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窦娥冤》 第三折译文

如题所述

第三折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翻译:没想到我毫无理由地犯了王法,毫无防备间受到了刑罚,叫声冤屈也会动地惊天。转眼间就要被含冤问斩,一缕游魂即将奔赴阎罗殿,又怎能不将那天地深深地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翻译:有太阳和月亮日夜长挂在人世,有那鬼神掌握着生死大权。天地呀!只应该把那清浊分辨,却怎么混淆了好人和坏人,分不清盗跖和颜渊?好人的人一生贫穷,孤苦早逝,作恶多端的人却享尽荣华富贵,尽享天年。

天地呀,做这般怕硬欺软的事,原来也只是瞎了双眼,只懂得顺水推船!地呀,你如此不分好歹如何做地!天呀,你这般不明善恶枉称为天!哎,只苦了我如今泪水涟涟。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你有甚么话说?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翻译:沉重的枷锁在我的肩上使我站立不稳,人流如潮水一般拥得我跌跌撞撞。我窦娥对刽子手大哥有句话讲。你有什么话要讲?从前街里走,即使我死了也要心里怀恨;从后街里走,那我死也不冤了,千万不要嫌路远。

【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翻译:可怜我窦娥孤身一人在此,没有亲人为我做主,才落得忍气吞声,对影嗟叹,空自哀怨这样的下场。我已经十几年不曾见过父亲一面了。你刚才要我从后街里走,打的是什么主意?我只怕从前街走撞见我的婆婆,你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了,怎么还怕见他呢?只怕白白地气坏了他,只怕白白地气坏了他。

【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翻译:就看我窦娥糊里糊糊涂地被官府判了死罪,看在我窦娥即将身首异处,看在我窦娥从前日夜操劳家务,婆婆呀,你只看在我窦娥无爹无娘的分上。

【鲍老儿】念窦娥服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翻译:念在我窦娥服侍了婆婆这几年,我死后,逢年过节在我坟头前洒一碗凉浆水饭。我受刑后,你在我尸骨上烧些纸钱,只当是祭奠你死去的孩儿罢。婆婆呀,别再哭哭啼啼地为我伤心,也别再为此烦恼,怨天怨地了。这都是我窦娥时运不好,糊里糊涂地被判了死刑,受了这等的冤屈。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翻译:不是我窦娥要发下这毫无道理的愿望,确实是有不浅的冤情;若是不能在世人面前显示出一点儿灵验,也显不出那天理昭彰。我不要半滴热血在土地上,都只喷染在八尸旗枪之上的白布间。让那前后左右的人都看得清楚,这就是那苌弘的鲜血三年后化作碧玉,望帝杜宇化为杜鹃悲啼。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锦,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翻译:你只说暑气炎热,不是那下雪的天气,难道没听说过邹衍被诬六月飞霜的事吗?若是果真心中有一股怨气,难以自己终于如火山般喷发而出,是一定要感动上天降下绵绵大雪的,好掩盖住我的尸骨,不使它暴露于天地间;还要什么送葬的车马,把我的尸骨送到荒郊野外?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翻译:你以为不能寄希望于老天,不会可怜民心,却不知道苍天有情,也会顺应苦命人的心愿。为什么三年没有一点雨水,只因为东海孝妇曾经受过太大的冤屈。今天轮到了你这山阳县,这都是那些贪官污吏昧心枉法,使得百姓无处求告,有口难言。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题遍。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翻译:因为我的悲苦,浮云堆积天色转阴;因为我的冤屈,狂风大作暗无天日,我的三桩誓言也都已说完。婆婆呀,你就等着看那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吧,到那时才显出我窦娥屈死的一缕冤魂不灭。

扩展资料:

1、《感天动地窦娥冤》(简称《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刊行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

全剧四折,写弱小寡妇窦娥,在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果然,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

这出戏展示了下层人民任人宰割,有苦无处诉的悲惨处境,控诉了贪官草菅人命的黑暗现实,生动刻画出窦娥这个女性形象。该剧同时体现了关汉卿的语言风格,言言曲尽人情,字字当行本色。

