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手套 阅读题

http://hi.baidu.com/%CE%DE%D3%EF%CE%CA%C2%E4%BB%A8/blog/item/2b429739d38c9bf73b87ce46.html
【1】这家小店的女店主对待母子俩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简要评价文中的三个人物。
母亲:
少年:
少店主:

1. 刚开始坚决不同意他们还价和买一只手套,唯利是图;后来主动卖给他们一只手套。原因:女店主猛然发现那位少年只有一只手。

一位并不富有的母亲为了给儿子买一副羊皮手套,倾其所有,甚至苦苦哀求店主,这让人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坚定,倔强,深爱自己儿子的母亲但很穷苦的母亲。(“母亲固执的说:‘不,我不能委屈了你的手。’她见店主不肯降价,又试探着问:‘姑娘,我钱不够,能不能给一半的钱,你卖一只手套给我?’”;“母亲便解开上衣衣扣,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摞零钞,先是10元,后5元,再2元、1元,直到硬币一一点给女店主,结果钱不够。”)
儿子呢,虽然失去了右手,却没有任何怨言,他理解母亲的爱子之心,反而时时劝慰母亲,孝心可感,这亦是一种反哺之爱;
女店主虽然被社会习俗所沾染,但毕竟最后同情心战胜唯利是图之心,显示了人性的可贵和复苏,同样令人感动和欣慰。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现代社会,“爱”的踪影仍然是无处不在的,爱的力量仍然是无比巨大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1.从坚决不肯让五块钱,买一只手套给母子俩到愿意赔钱卖一只手套给母子俩。因为女店主发现少年只有一只手,因为同情与善良而使态度发生了变化。
2.母亲:深爱自己的儿子、辛苦。。
少年:不幸、孝顺、懂事、乐观
少店主:善良、富有同情心、既现实又浪漫主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