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教育学考研经验?

如题所述

一.个人基本情况

211本科艺术专业,一战某211本科专业,仅过国家线347调剂无望。二战湖南大学教育学学硕,初试381排名第五,最终初试加复试分数总排名第三成功上岸。


二.关于考研择校

(一)为什么考研

客观原因:本科就业竞争压力较大;本科学历价值降低;某些工作、某些岗位公务员需要较高学历;研究生学历薪资较高、发展前景较好等等

主观原因:做事沉得下心;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对教师教育事业感兴趣;有过考教资经历,阅读专业书籍无太大困难。

(二)择校院校

1.师范类院校: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华中师大等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另外还有南师大、湖师大等非直属211师范院校;以及首都师大、上师大、浙师大等一本/二本师范院校

2.综合类/理工类院校:北大、浙大、厦大、湖大、北航等

3.需要考虑因素:地域出身、家庭情况、人脉资源、工作地愿景、学校实力


(三)专业选择

1.教育学学硕: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职业技术教育、学前教育

2.教育学专硕:学科教学(语数英物化生政史地)、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3.需要考虑因素:本科专业(是否跨考)、兴趣爱好、工作规划、学院实力


三.各科学习规划

选择题我有一个战略错误,稍后讲一下希望大家避免,大题40分,平均每大道题都能拿8分。政治复习7到8月政治推荐大家强化刷1000题,标记错题,供后面看,这个只是在建立基础。

真正重要的是肖四肖八的选择题,我在11月自己测试的时候肖八选择题一般在28-43之间浮动,平均分大概在35分左右,最后选择没考好就是因为重心放到了数学上,导致有的题我忘记了!

一定要把肖八肖四的所有选择题记得滚瓜烂熟。坐到考场我发现很多题都是看过的,但是遗忘了!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

前期打基础阶段(7-9月):只需要购买徐涛核心考案及肖秀荣1000题即可。核心考案+强化视频课搭配食用,可以配速播放,高效打好基础。个人觉得徐涛老师的视频课是字字精华、无一点废话、语气生动活泼,适合绝大多数人;

每次画完核心考案重点,看完视频后,及时做完肖秀荣1000题相关章节题目,及时得到自身学习情况的反馈,及时复习巩固。

某些章节错误较多实属正常,可以重新翻看核心考案,甚至重看视频。前期每天听课+练习时间1小时左右即可,后期根据自身其他科目学习时间调整政治学习时间



中期强化阶段(9-11月):只需要购买腿姐冲刺背诵笔记和肖秀荣时政书。接续徐涛老师强化课视频及肖秀荣1000题(1000题有余力可以重刷一遍)。

先看腿姐冲刺背诵笔记再听技巧课。一战没有听腿姐的课,二战时听后觉得“相见恨晚”,腿姐的技巧课能够让人掌握真题的一定出题规律,以及锁定正确答案的方法技巧.

对于后期做肖四肖八及其他模拟卷意义重大,听完做题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果学有余力可以尝试背诵腿姐冲刺背诵笔记下篇,翻阅肖秀荣时政书。


后期冲刺阶段(11月-考试):只需要肖秀荣8套卷+4套卷。8套卷可以只做选择题,一天写一套,不要急于做完,最后务必二刷,所有知识点看答案还是不理解,可以回看腿姐冲刺背诵笔记,甚至回看核心考案。

4套卷到手就开始背,每套5道大题一共20道题目,一天背2道大题,按照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时政顺序,结合艾宾浩斯曲线,10天背完

。肖4背诵可只背加粗字体,作答时务必结合材料。考前要坚持肖4卷大题的背诵,每天过一遍肖8肖4的选择题,不要担心没背牢,上考场一定能写出来。

腿姐技巧k笔记

前期不用花费时间,中期时要将徐涛的课程和肖秀荣的1000题结合起来,按照章节复习。后期背书不要贪多,除了肖四(肖八其实看看就好)再加上徐涛的冲刺或者腿姐的冲刺即可。


(二)英语

1. 单词

我入了10天搞定考研词汇,二者结合白天线下、睡前线上,从准备考研就要开始背单词,且一定要持续到考前一天晚上。

背单词是提高英语的唯一方法,不认真对待只能考后后悔


2. 阅读

强推唐迟老师,我入了阅读的逻辑,配合视频课一起使用十分方便,对于阅读成绩很有帮助。按照唐迟老师的方法精读文章,一开始特别困难,一篇文章可能要花到2-3个小时,很多句子看不懂,单词不理解。

我是用了一个本子把阅读中的长难句和陌生词汇记了下来,然后睡觉前默读,默译一遍加深印象。


3. 完形、新题型、翻译、作文

强推刘晓艳老师,非常适合英语基础薄弱的人,讲课一点都不枯燥,总能把你“骂醒”。作文的话刘晓艳老师会教你如何整理一套属于自己的模板,个人觉得十分有用。

隔一周练习一次模板,考前一个月每周练习两次,真题练习完了也可以找模拟题练习,最后要能够在心中、纸上根据题目迅速背诵、默写出模板,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4. 整体来说前期以背单词精读阅读文章为主,后续与完形、新题型、翻译和作文一起进行,除了最近三年的真题都可以做完.