2、内容简介

窦娥从小死了母亲,她父亲窦天章是一位穷书生,因为上京赶考缺少盘缠,便把她卖给蔡婆婆家做童养媳。可到蔡家没两年,丈夫就生病死了,只剩下了窦娥和她婆婆两人相依为命。

当地有个流氓叫张驴儿,欺负蔡家婆媳无依无靠,跟他父亲张老儿一起赖在蔡家,逼迫蔡婆婆嫁给张老儿。蔡婆婆软弱怕事,勉强答应了。张驴儿又胁迫窦娥跟他成亲,窦娥坚决拒绝。还把张驴儿痛骂了一顿。

张驴儿怀恨在心。没过几天,蔡婆婆生病了,要窦娥做羊肚汤给她吃。张驴儿便偷偷地在汤里下了毒药,想先毒死蔡婆婆,再逼窦娥成亲。窦娥把羊肚汤端给蔡婆婆喝。蔡婆婆接过碗,忽然不舒服要呕吐,就让给张老儿喝了。张老儿中了毒,在地上翻滚几下就咽了气。

张驴儿没想到毒死了自己父亲,恼怒不已,便把杀人的罪名栽赃到窦娥身上。告到楚州衙门。

楚州知府贪赃枉法,背地里被张驴儿用钱买通了,不问青红皂白便把窦娥抓到公堂讯问,逼她招认。窦娥受尽拷打,痛得死去活来,还是不肯承认。

知府知道窦娥待她婆婆很孝顺,就当着窦娥的面要拷打蔡婆婆。窦娥想到婆婆年纪大了,受不起这个酷刑,只好含冤招供,承认是自己下毒。于是贪官知府便将窦娥定了死罪,押到刑场去处决。

临刑前,窦娥满腔冤屈无处可诉,她不想就这么白白死去,于是含着热泪向苍天起誓:“我窦娥真的是被冤枉的,我的冤屈只有老天爷知道。为了证明我的清白,我死后,一要让这刀过头落,一腔热血全溅在上空的白练上,二要天降大雪,遮盖我的尸体,三要让楚州从此大旱三年!”

刽子手行刑后。窦娥的鲜血竟然一滴都没有落在地上,全部飞溅在了高挂的白布上。当时围观的百姓暗自称奇。紧接着天地变色,狂风大作,天空飘起鹅毛大雪,密密地覆盖在窦娥的身上。那时候正是六月夏天,每一个在场的人都惊呼:“这窦娥真是冤枉的!”

接下来,楚州果真大旱了三年。所有人都相信窦娥的冤屈,为窦娥抱不平,直到窦娥的父亲窦天童在京城做官返乡,窦娥的冤案才得到昭雪,杀人凶手张驴儿被处以死刑,贪官知府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3、人物介绍

窦娥

窦娥是不幸的,幼时丧母,七岁又被卖为童养媳,婚后不久丈夫去世。但她是善良的,她只想一心一意服侍婆婆,过安安稳稳的日子。即使受到流氓张驴儿的胁迫时她也坚守着妇德,不畏强权,明辨是非。即使是在行刑的途中,她怕婆婆伤心,请求侩子手从后街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善良、柔弱、需要人保护的女子,竟然被当时的官府任意枉杀。 

蔡婆

蔡婆的运气相对较好,如遇到赛卢医加害时被救,羊肚汤被下毒后作呕没吃,面对官司能保全自身,最终又被窦天章收养家中等。这虽然存在外部偶然性,但也有其内在必然性,即蔡婆的性格、观念、经历、处事经验等。在楔子中,蔡婆便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

因此,世故苟且的蔡婆在死与再嫁的问题上选择再嫁,在官休与私休的问题上选择私休。 

张驴儿

地痞张驴儿对蔡婆和窦娥的威逼、霸占,完全是一种对人身掠夺的行为。张驴儿为了企图达到霸占窦娥的目的,在羊肠汤里灌下了毒药想毒死蔡婆,结果却毒死了老张,从而诬陷窦娥为杀人凶犯。张驴儿这个人物形象,正是当时社会上谋财害命、横行霸道的流氓典型。

4、作品鉴赏

思想内容

《感天动地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悲剧成熟的标志和中国古代悲剧的典范作品。窦娥一生的遭遇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共同的不幸,尤其是妇女的不幸。窦娥在短短的一生中,遭到失母丧夫的打击、高利贷的毒害、泼皮流氓的欺压、贪官污吏的毒刑和判决,种种不幸和灾难吞噬了她的青春和生命,交织成了“惊天动地”、悲惨无比的大悲剧。

