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增强企业文化感染力?

如题所述

可以通过塑造有归属感的企业文化来实现企业文化的感染力,如下分享:

案例分享:

近来,在一次人才招聘选择过程中,有这样一位女性候选人,工作经历、业务能力、思维方式、为人品行等方面,与招聘岗位的要求和企业文化都是比较契合的,面试过程非常顺利,但在最后交流有关入职事项时,对方给出一个申请提议,希望再给她点时间考虑一下,她说目前还没有找到“嫁”给公司的感觉,准确地说,“嫁”给公司的意愿还不是太强烈。虽然都知道“招聘如相亲”,但这个申请提议的举动,一下子让我既觉得很有意思、很形象,也同时感受到她其实是在找一种归属感,希望能够在新的平台里有一个长期的、稳定的发展,一旦选择、心无旁骛,就如同寻找人生的另一半,能够以身相许、以心相伴、携手同行。然而在现实职场中,“离异”现象频发,短期工作经历多、工作单位变化频繁,这实际上也是归属感缺乏的一种表现。

    何为归属感?如何塑造有归属感的企业文化?是如今各类组织都需要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因为任何组织的战略都需要有稳定的人才团队才得以实现的。所谓归属感,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同时,个体在思想上、心理上、感情上对组织产生的认同感、安全感、价值感和成就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成就更大的价值。而在如今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仿佛只有快速变化才能跟上这个时代,但实际上,一个员工在选择一个组织平台时,不是为了变化而选择,而是希望能找个真正可以归属的平台、给内心找个家,同时在这个平台发挥自身潜能并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现实职场中,员工是普遍是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因为大的市场行情在变化、组织的发展策略在调整、职场“新老”群体及思维在更迭等因素,都会影响职场人士在职业机会方面的判断与选择,甚至让自身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且无法创造出良好绩效结果,最终这些影响会反作用于组织与市场,造成更强的不安全感。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用心,就是指用真诚的心对待你的员工,一定是发自内心的,不能有任何虚伪与欺骗,因为员工是会用心去感受是否真诚的,也是非常敏感的。投入真诚,就会换得真心,为员工着想并真切地为其解决实际的问题,员工一定会用感恩的心对待这个组织,愿意全力地付出。近年来,北方许多城市都有雾霾天,许多公司为了员工的健康,发口罩、煮梨汤、送水果、配净化器及加湿器,甚至为整个办公楼戴上“大口罩”,还有的公司直接让员工在家办公等,这就是非常用心的行为;对于员工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了非常急手、需要紧急帮扶的问题,如家人突遇重病、买房、子女上学等,有些公司成立了内部的帮扶基金会,真切为这些员工及时解决难题;还有公司为了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办公室进行各种改善,如增加绿化、保持清洁、配备环保办公用品及设备、舒服的办公室装饰、让办公座椅更符合健康标准等;在强身健体方面,许多公司为员工办理健身卡、组织员工不定期开展文体活动、请瑜伽专业老师来到公司开展“办公室瑜伽”活动、每天供应营养早餐奶等;建立公平的竞争、晋升、发展等激励机制,完善的福利保障机制,可以为员工创建公平与无忧的工作氛围。这些都体现了组织在非常用心地为员工提供身心健康、实际需求等方面的服务。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用情,就是指用真情去关怀每位员工,用真情打动员工,让员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友好地对待并配合身边的同事,让整个组织充满人情味、正能量。每月组织一次员工生日会活动,每次创意出不同的主题,为当月过生日的员工送上蛋糕、送上祝福、送上红包,一起吹蜡烛、唱生日歌并共同许愿;员工结婚、生育,送上礼金、鲜花、祝福;特殊工龄日,如入职周年纪念等,为员工送上纪念牌、祝福与鲜花;员工如有身体不适或有心理方面问题,及时提供药品、专家咨询热线等帮助;如员工家有重病人,登门看望并给予员工假期;如遇有丧事,要及时给予慰问,必要时登门等。这些用情的方式,会深入员工内心,让员工感受到作为大家庭一员的自豪与骄傲。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用爱,就是指用关爱之举让员感受到被尊重、获得成长,同时深刻地感受到所在组织具有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价值感。不论是新加入的员工,还是老的员工,都有成长与发展的需求,结合不同阶段员工的实际发展需要,为其提供职业发展规划、职业成长机会(如技能培训、外派学习、专业深造、专业交流等)并在工作中帮助其一步步地实现;在组织建设与实际工作中,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组织的各项建设(如管理活动、项目活动及文化建设活动),真诚听取其各方面的建设性意见与建议,让员工真切地体会到自己是组织的一份子、是组织的主人;通过阶段性地开展员工心声调研活动(或员工满意度调查活动),让员工能够及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在表达自己的心声后,得到组织方的及时的反馈、重视;在新员工刚加入组织时,为其指定入职导师,进行入职培训,及时给予关注与关爱,帮助其快速融入团队;在老员工遇到职业瓶颈时,及时为其提供职业指导,帮助其顺利度过;如因某些原因,员工不得已需要离开组织时,也要给予理解与便利,不为难、不结怨,欢迎其常回来看看等;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份子,企业组织可以不定期开展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捐助、爱心帮扶等),让员工参与其中,既体现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也能提升员工对组织的责任意识、认同感。