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清楚的认识自己

如题所述

认识自我的意愿和能力是一项可以被习得和提升的技能。了解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去质疑自己关于自己的种种预设,去积极考证我们在他人眼中的样子,去带着一种积极的思维和接纳自我的态度追求真实。简而言之,就是有变得更勇敢,但也更睿智的决心。

1.感知自我,了解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1) 全然接受,帮你了解当下的自我

放弃过度思考,让自己放松,去体会当下,全然接受当下经历的一切。也就是去觉察你现在想的、感受到的、做的是什么,但不去评判。

哈佛心理学教授Ellen Langer认为,这种方法的本质是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和世界。以旅行为例,当我们到了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我们会很容易注意到自己身上和这个世界我们不曾发现的事情——风景,声音,人——与我们早已习以为常、只会用一种固定视角看待的日常生活相比。

2)改变叙事方式,提升对过去自我的了解

叙事,即我们怎样讲述自己过去的故事,在故事中我们关注了什么,如何解读细节,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态度,也决定了我们如何理解曾经的自己。

能够正确认识自我的人,在讲述生命中的重大事件时更愿意从不同的观点来描述这些事情,其中包括对事件的不同的、多样的解释。他们在讲述一段故事时,往往不会只给出一个层面的“发生了什么“,他们会进一步继续讲述在更深层的心理层面上发生了什么,或者从不同人的立场上来说发生了什么。

同时,他们也更愿意探讨他们在事件发生时所感受到的复杂的,甚至是相悖的各种情绪。这是因为,自知的人接受并尊重事件的复杂性,他们不强求绝对的真实,或者一个简单、普适的真理。因为那并不存在。

2.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

1) 360度反馈

为了获得一个更全面、准确的他人眼中自己的形象,我们需要了解我们生活中各方各面的人对我们的看法:伴侣,朋友,亲人,同事……为此,你可以在网上做一份匿名的调查问卷。设计一些具体问题,来了解别人是怎样看待自己的。比如:你认为我是一个懒人吗?回答是从1-10中选取一个度。

2.)“对”的反馈

虽然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意见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并不是所有外界反馈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所以我们需要寻求“对”的反馈。在选择对象时,我们要避免两种人:无爱的批评者和无批评的爱人。

不难理解,前者就是那种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会指责、批评我们的人。例如善妒的同事,或怀恨在心的前任。后者则是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不会批评我们的人。比如坚信“我的儿子/女儿完美无缺”的妈妈,或习惯性讨好的“老好人”。因为这两类人的反馈带有过于浓重的主观色彩,所以对我们提高自我的认识没有帮助。

3.)“晚餐桌上的真相”

这是一个需要充足的勇气的方法,但同时也有望给你的自我认识带来质的提升,并改变你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的方法。

你需要邀请一个密友以及一个家庭成员或人生导师共进晚餐。用餐时,你要请他们说出一个你让他们最为恼火的地方。可以是你做过的某件事,你的某个特质,等等。当然,在那之前,他们需要知道你这样做的原因,以及他们有畅所欲言的权利。此外,你不能做出任何带有攻击性的回应,而是真诚地倾听。

你需要知道,“真相”往往比我们想象中还要难以接受。但你付出了多少勇气,就有机会收获同等的成长。该方法的提出者Josh Misner教授表示,“和一个人一同剥开面包是件有魔力的事情。一起吃饭是亲密的行为,其中蕴含了对对方的信任。因此,这样的对话适合在桌席间展开,晚饭为最佳。”

认识自己是一件漫长的、足以持续终生的事情。这个过程既是一场探索,又是一种学习。即便是最为自知的人,对自己的觉察也不可能到达100%——因为“自己”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我们在变化,也在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3
方法/步骤1:
第一,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我们对自己各种身心状态和人际关系等的认识,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如自己的身高、外貌、体态、性格、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在自我认识过程中伴随着情感体验,如由身高外貌等引发的自豪、自信或自卑情绪情感。以及,在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过程中,我们是否有目的、自觉的调节和控制我们的行为和想法。我们要善于剖析自我,深刻认识自我,更好地认识外在形象和内在自我。

方法/步骤2:
第二,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我们都知道“旁观者清”、“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我们要主动向他人了解自己。我们要虚心听取他人的评价,同时又要客观、冷静地分析他人的评价,以便我们从多角度来认识自己。

方法/步骤3:
第三,通过社会比较认识自己。自我观察和他人评价难免会有各自的主观投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社会比较更好地认识自己。我们现在的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未来进行纵向比较,与同龄人或者有类似条件的人进行横向比较,通过更全面的纵横社会比较来正确认识自己。

方法/步骤4:
第四,通过社会实践认识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根据各种活动过程与结果来认识自己。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分析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组织开展活动来分析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通过读书活动,发现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及时的查漏补缺等等。通过具体的活动分析自己的表现及成果,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

方法/步骤5:
第五,通过反思总结认识自己。我们发现在以上四个步骤中,我们都是在发现和认识自己,很多人也的确是那么做的,但是还是不太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们还需要经常反思和总结自己。多写日记多记录自己,及时归纳和善于总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更好地把握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第2个回答  2020-10-23
最难的不是认识别人而是认识自己。就象别人脸上的污点一目了然,自己脸上的污点却难以看到一样,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容易,发现承认弱点缺陷却很难。常常爱和别人去攀比,想要人家有而自己不曾有的东西,往往在自责和忧愁中,使精神消沉。
生活本身犹如月亮有盈有亏,好象海水有涨有落充满缺憾,人又怎能十全十美事事如意?再有学问的人也会有不懂的知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但也会有不如他人之处,谦虚是一种美德,“不耻下问”是一种境界,“知己知彼”才能获得成功。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性格爱好,心中也不同的幸福与理想,对生活亦必然有不同的经历和看法。别人的态度,言行是认识自己的镜子,善于总结自己得失的人是聪明的,能够从别人的言行中学到经验的人是快乐的,既不总结自己又不学习他人的人是愚蠢和可怕的,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不但不会被人耻笑,还会因为是坦荡君子襟怀而受人敬重,还会因为充满爱心,乐于奉献而受人敬爱,还会因为你自强不息与时俱进而受人敬佩,连自己弱点都不敢承认,错误都不敢改变的人,只能是懦夫,又怎么会有信心搏击人生取得成功呢?
第3个回答  2020-10-23
自己先定个位,酒精半斤还是八两,不管做什么事情?要爱才
第4个回答  2021-01-08

兴趣类型-C型常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