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考试科目有哪些?

如题所述

教师编制考试的科目分为《教育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三科。

《教育基础知识》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方面。《公共基础知识》包括教师法律法规、时事政治等多方面知识点的考察。《学科专业知识》则根据报考者所报考的学科侧重考察,比如你报考的是音乐学科,那么学科专业知识考察的就是音乐方面。

根据教师编制考试科目,一般情况下考试内容包括“教基+公基、教基+学科、公基+学科、公基+教基+学科、教基、学科”等六种形式,部门地区还会有加试,具体的考试内容由当地的教育部门发布的招聘简章规定的内容。

编制老师的优势:

1、福利待遇

工资福利待遇,非在编人员和编制内人员差距是很大的。以社会保险为例,正式编制人员有“五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而非在编人员虽然也有社会保险,但可能较少有公积金。

2、晋升

一般来说有职位空缺出来的时候,优先考虑的一般都是有编制的人员,非编制的人员,没有晋升的机会,没有评优评先评职称的资格,而且没有编制的人员,不管做多久,都是不可能转正的,也就更不要说被提拔了。所以就导致很多非在编人员最后仍然需要参加事业单位编制考试。

3、稳定性

非在编人员虽然签订了劳务合同,但也是有随时被辞退的风险的。而编内人员,一般只要不犯大错误,基本不可能有被开除的可能。所以编制就是最好的安全保障。

4、工作认可度高

大众的认可度比较高。很多人对于工作的认知还是停留在,没有编制和有编制上,有的人薪资很高了,但是在有些人眼里好像没有工作一样,因为他们感觉没有编制的工作是没有任何指望的。

好像明天就会失业一样,有了编制就是不一样了,大家会对你的认可度比较高,认为你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认为你肯定有晋升的机会,哪怕你只是普通的职员。

5、生活成本

编制内各种支出比较小,比如说食、住、行,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是工作中涉及的吃住行都可以报账的。单位还会有食堂,饭补之类的,可以说生活成本压力小很多!而非在编人员就无法享受这些福利,生活成本要比在编人员高出很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11

考试科目汇总:

教育基础知识+学科

教育基础知识+公基

教育基础知识+职测

公共基础知识+职测

公共基础知识+学科

学科

教师编制考试的考试科目有教育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职测、学科这四大类科目,但各地区的考试科目都不太一样,所以考之前一定要看当地教育局的考试公告,公告里会说明考试内容。备考前复习的时候可以参考前两年所报岗位的考试内容,每年考试的科目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出入。

大部分地区的教基占比都比较高,且教基的知识点比较多,需要背的知识点也多。所以备考期间可以适当放一些重心在这上边。跟着董子文网课把重难点学完,再把基础教材的小知识学明白,基本就没什么难点了。除此之外,公基的占比也多,但公基多为时事热点的考试题型,所以在了解基础知识点的同时,需要每天关注时事热点,抓住并理解透备考期间的每个热点,公基分就不会太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6-21
以2022年南京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公开招聘教师97人公告为例:
笔试科目和内容:公共知识60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教育学与心理学及其他综合知识)、学科专业知识100分,总分为160分。其中,特殊教育学科和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只考公共知识60分。
面试主要测试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主要采用专业测试、课堂教学、模拟课堂等一种或多种形式的组合,各项测试合格线均为60分。
具体考试内容可以参考报名参加考试的公告来查看考试内容。
第3个回答  2022-09-06
包括《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教学基本规律、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心理、儿童与青少年身心发展、德育、班主任工作、教师心理等。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政治(含时政)、法律、经济、公共管理、公文写作、职业道德、人文、国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