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比较暗的星星要用眼睛的余光才能看见,直视为什么就看不见呢?

如题所述

应该是指不直视而斜视看的见暗星吧,余光一次用的不准确。
下面这段文字应该可以解决你的困惑:
当你直视某样物体时,它的影像会投射到视网膜的中央凹上。这个地方遍布了适应亮
光的锥状细胞,在强光下可以提供最锐利的分辩率。但是这个小凹对弱光几乎是无能力
为。因此为了看见暗淡的物体,你不得不把视线稍微移开一点。这么做是为了让目标物
体的影像离开中央凹,投影到视网膜中包含更多杆状细胞的区域,这种细胞只能看到黑
白世界,但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却比锥状细胞强得多。
为了实验这种效果,请直视一颗亮度适当的暗恒星。它会消失不见。把你的视线移开
一点;它又会再次出现。
实践表明,当目标朝着鼻子方向,偏离视线中心8°到16°时,眼睛对暗淡物体最敏
感。向上偏离视线中心6°到12°时,也同样敏感。要避免将目标朝着耳朵方向偏离太远
;这样影像会移到视网膜的盲点上,这样就完全看不见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02
人视网膜的不同位置的反应速度不同,正视的时候反应速度不如斜视的。也就是说50Hz闪烁的灯光,黄斑处不能分辨闪烁,而视网膜边缘处可以。并且余光具有更高的感光度,比如夜里看荧光表,余光比直视更清楚。电脑显示屏,荧光灯的闪烁……这些和星星的光亮一样,道理就是上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