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哪些防护林工程?

如题所述

分别是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太行山绿化工程、平原绿化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护林工程、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

三北防护林工程设计的区域总面积约为406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2.4%,其中包括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沙漠和沙地面积为133万平方千米,大于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这一地区多在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半干旱和干旱地区,自然条件对于植树造林十分不利。

注意事项

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将三北防护林工程作为科技示范工程,不断增加投入,丰富和发展抗旱造林系列技术,从源头上保证林草成活率和保存率,加大针叶和绿化美化树种等优质林木新品种的引繁力度,增加育苗科技含量,加强科技培训,采取典型劳动、现场演示的办法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水平,集中精干力量。

针对不同立地情况,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专项课题攻关,研究相应的治理措施,以实现适用技术和攻关技术的连续交替,增强工程区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林地的综合效益。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三北防护林护出好生态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三北防护林工程效益巨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1

1、三北防护林工程:

三北防护林工程设计的区域总面积约为406万平方千米,覆盖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北京、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13个省市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2.4%。

其中包括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沙漠和沙地面积为133万平方千米,大于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这一地区多在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半干旱和干旱地区,自然条件对于植树造林十分不利。

2、太行山绿化工程:

太行山,耸立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之间,既为华北平原抵御着西北寒潮的袭击,又接纳着来自东南的暖湿气流,生态作用十分重要。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及人为破坏,一度,太行山林草植被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到华北平原的生态安全。

为此,我国从1994年开始全面实施太行山绿化工程。25年来,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1%提高到22.4%,森林质量显著提升,林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3、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是在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内蒙古、河南 6 省(自治区)涉及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地区进行多功能防护林构建的工程。

目的是减少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和输入黄河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民生产、生活安全,延长小浪底水利枢纽等工程的效能期。

通过工程建设,黄河中游地区生态环境初步得到改变,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如山西省吉县林地面积达到 8 万 hm2 ,森林覆盖率达 39.8%,水土流失面积由 1978 年的 12.47 万 hm2减少到 9.2 万 hm2 。

4、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淮河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在淮河、太湖流域实施的跨区域防护林工程。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淮河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振兴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淮河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从 1992 年开始,至2000 年完成。工程建成后森林覆盖率由 13.9%提高到 17.6%,有效地改变了淮河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通过与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基本建设配套实施,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农民收入得以增加。

5、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以长江中上游建设的保护、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为主要内容,以改善生态环境和维护长江功能为目的的森林生态工程。

目的是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遏制水土流失,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通过降低洪水期洪峰,延长江流时间,减轻和避免洪灾,提高枯水期流量,降低洪枯比值,增强抗旱能力,保障农业稳定增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