最近三年的题目要留到最后一个月,可以一周模拟一套,按照英语考试的正规时间进行,严格评分,查缺补漏。

前期和中期是英语复习的黄金期(也就是9月底之前)这两个时期一定要结合唐迟的阅读等课程总结出自己的阅读方法;后期的作文模版建议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整理自己的模版,但是11月底之后就不要浪费时间整理模版,对于自己也是一种压力。尽量将背的东西写下来。

英语准备大概考完试的一月中旬就可以开始。最开始是背单词

背单词最关键的是发现它的各种生僻意思(短语不是很重要,除非感觉会考的那种,句子更是不要记了,除非是为了理解单词的那种),可以一边看单词,一边查出来记到单词本上,前期的话每天背单词为主要任务,一天过100—150个比较好。

一天中,背完单词以后,去听一下长难句的课,相信我,必须得听,自己看看英语阅读真题就知道了,长难句真的是一大难,认真吸收,好好听课就行了,记得做好笔记。

前期重点任务就是长难句和单词(过一遍,查出来),这两个任务完成(课听完,单词全部背完/每天晚上最后的那45分钟复习之前的单词)以后就可以开始做英语阅读。

阅读要先自己做一遍,然后对一下答案,我个人是不怎么看那本张剑黄皮书(英语真题)的解析的,字太多,还不一定讲得明白(只做阅读+每天都要背单词)一次做一篇阅读就好了,不可贪多。

做真题扫描到平板上做,然后听阅读课的笔记在纸质版上写(前期一篇阅读可能要花一个多小时,错太多的时候要好好反思自己),每天大概作一篇阅读就可以了或者两篇也行。要精做!在阅读过完一遍以后就可以来翻译了。翻译一定要亲自做,只有这样才能出效果。

作文,九月开学开始准备作文,背万能句子,然后自己看一下今年预测的大作文,用自己整理的素材套用一下,如果套用不太好的话,就把素材背一下。

现在就到了最后,买一个考前冲刺20篇,大作文的话,用自己的套,套不上去的话就背他的素材。。


(三)专业课

教育学的专业课只有一门,满分300分,涉及到四本参考书的内容,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和论述题。论述题有两道,每道50分,一共100分。由此可以看出,我的复习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读教材、做笔记。从3月开始,我花了课余的时间通读教材,在看书的同时整理每本书的知识框架,概括每章每节的主要内容,对内容有一些了解,以便第二阶段背诵知识点。

第二阶段:第一轮背诵。完成对教材内容的基本了解后,大概从7月开始,我进入第一轮背诵。每天规定一定的学习量,不理解的地方看视频讲解或者询问其他考教育的同学,能做的是先打好基础,知识点在脑子里有点印象

第三阶段:第二/三轮背诵、看往年真题。大概从9月下旬开始,我进入第三阶段的复习。这个阶段临近初试,但是自己的本专业课又很多,复习时间特别少,心态波动会比较大,但是仍然需要坚持,不能这么轻易放弃啊。

经历过第二阶段的背诵,这一阶段的背诵相对来说会轻松一些,照样在每本教材的知识框架和自己整理的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梳理背诵。然后结合真题,观察总结一些出题的重点,针对性的强化背诵。

直到考前一周,我依然坚持根据知识框架抓重点的复习。

下面是具体时间线规划:

 4-7月基础阶段:不管什么时候开始复习,都要在前期将专业书过一遍,对于大致脉络有个基本的掌握,后期背诵需要大量时间精力,没有额外时间可以翻看书本,所以要珍惜可以翻专业书的时间。

7-10月强化阶段:看311视频,按照中教史、外教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的顺序,将每章节框架做好,每门学完后必须要能够默写、背诵框架.

如果还有知识点不理解可以查阅书本、查阅论文。可以开始背笔记了。

 10-12月冲刺阶段:背书可以背自己的看视频做的笔记,也可以直接直接背311上的内容,由于我自身是考湖大自命题,就结合应试宝典和历年真题整理的背诵内容(争取每个知识点以分析题的要求来整理)。

开始背诵时可以按照艾宾斯浩的遗忘曲线规律来记忆,争取1-1.5个月背诵一轮,背完一轮可以调整顺序(例如第一轮是从中教史开始,后面就从教育学原理,再后面就从外教史开始),最少背两轮、最多可以背三轮,根据自身情况进行.

一开始确实很痛苦,仿佛在背天书,但请相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亲证有效。另外11月开始需要注意教育热点问题。目前教育学考研十分看重与热点的联系,平时要注意积累相关知识,在练习过程中以及考试时务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从教育学原理为论点、以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为论据,针对教育热点论述自己的见解,词句不求华丽朴实为好,内容不求新奇扎实为重。


四.最后的建议(重要程度依次递减)

1. 关于政治:肖4大题背诵、肖8选择题、腿姐技巧、徐涛强化视频

2. 关于英语:背单词、精读文章、默作文模板、翻译、新题型、完形

3. 关于专业课: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311教研、教育热点

4. 关于作息安排:专业课每天至少4小时、英语至少2小时、政治至少1小时

5. 关于手机:复习时远离手机、尽量不用手机、删掉所有娱乐应用、设定使用时间

6. 关于午睡:30-60分钟、不午睡、超过60分钟,


最后我想说的是心态决定一切!

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信心,对自己的复习计划充满信心,学会跟自己对话,学会筛选信息,屏蔽干扰自己的信息,学会独处,切忌复习三心二意,坚持自己的复习计划,计划可以改变但也要及时完善,作息和饮食,三餐吃好(按点吃饭,不要饿了就吃,暴饮暴食会造成烦躁情绪)

零食切忌过分油腻(地瓜干、适当干果、梅子类)建议少吃辣条emmm,多张嘴多喝水(菊花、决明子、枸杞、玫瑰)上火时推荐竹叶青和蒲公英(不能长喝)。不盲目早起,如果早起造成一整天精神不振,还不如多睡一会,建议晚上12点之前入睡(如果睡不着,可能是当天压力大,可以想一些开心的事情)。天天埋头苦学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建议半个月出门看次电影或者逛个街,心情好比啥都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