如果深入考察就会发现《感天动地窦娥冤》里的悲剧有着双重结构。前面所述的社会政治悲剧,属于表层悲剧,它揭示的是导致窦娥悲剧的社会政治原因。窦娥的内在信念与社会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究则构成其悲剧的深层结构。窦娥因父亲借了高利贷无法偿还,被卖给蔡婆做童养媳平时倍受蔡婆的虐待,但她对蔡婆仍是以礼相待。

蔡婆轻易地答应张驴儿父子的逼迫,但窦娥各种理由劝阻蔡婆并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张驴儿的无理要求和调戏。即便遭到张驴儿“毒死公公”罪名的逼迫,窦娥也严词拒绝,甚至几次遭到毒刑、受尽折磨仍不肯屈招。然而,一旦贪官要严刑拷打蔡婆,她就甘愿自己承认死罪也不让蔡婆受刑。

在押赴刑场斩首时,她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不幸和冤屈,而是担心蔡婆看见她披枷带锁感到伤心。纵观全剧,蔡婆这个人并不值得同情,窦娥对她也无多少感情,但她却处处按照孝道来对待蔡婆。她可以恨具体的蔡婆,却得对抽象的蔡婆全心尽孝。

一个满脑子孝道、贞节等伦理观念的善良女子被一个大力提倡孝道、贞节的社会所迫害致死,这才是窦娥的悲剧所在。对既有的观念坚信不疑并竭力照此去做,但这种信念及其实行者却为现实所不容,悲剧主体不能、也不愿放弃这种信念,这才是窦娥悲剧的深层原因,也是她与现实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而遭到现实无情打击的根本所在。

艺术特色

作品在艺术上,体现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的融合。作品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超现实的情节,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也反衬出社会的黑暗。

这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感天动地窦娥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9

第三折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正旦唱〕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正旦唱〕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什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正旦唱〕

【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只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

〔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卜儿哭上科,云〕天那,兀的不是我媳妇儿!〔刽子云〕婆子靠后。〔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刽子云〕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咐你话哩。〔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

〔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唱〕

【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鲍老儿】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卜儿哭科,云〕孩儿放心,这个老身都记得。天那,兀的不痛杀我也。〔正旦唱〕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正旦跪科〕〔刽子开枷科〕〔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监斩官云〕你有什么事?你说。

〔正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什么不紧。〔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正旦唱〕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话,此时不对监斩大人说,几时说那?〔正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正旦唱〕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锦,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正旦再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监斩官云〕打嘴!那有这等说话!〔正旦唱〕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刽子做磨旗科,云〕怎么这一会儿天色阴了也?〔内做风科,刽子云〕好冷风也!〔正旦唱〕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提遍。〔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刽子做开刀,正旦倒科〕〔监斩官惊云〕呀,真个下雪了,有这等异事!〔刽子云〕我也道平日杀人,满地都是鲜血,这个窦娥的血,都飞在那丈二白练上,并无半点落地,委实奇怪。

〔监斩官云〕这死罪必有冤枉,早两桩儿应验了,不知亢旱三年的说话,准也不准?且看后来如何。左右,也不必等待雪晴,便与我抬她尸首,还了那蔡婆婆去罢。〔众应科,抬尸下〕

《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故事里,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

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人物介绍

窦娥

窦娥是不幸的,幼时丧母,七岁又被卖为童养媳,婚后不久丈夫去世。但她是善良的,她只想一心一意服侍婆婆,过安安稳稳的日子。即使受到流氓张驴儿的胁迫时她也坚守着妇德,不畏强权,明辨是非。即使是在行刑的途中,她怕婆婆伤心,请求侩子手从后街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善良、柔弱、需要人保护的女子,竟然被当时的官府任意枉杀。

蔡婆

蔡婆的运气相对较好,如遇到赛卢医加害时被救,羊肚汤被下毒后作呕没吃,面对官司能保全自身,最终又被窦天章收养家中等。这虽然存在外部偶然性,但也有其内在必然性,即蔡婆的性格、观念、经历、处事经验等。在楔子中,蔡婆便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因此,世故苟且的蔡婆在死与再嫁的问题上选择再嫁,在官休与私休的问题上选择私休。

