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加成反应的马氏规则和反马规则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马氏规则规定:在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中,加成试剂的正性基团将加到烯烃双键
(
或叁键
)带取代基较少
(或含氢较多
)的碳原子上
。它阐明了在加成试剂与烯烃发生反应中,如可能产生两种异构体时,为何往往只产生其中的一种。
反马氏规则指: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等亲电试剂发生加成反应的取向与按马氏规则预测的取向不一致时,称为反马尔可夫尼可夫规则。反马氏规则的情况大致有两种:(1)在光及过氧化物作用下,发生了游离基加成反应(参见过氧化物效应);(2)当亲电试剂中氢原子的电负性大于所连的原子或原子团时,从形式上看加成的取向是违反马氏定则的。(3)三氟乙烯和氯化氢加成违反马氏定则。(4)烯与次卤酸加成是反马氏规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7
马氏加成规则:在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中,加成试剂的正性基团将加到烯烃双键
(
或叁键
)带取代基较少
(或含氢较多
)的碳原子上
.例如,在卤化氢对异丁烯的加成反应中,hx
的正离子h连接到双键末端的碳原子上,形成叔卤代物.
马氏规则:给某种不饱和烃加成hx时,氢原子会被加成到含氢较多的碳原子上,另一个基团会加在氢原子较少的碳原子上.比如给ch3ch=ch2加成hcl时,会生成ch3chclch3.
符合马氏规则的加成称为马氏加成.
同样的还有反马氏加成.取决于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条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