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后,收到催收发来的律师函是真是假?真的会坐牢吗?

如题所述

是真的。如果您在网贷逾期后收到催收发来的律师函,通常是真实有效的。以下是相关解释:
1. 威信途径:律师函是威信途径的一种,可以向借款人表达法律诉讼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以促使其履行合同义务。
2. 法律依据:逾期还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借款人有权通过法律手段追究债务人的责任。
3. 法律程序:借款人不履行支付义务可能会导致法院起诉、强制执行等程序,其中律师函是事先警示和催告的步骤。
4. 民事责任:逾期还款可能引发民事纠纷,借款人可能需要承担诉讼费用、利息、滞纳金等法律约定的违约金。
5. 刑事责任:若涉及故意欺诈、非法集资等情况,可能触犯刑法,但一般情况下,普通的借款逾期并不会直接导致坐牢。
总结:收到催收发来的律师函通常是真实有效的。借款逾期可能导致法律程序和民事责任,但一般情况下并不会直接导致刑事责任。如果您收到律师函,请务必认真对待,并尽快与催收方沟通解决欠款问题。
相关资料:网贷逾期及催收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和程序,请在遇到问题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具体指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3
有老哥在后台留言说,逾期后,收到了来自某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函,甚至有收到法院的传票,名头是“诈骗罪”。心里很慌,不知道会不会真的被告,自己是不是要坐牢了?

事实上,在网贷(或者说网络现金贷)领域,尚无因为借款用户被起诉,最终以“诈骗”而定罪的先例。这是因为:

一、网贷平台基本不会主动起诉用户“诈骗”

一是根据网贷管理相关办法,网贷平台只能做借贷的撮合服务,本身不能对外借款。但在业内,很多平台属于“归集资金”再放款,借款人有虚构之嫌,借贷业务的合法性存疑。一旦闹到了法院,这不是不打自招吗?

二是网贷平台的综合利率,算上砍头息、手续费、服务费等等,大多远高于24%的红线。根据“最高法”对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超过24%以上的,法院不予以支持

三是涉及到异地诉讼,成本很高。比如,你是重庆的,借了上海一家网贷的钱,他们要起诉你,得去重庆的法院走程序,你觉得为了万八千的借款本金,他们会这么做吗?

所以,如果催收说要“起诉”你,你可以选择直接无视。

二、借款用户一般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诈骗”

法律上定义的借贷诈骗,需要借款人提供虚假的个人信息、虚假的担保文件与证明文件等等;

而市面上的网贷都是无担保抵押、无使用场景、纯信用贷款,网贷平台审核的都是你的个人信息,而且放款时需要至少三要素或四要素鉴权。

换句话说,你只有给到平台你本人正确的信息,造假反而贷不出钱,除非你搞到别人的一整套信息,包括银行卡及密码才可能构成“骗贷”这种诈骗行为,但诉讼主体就变成他人而非网贷平台了。

因此,正常的借款用户一般构成不了法律意义上的诈骗罪。

有些平台催收为了吓唬你,让你还钱,会出具所谓的“律师函”或者法院开庭短信,告你诈骗,但这基本都是假的,不理会就是了。

如果是真的律师函,一般都是数额较大的。几千块,一般是不可能请律师的,不值得,都不够律师费的。

还是不放心?不如学习下辨别真伪:

方法一:通过律师协会网站核实

正规律师函会有律师的签名和电话,通过律师协会网站可以查询到该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是否存在。之后,通过给律师事务所打电话就可以判断律师函的真假。

如果律师函是真的,建议大家尽快还款。因为打官司是要花钱的,一旦法院证实有能力却拒不还款,那就会上法院黑名单,影响正常生活。

方法二:法院传票&律师函首发都是纸质版

法院通常是会采取使用纸质版的律师函或传票,并在快递收件时让当事人签收。所以通常电子版传票或律师函都是假的。

特殊情况:当借款人居住地改变或者故意躲避传票的时候,法院会再发一遍电子传票,保证通知到达借款人手里。

欠网贷的钱不还,只有一种情况会“坐牢”

这里有一个原则,只要不是刑事案件,就不会坐牢。网络借贷纠纷属于“民事纠纷”,不上升到刑事范畴就不涉及坐牢。

借钱不还只有一种情形有可能坐牢,就是出借人,也就是你的真正债主向法院起诉,你被判还款,在有能力偿还的情况下,你拒不偿还,那有可能会以“拒不执行判决或裁定罪”,面临牢狱之灾。

注意,你的真正债主绝不是网贷平台,而是具体的人。根据规定,网贷平台只能提供借贷撮合的中介服务,不可能成为借贷的主体。

当然,前面也说了,由于网贷平台不太可能直接起诉你。而且作为网贷借款人,你根本不知道你的真正债主是谁,你向网贷平台申请借款后,得到的只是一个“合同编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