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如题所述

需要郑重说明的是,早期大肠癌没有任何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往往不是早期,即使病理诊断是早期,往往是良性腺瘤恶变的,所以出现的症状是腺瘤引发的症状,也就是腺瘤比较大的时候,导致了梗阻出血等。随着肿瘤的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的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等全身症状。真正做到早期发现大肠癌,必须是通过无症状筛查,因为一旦出现症状往往不是早期。筛查可以分为人群筛查或机会性筛查,也叫做伺机性筛查。伺机性筛查是有合适的机会就要进行筛查,比如年度的健康体检、由于其它的疾病到门诊,或者社区就诊时。另外针对不同的个体要有针对性的筛查,如有遗传性的家庭背景的,如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还有慢性炎症性肠病的患者等等,都属于伺机性筛查。还有人群筛查是基于自然人群的筛查,目前我国的国情没有办法实施,机会性筛查是针对不同的人群,可以分为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来进行相应的初筛和精查。初筛是进行粪便隐血检测,如果阳性就进行精查,即用肠镜检查,发现了病变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如果确实发现早期大肠癌,可以在肠镜下切除者可直接在肠镜下治疗,不能在肠镜下切除者,往往是中晚期或者进展期癌,需要腔镜微创或者是外科手术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9
便血

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一) 病因

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二) 救护措施

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如何挂号就诊

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1.便血。

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4.大便形状改变。

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癌前病变:

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其他:

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2.肛门损伤等。

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18
在临床上如果患者有肠癌,通常表现为患者的粪便性状发生改变,而且患者的排便习惯也发生改变,一般表现为患者排便次数增加,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大便的时候有排不尽的感觉。另外有一部分患者甚至会表现为腹泻,当然也有一部分患者会表现为便秘,而且患者的粪便通常有带血、脓液或者粘液。这时候患者最好做粪便常规进行检查,如果粪常规中粪潜血是阳性或者是粪便中有明显的黏液血便,那么就要引起足够的注意。
另外,肠癌症状的早期表现还出现为腹痛,这也是早期的表现之一。但是患者常为定位不准确的腹痛,或者患者腹部仅有轻度不适。一般出现肠梗阻的时候患者的腹痛才会加重,所以患者要重视这一症状。
还有的患者表现为腹部肿块,一般情况下有些患者因为癌症的逐渐扩散、转移或者逐渐增大会出现腹部的肿块,而且肿块比较坚硬,这通常也是肠癌症状的早期表现之一,所以要对肠癌的早期表现加以重视才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第3个回答  2022-03-31
最常见的症状是便血,为无痛性便血,也有可能为黑便,容易与痔疮混淆,注意区分.肠癌便血有时是粘液血便或者脓血便,而内痔为鲜血便.2.还有大便习惯及大便性状的改变,大便次数较前明显增多,出现里急后重感.大便性质会变稀、变细,而且越来越细,甚至会肠梗阻停止排气、排便,进而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
第4个回答  2020-10-23
一般来说肠癌的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不怎么典型,患者会出现一些大便性状以及排便习惯的改变。另外患者有的时候还会出现腹部疼痛,而且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贫血、消瘦、乏力等临床表现,但是这些临床表现比较轻微,所以常常导致患者忽视这些临床表现。因此肠癌的早期诊断率是比较低的。
所以一旦患者出现上述的临床表现时,建议患者及早的到医院进行就诊,最好做一个肠镜检查或者是腹部CT检查明确诊断。如果患者确诊为肠癌早期,要完善好手术之前的检查及准备,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肠癌早期的患者手术的效果还是很好的,预后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