹的助手伯益在完成治水工程后所绘出的,记录中国地理、物产的百科全书,后人用文字进行解图,然后1700年前的西晋学者郭璞进行了校注。

(2)《山海经图谱》的出现,可能比西方《书库》提前了两千年左右。而春秋时代的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他根据当时古籍整理出来的《尚书》,被今人认为是印证神话故事为历史存在的权威古籍,这也比西方没有文字的《书库》图画书籍早了几百年。

2、西方

最早的神话绘图手稿叫《书库》,被认为是生活于公元前180到120年的阿波罗多洛斯的作品。而古希腊口耳相传的《荷马史诗》,相传作者是盲人诗人荷马,记录下来的是2800余年前的,西方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化的社会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神话并不由名叫“荷马”之类的某一个人创作出来,而是通过全民族的记忆集体传承下来。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记忆,记录下的是五千余年前的中国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化的社会场景,这个时间也比荷马史诗所记录的神话历史时间,长了两千多年。

从人类语言文字的发展历史过程看,如果不是有时间上的远近,西方上古之人的神话语言文字,也未必就能达到情节生动、描写精彩的文学水平。相对而言,中国古人用只言片语所记录于地理、历史书籍中的图画和文字,使中国上古神话成为中国历史的可信程度反而大些。

四、艺术水平不同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到,希腊艺术“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一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的确如此,古希腊神话:人物性格丰富,故事与故事之间逻辑联系严密,形成了完整的神话叙事体系,可读性非常强。

而中国上古神话,不同书籍中对同一事件人物,只作只言片语的记录,不仅几乎没有故事情节,人物几乎没有性格,而且事件之间鲜有联系,甚至人物、事件自相矛盾,不构成故事体系,逻辑性非常差,枯燥无味。

如果不以神话出现的时间作同期比较,单就神话故事的艺术水平而言,中国上古神话远远不及西方神话,但这绝不说明中国神话没有艺术性。中国神话的艺术性更多表现于静态描述事物的想象力上,充满了与西方神话不一样的浪漫色彩。中国神话和西方神话一样,都是本民族文化、艺术和精神的起源。

这样的猜测是有依据的,因为中国上古神话时代,是黄帝的时代,已经是具备亚细亚社会结构的“国家”,与今日中国的国家形态没有过多区别,古人与今人的智慧和思维方式,也没有本质变化。

拓展资料:

1、研究中西方国家神话的不同,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为不同民族的神话,造就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造就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任何民族精神都不是一天形成的,读懂了中国神话,也许就读懂了中国人……

2、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上古之神,是中华祖先的化身。中华先民将始祖的活动、民族形成的历史,经天长日久的口耳相传之后记载下来,保存于上古典籍之中,使得祖先的想法、精神和思维方式深深注入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成为在逆境中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源泉。

3、这样一种民族精神和智慧,春秋战国时代被各种学术流派发扬光大,之后几千年,儒家成为中国主流思想,道家成为中国本土宗教,儒道结合,根深蒂固的影响着中国社会。

4、神话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国文化又是世界重要文化之一。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大,中国文化让某些西方国家害怕。当代美国政治家、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居然把儒家文化视为等同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一种宗教,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儒教”视为今天和未来世界的“三大文明冲突”。他提醒美国政府:要警惕儒家文化圈和伊斯兰国家联盟,各文明之间互相存在暴力征服问题。

5、上古经典神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和精神灵魂,那种不为个人私利,追求真善美和均贫富的德精神,几千年来始终影响着中国人对历史人物的品评和对现实领袖人物的期望,决定着社会教育内容与教育目的,甚至也影响了中国现代文明的走向。

6、笔者也许因为接触文化教育多了,发现中国文化历史正在被别有用心的篡改,东方中国文化正在被西方普世文化所取代。现在已越来越难以看到中华文化的本来面目,就连学校教科书也都有鱼目混珠的文章,很难说对现在和未来的中国不产生深刻影响。

7、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周人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只有一种声音就没有听头,只有一种颜色就没有文采,只有一种味道就不成其为美味,只有一种事物就无法进行衡量比较。

8、担心将来世界只留下一种所谓西方普世文明,了然无趣!担心崇尚快餐文化的时代,脚步匆匆的人们没有时间和耐心停下来看一眼中国文化的老古董!担心后人看不见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中国历史文化!这些都是我写作本书的真实原因……

9、当年美国从非洲掳掠了许多黑人当奴隶,经过几百年的努力,美国黑人在获得了做人权力之后,立即着手“寻根”活动。所谓的“寻根”,就是去寻找属于本民族的那一份独特的文化,人人都有自己的根,所以美国黑人作家亚里克斯·哈里发表长篇小说《根》,很快便成为畅销书。

10、中国人无论走得多远,走到哪里落地生根,黄色皮肤所决定的华夏人种不会改变,从黄土大地里生长出来的先天基因不会改变,流淌着的黄河长江之水的血液也不会改变。在开放的中国、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后代的足迹已经遍布全世界,作为一名中国人,在接受现代教育、汲取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如果不了解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就如同放弃了自己的根,在半空中飘荡一样。

