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谈话活动中起间接引导作用

如题所述

关于“教师在谈话活动中起间接引导作用”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的作用:

1. 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建立起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造平等、尊重、信任的学习气氛,去激励和鼓舞学生学习。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组织学生营造课堂中积极的心理氛围,鼓励他们充分探讨,深入研究,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励他们的创新精神,从而营造出一种气氛活跃、师生民主、平等对话的课堂气氛,教师对那些言之有理、有独到见解和创新思维的学生应给与充分的肯定。

通过这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使课堂教学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创新型的问题,紧扣学生的兴趣,形式灵活,便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2.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职责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课程资源。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师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还包括思想道德品质方面。

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教学中提出一个问题后,先让学生自己看书,独立归纳,这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当学生自己有了想法后,再组织小组交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想法。

最后,经过全班的交流,归纳出结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都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实现的。

3.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知识的单向传递,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记。这会使学生变成完全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整个课堂活动完全由教师控制。学生学习的内容、方法、时间、氛围也完全由教师掌控。

新课程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旧观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师生的交流与对话,强调师生之间要协调沟通、达成共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平等的对话者。教师课堂上多与学生互动,进行知识、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还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之间交流。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堂导入、课堂问答、创造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讨论等方法与学生互动。

在讨论的过程中,师生是平等的,教师没有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这种思想交流与碰撞能够起到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过失、错误和不足。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有说错或者不会的地方。如果在课堂上出现了知识传授错误,事后一定要向学生说明纠正,切不可怕丢面子而把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在解答学生问题时,如果不清楚或者不会,一定不能糊弄学生,要勇敢地说我现在不清楚,等回去查资料或者和其他老师探讨后再告诉你答案。当然,这样做需要一定的勇气,就是这种勇气,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