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尔把世界依据一定的标准一分为三:
他把物质世界称为“世界1”,它包括物理的对象和状态。把精神世界称作“世界2”,它包括心理素质、意识状态,主观经验等。把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即思想内容的世界或客观意义上的观念的世界,或可能的思想客体的世界,称为“世界3”,它包括客观的知识和客观的艺术作品。
波普尔认为这三个世界都是实实在在的,它们之间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首先世界1和世界2是相互作用的。如衣服和食物给人以温饱和充沛的精力,世界1为世界2的存在提供基础。人的坚强意志能克服种种外部世界带来的困难,这是世界2对世界1的作用。
其次世界2和世界3也是相互作用的。如音乐家因炽热的情感的影响而写出优美动听的乐章,这是世界2作用于世界3;反过来优美的音乐能激发起听众内心的感慨或热情,这是世界3作用于世界2。世界1和世界3也是相互作用的。
不过它们不是直接的相互作用,而是通过世界2为中介间接的相互作用。最好的例证就是脑(世界1)和语言(世界3)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通过世界2(人的意识)而相互作用,结果不仅促进了脑的进化,而且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波普尔认为人和科学知识的发展都是三个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承认三个世界的关系,就不能科学理解和研究人及其科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
波普尔被误解为唯科学主义者:
由于波普尔对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标准做了大量而细致的解释,有人认为他是一个“科学至上论”或“唯科学主义”的鼓吹者。
这是一种非常初级的误解。在波普尔看来,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在于经验上的可证伪性,但他坚决否认这是区分“有意义”和“无意义”的划界标准。在这个问题上,波普尔与逻辑实证主义者有着尖锐的冲突,后者认为,只有逻辑命题和科学(经验可检验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
而波普尔则坚持,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划界标准绝不是“意义”的划界标准。相反,他认为宗教、神话和形而上学等命题,虽然不是科学陈述,但他们有自身丰富的意义和价值,有些可以成为科学猜想的源头。他甚至认为许多被他称作“伪科学”的理论,如弗洛伊德心理学,本身可能有深刻的洞察力,而且他们的学说有可能是正确的,只是不具有可证伪性,无法在经验上予以检测。
在波普尔的词典里,“科学”不是“有意义”或“有价值”的同义词,更不是“正确”或“真理”的同义词。科学知识也不是人类唯一有意义的智性事业。他强调,科学理论都只是暂时的、尚未被证伪的假设,更是否定了将科学等同于真理的迷信。所以,与那种流行的误解恰恰相反,波普尔实际上是一位科学至上论和唯科学主义的最强烈的批判者。
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是指宇宙中存在着三个世界。
第一个世界是物理世界,包括物质和能量;第二个世界是主观知识世界,即意识状态和主观经验的世界;第三个世界是客观知识世界,包括由各种载体记录并储存起来的文化、文明、科学技术等理论体系的人类精神产物。
波普尔认为先有第一个世界,然后有第二个世界,最后才有第三个世界;三个世界又是相互作用的。
波普尔特别强调第三个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与独立自主性
首先,第三个世界不同于第二个世界。第二个世界指的是心理和思想的状态和过程,是主观的;而第三个世界则是思想内容,它是客观的。虽没有客观的意识、精神,但确有客观的知识,因为它的存在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所支配。
其次,第三个世界也不同于第一个世界。第三个世界有物质载体,已客观化于第一个世界中。第三个世界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具有自己的生命,而一旦理论存在着,它们就开始有一个它们自己的生命,它们产生以前不能预见到的推论,它们产生新的问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