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初二有什么讲究?

如题所述

大年初一的讲究:在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一被认为是不能外出的日子。这是因为在过大年的期间,活着的人、已故的祖先以及神灵都会共同庆祝。除夕之夜,家人们会摆放供桌,供上家族宗谱和逝去亲人的神主牌位,以及供品,点燃香炉,以示与祖先共同过年。这一期间,家中不宜空留,后人若在此时外出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因此,老话常说:“大年初一头一天,过完初二过初三,俺给大伙来拜年。”初三开始,人们才会开始互相拜年。尽管一些祭祀活动仍然存在,但大部分已逐渐改变,而送年的习俗依旧流传。
大年初二的讲究:这一天,女婿们必须前往岳父和岳母的家中拜年,并且要带上礼物。如果是新婚女婿,挑选礼物将更具讲究。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的说法。初二的传统活动包括走访姥姥家,女儿和女婿回娘家,这些习俗在各地都有所体现。到达目的地后,首先要向佛像、祖宗影像或牌位行三叩首礼,然后依次向长辈们跪拜。在这一天,人们可以留下来吃饭和娱乐。
大年初三的讲究:初三被认为是祭拜坟墓和祖先的日子。古时的皇历中有“裂首诸事不宜”的说法,因此初三开封有忌讳走亲访友的习俗。客家人则认为大年初三是“穷鬼日”,如果有客人上门,则意味着一年中会有不吉利的事情发生。山东聊城则有初三回娘家的风俗。初三早晨,尹秀英姐妹和她们的丈夫早早回到了娘家。按照传统,回娘家时应该带上食品和礼品,但今年姐妹俩却选择了几样保健品作为礼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