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句诗出自哪首诗?和诗得全部内容?

如题所述

蒹 葭 选自《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对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目前学界的观点并不统一,表面上看来这是表现男女爱情的诗,男人在不断的追逐女人的行踪,追求自己美好的爱情,实际上有香草美人传统的影子在诗里,伊人暗示国君,追求者是大臣,大臣希望得到国君的重用而不断的追逐,表示自己的忠心和热忱。这首诗非常朦胧和扑朔,如何理解都是可以的,要究其深层的含义的话,估计还是表现君臣关系的吧。
既明写了主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相一致的。换过来说,诗人的凄惋的心境,也正是借这样一幅秋凉之景得到渲染烘托,得到形象具体的表现。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的一个扑朔迷、情景交融的意境。另外,《蒹葭》一诗,又是把实情实景与想象幻想结合在一志,用虚实互相生发的手法,借助意象的模糊性和朦胧性,来加强抒情写物的感染力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他第一次的幻觉,明明看见对岸有个人影,可是怎么走也走不到她的身边。“宛在水中央”,这是他第二次的幻觉,忽然觉得所爱的人又出现在前面流水环绕小岛上,可是怎么游也游不到她的身边。那个倩影,一会儿“在水一方”,一会儿“在水中央”;一会儿在岸边,一会儿在高地。真是如同在幻景中,在梦境中,但主人公却坚信这是真实的,不惜一切努力和艰辛去追寻她。这正生动深刻地写出了一个痴情者的心理变态,写出了他对所爱者的强烈感情。而这种意象的模糊和迷茫,又使全诗具有一种朦胧的美感,生发出韵味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11
蒹葭 选自《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游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jiān jiā):泛指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所谓伊人:所寻找的这个人。
一方:另一边。 溯洄(sù):逆顺而上游走。 从:追。 溯游:顺流而下。
晞(xī):干。 湄:水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ī):升,高起。指道路越走越高。
坻(chí):水中的沙滩。 涘(sì):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小岛。

作品知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305篇诗歌。原名"诗"或"诗三百",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曲,称为《诗经》。全书为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160篇,多为各地民歌."迓"有《大雅》《小雅》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颂”有《周颂》《鲁颂》《商颂》40篇,是王室宗宙祭祀的舞曲歌辞。
《诗经》以四言为主,节奏简约明快;常用重章叠句,情致回环往复;多用比兴手法,意蕴丰赡储蓄;。《诗经》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创作传统和赋、比、兴等艺术手法的灵活运用,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蒹葭》一诗“最得风人深致”。

·文体知识:本诗是一篇意境优美、情意深长的恋歌。
·中心思想: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我长久的追寻我思念的人的叙述,表达了痴情者炽热的追求和·纯洁的感情。
·艺术特点:1意境朦胧,含蕴不尽。
2采用重章叠句形式,有回环往复、一咏三叹之美。
·中心意象: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说明这首诗的中心意象及其两种境况。
中心意象是"所谓伊人",给人一种飘忽不定、幻象丛生的感觉。所以有两种理解:一"伊人"指作者思念的情人,是一首恋歌;另一"伊人"指隐居者,是一首招贤诗.

·诗中重章叠句的表现方式有何用?
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有层层递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蒹葭苍苍到萋萋、采采,意思都是青苍一片,但声情却愈转愈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
白露为霜到未晞、未已,体现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追求时间的漫长和追求者的执著;
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体现了空间的转移,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
虽然只是换了几个字,但其间微妙的变化和幽深的意蕴却耐人寻味。

·为什么对这首诗的主题思想会有不同的看法?
意境朦胧、含蕴不尽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可以说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伊人"指意中人.但诗中"伊人"飘忽不定,幻象丛生,给人以扑朔迷离、悠渺难测之感。有人认为是一首招贤诗,"伊人"指的是隐居的贤者.
如果把“在水一方”视作一种象征,那么这首诗就涵容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这样,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怅惘,及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心灵的失落,也都可能从《蒹葭》的意境中得到回应。
第2个回答  2019-08-14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句诗出蒹葭,《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全诗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