这些都是一种深切关爱员工的表现,会让整个组织充满爱的氛围、凝聚力和向心力,自然会吸引更多的员工加入并愿与组织共同发展下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用心、用情、用爱,虽然看似组织中的一些日常行为,但其实就是在塑造一种有归属感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能让整个组织的成员间有着非常良好的互动、员工与组织有着更好地融合,同时,整体组织将充满健康、积极、阳光、向上的“精、气、神”,进而保障组织在整个市场环境中,拥有强大的执行力、战斗力,无往不胜。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你的组织是否对员工做到了“用心、用情、用爱”?其实,从大家的工作状态就可以反映出来,即大家是否愿意积极协作、遇到问题是否积极承担、工作效率与执行力是否强、个人的工作绩效是否超标等。作为组织中的各级管理者,我们都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者,都要积极塑造有归属感的企业文化,如何做到呢?只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即员工为什么选择加入这个组织、希望从这个组织中获得什么、是否愿意和这个组织一直走下去等这三个问题想清楚,也就一定能做塑造一个非常有归属感的企业文化,因为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组织的企业文化是否有归属感、是否为员工工作提供了帮助、支持及成长的机会。如果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工作中真正做到了“用心、用情、用爱”,整体团队就会稳定,归属感的企业文化就自然形成了,组织的发展也就得到了保障。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09
合易认为:要增强企业文化的感染力,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一、 提炼具有感染力的企业文化“内容”
1、 文化故事:组织对企业发展过程中与企业文化理念直接相关的重大事件、关键人物事进行提炼,总结归纳出相关文化理念相对应的典型企业文化故事,例如青岛海尔的“砸冰箱的故事”、聚成培训的“珍贵的一跪”等。通过文化故事让企业文化更形象、具体、有感染力。
2、标杆人物:,定期从公司内部或外部寻找能代表公司企业文化某一方面或综合要求的人物,挖掘其典型事例,展开表彰宣传工作,树立起企业文化的标杆人物,让企业文化可见、可感,提升文化感染力。
二、 使用具有感染力的企业文化“形式”
1. 统一VI文化形象:对公司产品及相关所有器物进行VI统一标识,如厂区、建筑、陈设、服装等,使身在其中者随时看到和感知一致的文化形象。
2. 遍布文化宣传标牌:在公司内所有的员工活动区域,遍布文化宣传标语、标牌,内容为理念、标语、故事、漫画、榜样人物等,使员工随时随地形象、具体地认知理解企业文化。
3. 定期播放企业歌曲:公司各企业在每天上午、下午上班时刻均应统一播放公司歌曲,增强企业文化感受。
4. 特有节日、仪式:实施公司周年、安全日、公司年会、颁奖大会、快乐会议、新员工转正仪式、管理者宣誓就职仪式…等具有特殊设计的企业节日与仪式。
第2个回答  2020-03-12
第一,企业文化上墙,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第二,举办和企业文化相关的活动,比如演讲比赛,最具企业文化价值的员工,价值文化推动活动、员工家庭日等等,依托各种形式的活动,动员员工
第3个回答  2020-03-02
一、企业文化氛围是指笼罩在企业整体环境中,体现企业所推崇的特定传统、习惯及行为方式的精神格调。企业文化氛围是无形的,以其潜在运动形态使企业全体成员受到感染,体验到企业的整体精神追求,因而产生思想升华和自觉意愿。
二、营造企业氛围,应开展以下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 营造良好氛围。
树立先进典型人物,以先进人物为楷模引导广大员工树立相适应的职业观和价值观,通过开展积极进取、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向心力,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精神氛围。
2、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升队伍素质。
积极开展以业务、产品、操作技能为核心的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通过开展各种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不断激发企业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紧密结合
坚持企业倡导的文化理念,始终把企业文化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工作大局、改善经营管理、改进服务质量、树立企业形象等方面,将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