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高原的环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其实不存在南极高原。以下为南极介绍。 [span]岛屿都被大陆冰盖[span]所覆盖。较古老的部分(包括有玛丽.伯德地南部、埃尔斯沃思地[span]、罗斯冰架[span]和毛德皇后地[span])有一由花岗岩和沉积岩组成的山系。该山系向南延伸至向北突出的南极半岛[span]的中部。西南极洲的北部,即较高的部分是由第三纪地质时期[span]的火山运动所造成的。南极洲的最高处——文森[span]山地(5140米)位于西南极洲。南极大陆98%的地域被一个直径为4500公里永久冰盖所覆盖,其平均厚度为2000米,最厚处达4750米。南极夏季冰架面积达265万平方公里,冬季可扩展到南纬55度,达1880万平方公里。总贮冰量为2930万立方公里,占全球冰总量的90%。如其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大约60米。南极冰盖[span]将1/3的南极大陆压沉到海平面之下,有的地方甚至被压至1000米以下。南极冰盖自中心向外扩展,在山谷状地形条件下,冰的运动呈流动状,于是形成冰川,冰川运动速度[span]从100米至1000米不等。每年因断裂而被排入海洋巨型冰块则形成冰山。沿海触地冰山可存在多年,未触地冰山受潮汐与海流作用漂移北上而逐渐融化。南极素有“寒极”之称,南极低温的根本原因在于南极冰盖将80%的太阳辐射[span]反射掉了,致使南极热量入不敷出,成为永久性冰封雪覆的大陆。南极仅有冬、夏两季之分。每年4月~10月为冬季,
南极是根据地球旋转方式决定的最南点。它通常表示地理上的南极区域,有一个固定的位置。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概念,南纬66.5度(南极圈)以南的地区称为南极,它是南大洋及其岛屿和南极大陆的总称,总面积约6500万平方千米。地球上最高的大陆是南极。地球上其他几个大陆的平均海拔高程为:亚洲950米,北美洲700米,南美洲600米,非洲560米,欧洲最低,只有300米,大洋洲的平均高度还不甚清楚,估计也不过几百米。然而,南极大陆,就其自然表面来说,其平均海拔高程为2350米,比其他几个大陆中最高的亚洲还要高得多。但是,如果把覆盖在南极大陆上的冰盖剥离,它的平均高度仅有410米,比整个地球上陆地的平均高度要低得多。
由围绕南极的大陆、陆缘冰和岛屿组成,其中大陆面积1239.3万平方千米,陆缘冰面积158.2万平方千米,岛屿面积7.6万平方千米。 南地极
目前南地极位于南极洲内,并插有标记。但由于大陆漂移,在地球的历史上其实大多数时间南极洲都在距离南极很远的地方;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地理学家都要修正南极的位置。对上一次修正南极位置的时间,就在南极地区踏入2000年时。
此外,在天文学,如果把南地极投射到天球上,就可以得到南天极。
南磁极
“南磁极”是地球两个磁极之一。它位于地理南极的附近,但是它的位置也在缓慢并不断的变化着。1909年1月16日,由欧内斯特·沙克尔顿(ErnestShackleton)带领的探险队发现了南磁极。 1月至次年3月为夏季。南极沿海地区夏季月平均气温在0℃左右,内陆地区为-15℃~-35℃;冬季沿海地区月平均气温在-15℃~-30℃,内陆地区为-40℃~-70℃。前苏联的“东方”站记录到的南极最低气温为-88.3℃?。南极气温随纬度与海拔的升高而下降。南极虽然贮藏了全球75%的淡水资源,但因其是以永久固态方式存在的,所以南极又是异常干旱的大陆,素有“白色沙漠”之称。南极年平均降雨量为120毫米~150毫米,沿海地区为900毫米,内陆地区仅为50毫米。有些地区仅为20毫米~30毫米。南极“西风带”是海上航行最危险的地区,在南纬50度~70度之间,自西向东的低压气旋接连不断,有时多达6个~7个,风速可达每小时85公里。而自南极大陆海拔高的极点地区向地势低缓的沿海地区运动的“下降风”,风势尤为强烈,其速度最大可达到300公里/小时,有时可连刮数日。南极洲是地球上最遥远最孤独的大陆,
它严酷的奇寒和常年不化的冰雪,长期以来拒人类于千里之外。数百年来,为征服南极洲,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数以千计的探险家,前仆后继,奔向南极洲,表现出不畏艰险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为我们今天能够认识神秘的南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在欣赏南极美丽美观景色的同时,不会忘记对他们表示我们崇高的敬意。一般来讲,只有在太平洋上热带风暴(台风)可以达到12级,但是在南极,12级以上的暴风却是家常便饭。南极大陆是风暴最频繁、风力最大的大陆,风速在每小时100千米以上的大风在南极是经常可以遇到的。南极大陆沿海地带的风力最大,平均风速为每秒17~18米,而东南极大陆沿海一带风力最强,风速可达每秒40~50米。
在法国南极观测站“迪尔维尔”曾测到每秒100米的大风,相当12级台风风速的3倍,而它的破坏力相当于12级台风的近10倍。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的风。因此,南极又被称之为“风极”。  除了严寒之外,狂风则是科学考察人员在南极所遇到的另外一个天险。狂风会很快带走人体的热量,使人发生冻伤甚至冻死事故。极夜的风暴,其速度有时超过每秒40米,比12级台风凌厉得多。此时若有人身置户外,便会有生命之虞。人们难以忘记,1960年10月10日下午,在日本昭和站进行科学考察的福岛博士,走出基地食堂去餵狗,突遇每秒35米的暴风雪,从此再没有回来。直到1967年2月9日,他的保存完好的尸体,在距站区4.2公里处出现。[span]南极平均海拔3,700米,呈圆丘形。大陆冰向周围缓慢流动,年外流几米至几十米。而通过冰川[span]外流则年达100-1,000米。气候严寒,年平均气温-56℃,最低气温出现过 -94.5℃。极端干燥,年降水量[span]约 5毫米,极点[span]附近仅3毫米。 (太平洋[span]、印度洋[span]和大西洋[span]的南部水域)所包围,它与南美洲[span]最近的距离为965公里,距新西兰[span]2000公里、距澳大利亚[span]2500公里、距南非[span]3800公里、距中国北京[span]的距离约有12000公里。南极大陆[span]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span]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整个南极[span]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南极洲是由冈瓦纳大陆分离解体而成,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南极横断山脉[span]将南极大陆分成东西两部分。这两部分在地理和地质上差别很大。东南极洲是一块很古老的大陆,据科学家推算,已有几亿年的历史。它的中心位于难接近点,从任何海边到难接近点的距离都很远。东南极洲平均海拔高度[span]2500米,最大高度4800米。在东南极洲有南极大陆最大的活火山[span],即位于罗斯岛[span]上的埃里伯斯火山[span],海拔高度3795米,有四个喷火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