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开国功臣刘伯温?

如题所述



简介:刘基一生足智多谋,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判断形势准确,思考细致,能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但是太聪明对皇帝造成了威胁,所以最后悲惨的死去。


淮西学校和董哲学校拉开了比赛的序幕。


朱元璋平定北元后,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恢复生产生活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此时,朝廷内部矛盾再次激烈起来,大臣们分成两派,开始了新的基于地域的斗争。


这些所谓的派系,其实都是同乡会,大家说的都是一样的方言。朱元璋最大的同乡会是淮西集团。总裁本来应该是朱元璋,但考虑到他还兼任皇帝,当时由李善长代理。这个集团寡不敌众,主要成员有李善长、郭兴、国盈、唐河、周德兴,包括死去的常遇春等人。可以说这些人都是朱元璋的班底。那时候人们见面都以会说淮西话为荣。


李善长是谁,为什么是第一英雄?此人主要负责后勤和政务。如果把刘基比作张亮,那么李善长就是萧何。他一直跟着朱元璋打天下,一直在努力。后勤工作不容易,他辛苦,吃力不讨好。朱元璋是个聪明人,所以建国后,他把李善长作为第一功臣,任命他为丞相。


相比之下,刘基也为朱元璋的农田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是被授予了“伯爵”的称号。耐人寻味的是,他的工资也是厄尔斯中最低的,年薪只有240石,而李善长却有4000石,是刘基的十几倍。刘基在许多重大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他只得到这样的待遇?


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难解释。朱元璋是一个地方观念很强的人。李善长是他的老乡,多年来只做幕后工作,从不抢风头,很努力。这样的人朱元璋是放心的。相对来说,刘基是个外人,更重要的是,刘基对事物的判断往往比他更准确!


从龙湾之战到救援安丰,朱元璋想到的,他也想到了。朱元璋没有想到的,他还是想到了。如果你是皇帝,你会允许这样的人在身边吗?而且这些决策不是驯服民众的政策,而是战术的政策。策划一场政变是非常有用的。况且刘基厚黑学的根也很深。朱元璋不时会想起这个事实,他劝自己不要救韩林儿。谁知道他以后会不会对自己也这样。不杀他就好。你还想要奖励吗?刘基一生聪明,却也忽略了这一点。这也决定了他很难在这场斗争中成为胜利者。


引发这场冲突的导火索是一个名叫林兵的人,他是李善长的心腹。他因违法被刘基逮捕。查明罪行后,刘基决定杀了他。就在朱元璋不在的时候,李善长急忙去找刘基说情,可是刘基软硬不吃。他也向朱元璋报告了此事。朱元璋大怒,下令立即处死林兵。可惜,这封回信恰好落在了李善长手里。他不敢隐瞒,但怒不可遏。为了救自己亲信的命,他想到了一个借口。他相信刘基只要说出这个借口,就不会拒绝他的恳求。


他找到刘基,对他说:“北京好久没下雨了。老师对天文比较熟悉,这个时候应该不会杀人。”李善长是个老谋深算的人。他知道刘基的天文知识,他以此为借口。例如,刘基坚持要杀死林兵,所以他可以责怪刘基是否会下雨。那时候没有天气预报,谁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但是,刘基的回答是:“杀了林兵就下雨了!”


林兵就这样被杀了。李善长被激怒了,朱元璋一回来,李善长积蓄的能量就爆发了。他煽动许多人攻击刘基。朱元璋是个聪明人,他并不为难刘基。但刘基知道自己不能再在这里呆下去了,于是在那年的八月,他请假回了老家。朱元璋临行前头脑发热,想在家乡安徽凤阳建都。与此同时,他正积极准备远征北元。刘基给了朱元璋最后一个建议。绝对不可能建立凤阳为都城,而北元还有很大的实力,不宜轻易出兵。后来证明他又是对的。


这一次,朱元璋是真的被刘基骗了。刘基不是一个好人,也不是一个好女人。走之前,他已经下好了自己的棋子,杨仙。杨贤是刘基最好的朋友。他得到刘基的指示,接任御史中丞,准备反攻淮西集团。


