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胆囊息肉?

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吗?

胆囊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肝胆疾病,给患者的正常饮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绝不能置之不理,任其发展。下面就具体来看看胆囊息肉的原因有哪些吧?囊息肉的病因可能是因为胆汁分泌多,胆囊营养不足,所以当胆汁成分发生改变,胆囊过度浓缩胆汁的时候,胆囊就被腐蚀坏了,出现炎症,也就是胆囊炎,久之胆囊壁不能愈合,就形成胆囊息肉。有胆囊息肉可以喝德盙的励柦舒茶,清热利胆,滋养胆囊,每天两杯清肝利胆。
而在生活中,不良的生活习惯就会引起胆囊息肉的发生:
第一、经常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爱吃蛋黄、鱼子、动物肝、脑、肠等。胆汁中胆固醇增高,易于形成胆固醇结石。
第二、经常喝酒、甚至是醉酒。因为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及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甚至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第三、饮食不规律,不爱吃早餐。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没有被充分利用,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
第四、平时经常爱吃纤维素含量高,多渣的食物。经常对肠胃产生刺激,同样容易患胆囊息肉。
第五、胆囊息肉病因与饮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胆囊中的胆汁有消化食物的作用。患者如果饮食没有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则胆囊分泌的胆汁得不到利用,导致胆汁在胆囊中滞留时间过长,从而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胆囊息肉增大或增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3
胆囊息肉(gallbladder polyps)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因在临床上和影像学检查上很难明确其性质,故又称“胆囊黏膜隆起性病变”。胆囊息肉在病理上有良性息肉和恶性息肉之分,以良性息肉更为多见。良性胆囊息肉又包括了胆固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腺肌增生和组织异位性息肉等。其中胆囊腺瘤性息肉是潜在的癌前病变,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关。与此相比,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及胆囊腺肌瘤等非肿瘤息肉则不会发生癌变。

主要涉及到对胆囊息肉良恶性的判定,从而做到早期发现恶性病变及癌前病变,早期手术切除。
1.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及手术指征
(1)胆囊息肉的大小 大部分学者已认为胆囊息肉的大小与其良恶性有关。小的胆囊息肉(直径<10mm),已被发现其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且可以保持许多年不发生变化。对于大的胆囊息肉则提示恶性病变。
(2)年龄 在胆囊息肉患者中胆囊腺瘤及胆囊癌的平均年龄以及胆囊息肉直径明显要比非肿瘤息肉性患者要大。
(3)息肉的数目、形态 单发、广基的息肉易癌变。胆囊息肉的恶性病变倾向发生在年龄大,单发,大的胆囊息肉。
(4)合并胆囊结石 胆囊癌与胆囊结石之间的关系已比较明确,部分胆囊癌患者可同时合并胆囊结石,结石的长期刺激可促使胆囊上皮细胞增生而引发癌变。因此结石存在增加胆囊癌变危险性。
(5)伴随临床症状 恶性的胆囊息肉更倾向于伴随的临床症状。
综合以上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对于年轻的胆囊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径小(以10mm为界)又完全没有症状,则没有必要手术;而具有明显胆绞痛患者,尤其是伴有胆结石,行胆囊切除;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应及早行胆囊切除。而对于息肉直径<10mm,并且不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可以观察,定期行超声探查。
2.手术方式选择
对于息肉直径小于10mm、多个、有蒂的胆囊息肉患者,提示病变为假瘤性息肉可能性大,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首选。而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提示为肿瘤性息肉,应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常规行冰冻切片,以明确病理类别。如为癌性息肉,肿瘤局限于黏膜时可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一旦肿瘤侵及肌层,就需要行扩大切除术,包括胆囊床肝脏楔形切除,淋巴结清扫。
胆囊息肉样病变外科处理上虽然存在不少争议,但总的来说,胆囊息肉直径>10mm,年龄>50岁,单发,广基以及合并胆囊结石,已被认为是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可以根据这些危险因素来选取适宜手术的患者。对于直径<10mm且无临床症状的胆囊息肉可以定期行超声探查,如发现异常,则行预防性手术切除。

(回答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您解决问题。
码字不易,希望您能够采纳、点赞。)
第2个回答  2021-08-03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黏膜表面隆起并突向腔内的一类病变的统称,也称“胆囊隆起性病变”,它很少有明显临床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因此很难自己发现,大多通过B超检查发现。
胆囊息肉主要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临床上以非肿瘤性息肉居多,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肌症等;肿瘤性息肉以腺瘤最为常见。总体而言,胆固醇性息肉、腺瘤(腺瘤性息肉)、腺肌症(肌腺症)这三种最常见。
胆囊息肉是不是一定要手术切除?
——胆固醇性息肉
胆固醇性息肉最为常见,它是由于肝脏对胆固醇代谢异常,导致胆固醇结晶沉积在胆囊壁并向腔内隆起而形成。胆固醇性息肉绝大多数为多发性,本质上不属于新生物,因此不会发生恶变,而且多数患者没有症状,息肉生长缓慢,可以定期观察。
但是,胆固醇性息肉可能脱落,脱落后可成为胆囊结石的核心,部分患者会有慢性胆囊炎的表现,比如进食后上腹胀满、右上腹隐痛等。这类患者如果症状反复发作,影响饮食、生活,建议手术治疗。
——胆囊腺瘤性息肉
胆囊腺瘤性息肉是一种真正的胆囊肿瘤,绝大多数为单发,且会逐渐增大,具有癌变可能,恶变率高达10%。因此胆囊腺瘤性息肉一旦发现,均建议手术治疗。
——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症也称“肌腺症”,通常认为是发生在胆囊的一种良性增生性疾病,但临床中少数情况下也会发生恶变。由于局限性腺肌症有时很难和胆囊癌鉴别,建议最好还是手术切除。
第3个回答  2021-03-04
胆囊息肉是形态学上的名称,是指:脱出于胆囊腔内的球形或半球形肿物,其往往是有蒂或无蒂或乳头状的,通常为良性疾病。胆囊息肉在人体中的发生率比较高,如果一个1cm以下、比较小的胆囊息肉,而且不是广基的,通常可以观察;如果是隆起性的病变,即:胆囊息肉是广基,而且胆囊壁有不同程度的增厚时,则不能够确定其有无恶性的趋势,或者当胆囊息肉比较大,超过1cm时,则需进行手术治疗。
第4个回答  2020-11-13
胆囊息肉就是胆囊壁出现隆起对症,多数属于良性病变。息肉根据成分不同,分为胆固醇性胆囊息肉、炎症性胆囊息肉、胆囊增生症、胆囊腺瘤等。前三者多数属于良性病变,发生癌变的几率比较小,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而腺瘤,尤其是胆囊腺瘤,它在临床上的恶变几率就相对较高。临床上把他视为是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