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君子之仁 评价项羽

有人说,项羽在宴会不杀刘邦是妇人之仁,而苏轼却说这表现了项羽的君子风度,你的看法又是怎样?

说到项羽,有生而发的一种敬畏和同情之感。不知为什么,刘邦和项羽之间,我更倾慕于项羽,他的神武可谓气吞山河;他的爱情,可为缱绻动人,大师,结局究竟是悲凉的,项英雄最终自刎乌江,美丽的虞姬亦是随风而逝。带给人是无限的惆怅和悲凉。

项羽,自然是一位英雄。天生神力。“吴中子弟皆惮之”其志向博大高远,一日始皇帝游会稽,项羽脱口而出这个人可以取而代之呀。其叔项梁因此奇之。气候,举拳而起,从者云集,破釜沉舟救越破秦,令诸侯莫敢仰视,及自封西楚霸王,众王反叛,更见其骁勇;讨伐手东西,往来翕手,未知疲倦,他很讲信用,只因允诺项伯善待刘邦的进言,他不顾亚夫示之者三于鸿门宴上放走了罗网中的刘邦;当吴江自刎时,他拒绝登上乌江亭长的救生船,而对身后的丛林干戈。他面对死亡,气概何其豪迈,真正的勇士是无法被震摄的,英雄项羽最终自刎死掉了。

他也是一位柔情似水的英雄,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别姬的故事,无不体现到项羽柔情的一面。自古英雄爱江山,也爱美人,项羽是爱江山还是爱美人我认为他既爱江山,也爱美人。爱景山,他有南征北战,陶醉于西楚霸王的宝座;爱美人,他才随身不离虞姬。许多人觉得,项羽不应该因为美色在四面楚歌时,不开个例会,但试问,面临生死以别的边缘,谁不珍惜与爱人共度的时光,何况项羽身后有个如此乖巧的女子,难怪得到如此欢心。这处于项羽的柔情,他的重情义。

两军交战,拼死一搏,所当所迫,所击者服,未尝败北,这十二个字在项羽本纪里,项羽对自己的评价。项羽的一往直前,誓死如归的精神。如果能在如今社会中发扬,那么会多好。地震当中的,官员也秉持着这种精神,那么我想也不至于有那么多的伤亡人员。这为破釜沉舟勇往直前的前秦功臣让我感动。

项羽对士兵的友善,对部下的关系,同甘共苦的精神。历代是多少帝王所能做到的,又是多少现代人能顾及的。无良商贩为了私欲,剥削员工的事例比比皆是。为什么不能学习一下他的精神呢。

项羽,他让我叹息,让我感慨,让我伤感。他的血性和柔情,让我挥之不去,咏之不足。他虽然像流星,在历史长河中一闪而过,但他却成了一个文化符号,被人们无数次的所评价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项羽这种义薄云天的人,怎么可能会趁人之危。只有刘邦这样的流氓混混才不在意名声、道义四面楚歌痛杀项豪杰。真正的君子都会选择在,战场上交峰而不是背后插人一刀。项之不屑、是为君子风度。但项羽并不自知大势已去。也许他并不在意成败,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是他的本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9-12
首先,我非常喜欢项羽,非常不喜欢刘邦,但是客观点说,个人认为既不是项羽妇人之仁,也不是项羽君子风度。鸿门宴没杀刘邦应该是项羽没有意识到刘邦将会是他未来的对手,不但项羽没有意识到,整个项羽集团都没人意识到,范增确实是想杀刘邦,但并不是因为他意识到刘邦将会是项羽未来的对手而杀他。刘邦敢去鸿门宴除了实在没办法不去以外,其实他也是看透了项羽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
第3个回答  2011-09-12
君子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