张驴儿

地痞张驴儿对蔡婆和窦娥的威逼、霸占,完全是一种对人身掠夺的行为。张驴儿为了企图达到霸占窦娥的目的,在羊肠汤里灌下了毒药想毒死蔡婆,结果却毒死了老张,从而诬陷窦娥为杀人凶犯。张驴儿这个人物形象,正是当时社会上谋财害命、横行霸道的流氓典型。

艺术特色

作品在艺术上,体现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的融合。作品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超现实的情节,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也反衬出社会的黑暗。

这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扩展资料:

《感天动地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悲剧成熟的标志和中国古代悲剧的典范作品。窦娥一生的遭遇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共同的不幸,尤其是妇女的不幸。

窦娥在短短的一生中,遭到失母丧夫的打击、高利贷的毒害、泼皮流氓的欺压、贪官污吏的毒刑和判决,种种不幸和灾难吞噬了她的青春和生命,交织成了“惊天动地”、悲惨无比的大悲剧。如果深入考察就会发现《感天动地窦娥冤》里的悲剧有着双重结构。

前面所述的社会政治悲剧,属于表层悲剧,它揭示的是导致窦娥悲剧的社会政治原因。窦娥的内在信念与社会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究则构成其悲剧的深层结构。窦娥因父亲借了高利贷无法偿还,被卖给蔡婆做童养媳平时倍受蔡婆的虐待,但她对蔡婆仍是以礼相待。

蔡婆轻易地答应张驴儿父子的逼迫,但窦娥各种理由劝阻蔡婆并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张驴儿的无理要求和调戏。即便遭到张驴儿“毒死公公”罪名的逼迫,窦娥也严词拒绝,甚至几次遭到毒刑、受尽折磨仍不肯屈招。然而,一旦贪官要严刑拷打蔡婆,她就甘愿自己承认死罪也不让蔡婆受刑。

在押赴刑场斩首时,她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不幸和冤屈,而是担心蔡婆看见她披枷带锁感到伤心。纵观全剧,蔡婆这个人并不值得同情,窦娥对她也无多少感情,但她却处处按照孝道来对待蔡婆。她可以恨具体的蔡婆,却得对抽象的蔡婆全心尽孝。

一个满脑子孝道、贞节等伦理观念的善良女子被一个大力提倡孝道、贞节的社会所迫害致死,这才是窦娥的悲剧所在。对既有的观念坚信不疑并竭力照此去做,但这种信念及其实行者却为现实所不容,悲剧主体不能、也不愿放弃这种信念,这才是窦娥悲剧的深层原因,也是她与现实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而遭到现实无情打击的根本所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09

第三折翻译:有太阳和月亮日夜长挂在人世,有那鬼神掌握着生死大权。天地呀!只应该把那清浊分辨,却怎么混淆了好人和坏人,分不清盗跖和颜渊?

好人的人一生贫穷,孤苦早逝,作恶多端的人却享尽荣华富贵,尽享天年。天地呀,做这般怕硬欺软的事,原来也只是瞎了双眼,只懂得顺水推船!地呀,你如此不分好歹如何做地!天呀,你这般不明善恶枉称为天!哎,只苦了我如今泪水涟涟。

扩展资料:

原文:【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关汉卿(1234年前 -1300年左右  ),”汉卿“是字,号已斋(一斋、已斋叟), 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  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 和 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 元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感天动地窦娥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10-30
第三折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翻译:没想到我毫无理由地犯了王法,毫无防备间受到了刑罚,叫声冤屈也会动地惊天。转眼间就要被含冤问斩,一缕游魂即将奔赴阎罗殿,又怎能不将那天地深深地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翻译:有太阳和月亮日夜长挂在人世,有那鬼神掌握着生死大权。天地呀!只应该把那清浊分辨,却怎么混淆了好人和坏人,分不清盗跖和颜渊?好人的人一生贫穷,孤苦早逝,作恶多端的人却享尽荣华富贵,尽享天年。天地呀,做这般怕硬欺软的事,原来也只是瞎了双眼,只懂得顺水推船!地呀,你如此不分好歹如何做地!天呀,你这般不明善恶枉称为天!哎,只苦了我如今泪水涟涟。
【评析】:以上两支曲子为第三折的第一部分,写窦娥赴法场途中,指斥天地鬼神,表示极大怨恨。在封建社会中,日月、鬼神被看做世间一切事物的主宰,残酷的现实使窦娥对它由信赖转为怀疑,进而愤怒地对它们所代表的统治者进行了控诉。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你有甚么话说?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翻译:沉重的枷锁在我的肩上使我站立不稳,人流如潮水一般拥得我跌跌撞撞。我窦娥对刽子手大哥有句话讲。你有什么话要讲?从前街里走,即使我死了也要心里怀恨;从后街里走,那我死也不冤了,千万不要嫌路远。
【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翻译:可怜我窦娥孤身一人在此,没有亲人为我做主,才落得忍气吞声,对影嗟叹,空自哀怨这样的下场。我已经十几年不曾见过父亲一面了。你刚才要我从后街里走,打的是什么主意?我只怕从前街走撞见我的婆婆,你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了,怎么还怕见他呢?只怕白白地气坏了他,只怕白白地气坏了他。
【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翻译:就看我窦娥糊里糊糊涂地被官府判了死罪,看在我窦娥即将身首异处,看在我窦娥从前日夜操劳家务,婆婆呀,你只看在我窦娥无爹无娘的分上。
【鲍老儿】念窦娥服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翻译:念在我窦娥服侍了婆婆这几年,我死后,逢年过节在我坟头前洒一碗凉浆水饭。我受刑后,你在我尸骨上烧些纸钱,只当是祭奠你死去的孩儿罢。婆婆呀,别再哭哭啼啼地为我伤心,也别再为此烦恼,怨天怨地了。这都是我窦娥时运不好,糊里糊涂地被判了死刑,受了这等的冤屈。
【评析】:以上四个曲子为本折的第二部分,写窦娥告别婆婆,诉说自己的冤屈和愿望。唱词表明了窦娥对婆婆的一片孝心,展示了她的心地善良、纯净的品格,也表现了她负屈衔冤,身世孤单,使人物的悲剧性格更为突出。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翻译:不是我窦娥要发下这毫无道理的愿望,确实是有不浅的冤情;若是不能在世人面前显示出一点儿灵验,也显不出那天理昭彰。我不要半滴热血在土地上,都只喷染在八尸旗枪之上的白布间。让那前后左右的人都看得清楚,这就是那苌弘的鲜血三年后化作碧玉,望帝杜宇化为杜鹃悲啼。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锦,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翻译:你只说暑气炎热,不是那下雪的天气,难道没听说过邹衍被诬六月飞霜的事吗?若是果真心中有一股怨气,难以自己终于如火山般喷发而出,是一定要感动上天降下绵绵大雪的,好掩盖住我的尸骨,不使它暴露于天地间;还要什么送葬的车马,把我的尸骨送到荒郊野外?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翻译:你以为不能寄希望于老天,不会可怜民心,却不知道苍天有情,也会顺应苦命人的心愿。为什么三年没有一点雨水,只因为东海孝妇曾经受过太大的冤屈。今天轮到了你这山阳县,这都是那些贪官污吏昧心枉法,使得百姓无处求告,有口难言。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题遍。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翻译:因为我的悲苦,浮云堆积天色转阴;因为我的冤屈,狂风大作暗无天日,我的三桩誓言也都已说完。婆婆呀,你就等着看那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吧,到那时才显出我窦娥屈死的一缕冤魂不灭。
【评析】:以上四个曲子为本折的第三部分。剧情的结束,写窦娥虽屈死但绝不屈服,临刑前发下三大誓愿表明自己的不白之冤,锋芒指向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反抗精神达到高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4-08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无缘无故说我犯王法,没有想到遭受刑罚)叫声屈动地惊天!(大叫一声“冤枉啊”惊天动地)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般,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顷刻间我的游魂就会到那阎罗殿,怎么不把天地呀深深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慕悬(有日月从早到晚在天高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有鬼神主宰着人间生杀大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你只应当把清白和污浊来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拓、颜渊(可怎么混淆颠倒盗跖与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天地呀,做这般怕硬欺软的事,原来也只是瞎了双眼,只懂得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