毁灭一个国家民族,必须同时毁灭民族文化!祖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是中华儿女每个人的昨天,也将带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未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13
中西方神话的异同:
1、相同点:中西方神话都有自己崇尚的内容。
中国和希腊两种神话一个崇“德”,一个崇“力”,这一点从不同神话中神祇形象也可看出。在中国神话中,神祇们或有不可抗拒的威严或有博爱众生的慈祥或有入尘不染的高洁或有望而远之的狰狞,如中国寺庙中普遍供奉的掌管风雨雷电的四大天王、慈悲之神观世音、忠勇化身的关帝以及各有法术的八大仙等,他们不仅外表与凡人有异,更寄托着人们的某种愿望或价值取向。这都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乎的是神的功德,外表只是用来表现神祇们的性格的,也因此神祇们才会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不仅拥有权力更有美德而且全知全能。可在希腊神话中这一切就大不相同了,希腊的城邦制度决定了他们需要力量,需要一个与他们一同作战的神,所以希腊的神祇们都是彻底的人类外表,有人的欲望和性格,而且拥有非常人的强大力量。希腊战神马尔斯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2、不同点:
(1)无论是中国还是希腊神话,情感都是一个密集的话题。希腊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丘比特的浪漫爱情,也有国人看来倍感惊异的地神盖亚与其子乌拉诺斯的乱伦现象,即使是神王宙斯也有背着赫拉的风流故事。中国神话中,就完全是另一片天地了,虽然我们的神话不乏神神甚至神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但由于我们对“伦理”的需要,对神的形象的追求,这类爱情故事通常都是以悲剧结尾,像天蓬元帅与嫦娥,牛郎与织女等等。而相较之下,希腊众神都是高度人格化的,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使得我们在提起每一个神名字的时候,头脑中都会自然浮现出一个清晰的形象,不会有像国人不分太白金星与太上老君的情形出现。话到此处,不得不说,对于当代的人们而言,中国的神话甚至是文化都需要再更加的人性化一些。
(2)中国人眼中的西方人都很自由散漫,比起我们来,纪律性要差很多。这一点在神话中也是可以看出的。盘古、女娲、神农氏、后羿,这些标准的中国式英雄们都有一种舍身为天下的精神,因为中国的文化强调一种为群体着想而牺牲小我的精神。反之的是希腊英雄们对个人荣誉的强烈追捧,在其故事中个人英雄主义得到了明显体现。赫拉克勒斯、阿喀琉斯都是比较经典的例子。在这一点上,两种神话可谓背道而驰,可都为人接受,可见东西方人性格差异悬殊。
在中国,神话中的道德观都极明显,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大众们一眼就可以辨认出来。只要这个故事够完整,我们都会得到一个结果——正义必胜。这个思想直到今日都不曾在东方人脑海中褪色。可以说,我们的神话是先有了好坏再有了胜负。希腊人则不同,他们崇拜英雄。不分敌我,值得尊敬就去尊敬,是他们的看法,也因此,他们的评价标准就相对多元化。所以,他们总是知道了胜负才分清好坏,好人不一定胜,坏人也不一定负。就这而言,希腊人的批判式评价也是中国文化中薄弱的一环,我们还是有必要学习的。
概括上述,东方的神话强调人伦,看重道德,提倡克己灭欲。西方的神话崇尚个性,喜好自由,为西方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当然,两种神话体系是没有高下之分的。西方的神话类型更贴近生活,较为符合大多数地域人们需要,东方的神话更为“神化”,更适合作为理想及道德的终极标准,应该将它深深的刻印心底,并慢慢地用更高的层面去思考。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20-03-13
一、起源不同
中国神话起源于各个部族的图腾崇拜,历史悠久,始祖神和天神合一,每个部族都有自己的始祖神,所以在中国无法找到一个统治神界的至高无上的神,而西方神话产生较晚,而且不同于中国的农耕文化的海洋文化,各氏族融合较好,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神界体系。
二、神的形象和变化不同
1、中国神开始经常是人兽的结合体,体现对图腾的崇拜。西方神话大部分神是以完美人的形象出现,是人格化的神。
2、变化不同,中国的神有从男性向女性变化、从半人半兽向全人转变的趋势,而西方神话很少有这种情况;
三、本性不同
1、中国神话强调团体意识和奉献精神,西方神话个性张扬、强调原欲。
2、中国神话更注重实用性,西方神话更注重灵魂救赎。
根本上讲不同是由于中国人强调个体应服从整体、西方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区别,造成了神话的不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2-21
中西方神话差异如下:
中国神话没有具体的系统性脉络,只是单一故事的口耳相传。由于地理历史原因,中国神话保存下来的数量少且缺乏系统性。

这正好与希腊神话记录方式相反,爱琴海作为古希腊文明的摇篮,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航海事业、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的发展,更易于从其他民族汲取文化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