胡从幕后走到台前。


这个杨贤也不简单。他韬光养晦,扶植高建贤等人,并利用官员的权力不断收集李善长的黑料,经常向朱元璋汇报。朱元璋慢慢对李善长有了看法,对李善长进行了批评。十一月,召回刘基,委以重任。淮西集团被彻底打压,浙东集团开始占上风。


胡的故乡是李善长。他很早就追随朱元璋,但一直不满足。他一直担任治安法官。但他是个能干的人。在李善长的认可下,他成为了淮西集团的新领导。这场斗争将最终在他手中结束。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正当浙东集团如火如荼,准备全力击败淮西的时候,事情又发生了变化。由于刘基的话太直接,他没有我们今天的话的沟通能力。很多人开始在朱元璋面前说他的坏话,朱元璋对这个足智多谋的第一谋臣产生了怀疑,于是就有了后来决定刘基命运的谈话。


朱元璋与刘伯温的对话充满玄机。


这一天,朱元璋单独和刘基谈话。双方以宽广的胸怀开始了对话。随着气氛越来越融洽,朱元璋突然变了脸色,用严肃的语气问刘基,如果换成李善长,谁能当丞相?


刘基非常警觉,马上说:“这就由陛下决定了。”朱元璋的脸色更好看了。他接着问:“你觉得杨贤怎么样?”这又是一个陷阱。朱元璋知道杨显是刘基的人,所以提出这个人先试探刘基。刘基现在明白了,这是一次极其危险的谈话,稍有不慎,脑袋就会掉在地上!他马上回答说:“杨宪有宰相的才能,但没有他的身量是不行的。”


但是考验还远远没有结束。朱元璋接着问:“那汪广洋呢?”这是第二个陷阱。汪广洋不是淮西集团的成员。朱元璋怀疑他与刘基勾结,于是第二个提出了他。刘基见此举动,答道:“此人很浅薄,不可如此。”朱元璋赞赏地看了刘基一眼。他是个精明的人!


他点名第三个候选人:“胡怎么样?”刘基松了一口气,说出了一生中最准确的判断:“胡现在是小牛,但将来一定会摆脱牛犁的轭!”说完这话,刘基知道考试通过了,但是他错了,下一题是致命的。


最后,朱元璋亮出了杀招。他意味深长地说:“我的相位只能由老师来承担。”一般人的心智在极度紧张后都会放松下来,刘基也不例外。他终于犯了一个错误,这是致命的。他回答朱元璋说:“我不知道我能不能,但是我恨恶邪恶。让我们慢慢来。”


这句话很不恰当,署理丞相没说,还说所谓嫉恶如仇,就像刘基说的,谁是恶?刘基的昏厥还没有结束,他又补充道:“现在的这些人在我看来都不合适。”朱元璋与刘基决裂。


之后,刘基不再深得朱元璋的信任。虽然知道自己的地位不如以前,但还是坚持在朝中为官,支持浙东集团。但朱元璋不是那么容易被小瞧的。武三年,朱元璋亲笔给刘基写了一封书,对他说:“你这么大了,应该留在家里陪老婆孩子。何必留在这里陪我呢?”这意味着我要解雇你,然后离开。刘基不得不回到农村。


吴鸿八年正月,刘基生病了。朱元璋派胡去看望刘基,胡的医生给刘基开了一个方子。服药后,刘基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不久就去世了。至于刘基的死因,胡案后,医生供认是胡指使他毒死刘基的。这也成了胡的罪状之一。


很多人都知道胡和刘基有仇,朱元璋也知道他派他去拜访刘基。像刘基这样有影响的人,胡是不敢随便动手的。否则刘基不会在他眼皮底下逍遥法外五年。他大概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许。不管这件事是不是朱元璋授意的,朱元璋对刘基的死是有责任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这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悲剧。你需要天赋和卓越才能获得国王的信任。但当你聪明到危及一个国王的地位时,那你就离死不远了。刘伯温摸到了这一点,最后被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