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本是一位太子,为什么就成了女儿身?

如题所述

观音菩萨,大概是我们最熟悉的“女神”之一。只要看过《西游记》,都能记住观音菩萨的长相。但对于观音菩萨的身世,只怕多数人都是模棱两可或者印象缺失。

观音菩萨全名叫“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菩萨是姓名,前面一串文字都是修饰语。像明末的嘉靖皇帝就称自己是“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 凡人大概都担不起这样的名号,只有神明和皇帝可以,只要能显示其无上功德,不管取多长的名字都行。不过,到底叫起来麻烦,老百姓们还是简称“观音”为好。 

因为菩萨信仰在中国的影响力实在太大。在民间社会,甚至不夸张地说,菩萨的影响力可能并不下于佛祖。

其实,早在佛教传入中国时,人们大多只供奉佛祖而已。但在历史的进程中,菩萨的影响力却越来越大。这事,还得从菩萨由男变女开始说起。

在佛教的印度老家,菩萨清一色是男性。佛经里经常用“善男子”、“勇猛大丈夫”这样的词语来称呼菩萨,用现在的话说,“善男子”就是品行和相貌都很美好的男子,通俗地称呼菩萨为“美男子”,也不为过。 即使移居到东土,“美男子”观音菩萨在南北朝之前,通常还是男性形象。 

唐代之前在中国流传的菩萨形象,也都散发着浓浓的男人味──胡渣、肌肉、厚嘴唇、高鼻梁,大概是当时佛教徒心目中的菩萨模样。这些样子今天还可以从敦煌壁画里看到。

到了唐代,菩萨已经由男变女,此后女相延续至今。唐代的道宣和尚曾在《释氏要览》里提到了后来画风的改变:“造像梵像,宋齐间皆唇厚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相。自唐以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妓女之貌,故今人夸官娃如菩萨。”

在唐代,观音形象开始由男转女。《普门品》、观音传说与塑像的广泛流传,使得菩萨信仰深深融入当时的市井生活和家居日用。此外,还有一点原因就是妙善公主传说的流传。

妙善本是西峪国妙庄王的三女儿,生性良善,喜爱修仙生活,因为父亲早早将她许配给邻国的太子,妙善为逃婚而躲进白雀寺。她的国王父亲一气之下烧了寺庙,所幸妙善被人带到香山。后来,国王生了重病,妙善亲自前去献上眼和手作为药引。国王因而忏悔,妙善当场佛光普照,此后便是我们至今常见的观音形象。

宋代的说唱文学《香山宝卷》、明代的白话小说《南海观音全传》,都记载了妙善成为观音菩萨的传说。这些书籍通常用白话写作,易于传唱,在民间的普及度很高。一传十、十传百,老百姓自然容易接受观音的女性形象。更何况,作为女性的观音,更能体现救苦救难的慈悲心。

不但如此,观音菩萨的原型换做了妙善,印度老家也变成了普陀山。那个时候,人们不再觉得观音菩萨住在印度最南边的角上──莫科林岬角的补怛珞珈山。观音就是中国人妙善公主,道场就在普陀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5

观音菩萨的太子身份是佛教创立初期的一个设定。可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便融入了本土的一些神话色彩和寓意,于是观音菩萨在我们的印象里便是女儿身。

1.最初的观音菩萨

佛教并不是起源的中国,所以也并不是中国的佛教徒创造出的观音菩萨,他的身世只能从一些资料中查找。比如在《悲华经》中记载到,观音菩萨的本身是转轮王的太子,他非常的善良,心中一直挂念着百姓,希望能够一直看着百姓们安居乐业。他自己也悄悄立下了誓言要为之努力,于是佛祖便赐号给他“观世音”。

2.中国的观世音是怎么出现的?

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更够更加的感化百姓,自然要丰富一下情感,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一个传说。妙庄王有三个女儿,最小的一个名叫妙善,在她即将婚嫁的时候出家了。这让妙庄王非常的气氛,甚至一度决裂再也不联系。可是在几年后妙庄王不幸身患怪病,唯一的医治办法就是用亲生女儿的眼睛和手做药引。这个办法吓坏了大女儿和二女儿,她们都躲避的远远的,生怕父亲找她们。而这时的三女儿妙善却心甘情愿为父亲做药引。事后,她的举动感动了佛祖,便让她做了观世音菩萨,甚至还赐予了她千眼千手。

3.为什么中国会诞生这样的神话呢?

首先,外国传来的神话中国的很多百姓并不能理解,哪怕是心底善良的太子,他们也不能感同身受。而自己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创造出菩萨更让人信服。其次,在中国女性的角色看起来比男性更加慈爱,也更加的大爱,她们的爱很温柔,也能感动世间万物。就是结合于这种种原因,菩萨才从最初的太子变成了今天的光辉女性。

第2个回答  2020-04-25
据说当时观音菩萨身为太子的时候,父母逼迫他取妻,而观音菩萨为了反对此事,在他虔诚的祷告之下,自己变成了女儿身。
第3个回答  2020-04-25
观音菩萨是一位太子,但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陈朝的沈婺华为了拯救士兵的性命,劝诫战争双方罢战,拯救了千人的性命,后来人们感其恩德,称其为“观音菩萨”!
第4个回答  2020-04-25
其实根据历史上的记载,菩萨本身就是一个男性,而现在为了表现出她母性的情怀和慈悲,所以现在很多人把他当成一个女性母性的情怀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