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在新乡哪里?

如题所述

辉县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南麓,华北平原西部,毗邻山西省,由地级新乡市代管。北纬35°17′~35°50′,东经113°23′~113°57′。地处豫晋两省之交,西与山西省陵川县交界,北同林州市及山西省壶关县相接,东靠卫辉市,南临获嘉县,东南与新乡市、新乡县毗连,西南与修武县相邻。市区北距北京市600公里,南距郑州市80公里,东南距新乡市20公里。市境西部紧临太行山脉,主峰九峰山十字岭海拔1732米。
辖区情况
  市域总面积200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007平方公里,丘陵216平方公里,陆地784平方公里,总人口82万人(2011年)。位于第二级地貌台阶向第三级地貌台阶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而东南呈阶梯形下降,有深中山区、深低山区、丘陵区、盆地、山前倾斜平原、平原和洼地,最低洼地海拔72米。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淇河、百泉河、刘店干河、黄水河、石门河、峪河、纸坊沟河。即将动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西至东贯穿全境。可供防洪、灌溉的中小型水库19座,其中宝泉水库兴利库容1300万立方米,最大调蓄水量3821万立方米;石门水库总库容3084万立方米;三郊口水库调蓄水量2386万立方米;陈家院水库总库容1370万立方米。汇宝泉、石门、陈家院、三郊口诸水库为一流的群库汇流总干渠,全长86.5公里,可视需水量而调度。   辉县市位于第二级地貌台阶向第三级地貌台阶地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型下降。地貌类型有深中山区、深低山区、丘陵区、盆地、山前倾斜平原、平原和洼地。最高山峰十字岭海拔1732米,最低洼地占城乡
南樊村海拔72米。辉县市地层有太古界、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新生界上第三系、第四系。规划区地貌单元属太行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地震裂度为8度。   地处太行山脚下,全市年平均气温14℃,降水量657毫米。境内有山川——太行山,有卫河源头——百泉湖,有沙漠地带——洪洲,南部为平原。一年两熟,原来是稻麦两熟,由于水位下降,现在水稻种植面积下降很大,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几十年前,辉县境内小湖泊、小河流较多,水量丰沛,现在日渐干旱,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气候天气
  辉县市境处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结合部,为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由于受山脉走向和海拔高度影响,季风作用较为明显,春季多风少雨,夏季多雨较热,秋季气候凉爽,冬季较冷少雪。境内分4个气候区:西北部中山温凉区,无霜期短,平均气温12℃以下;南村盆地和浅山温和区,年均气温12~14℃;山前丘陵温暖区,年均气温15℃左右;平原温湿区,年均气温14℃左右。据1971~2000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1月最冷,月均气温-0.6℃;7月最热,月均气温27.1℃。极端最高气温41.5℃,出现在1992年7月2日;极端最低气温-18.3℃,出现在1990年1月31日。0℃以上积温年均为5202.1℃,10℃以上积温年均为4691.3℃。年均无霜期214天,最长239天,最短194天。年均日照时数2020.1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46%。5~8月日照充足,日照时数最多的5月为225.0小时。年均降水量589.1毫米,7月降水最多,月均降水182.3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178.0毫米,出现在1981年8月16日。年均相对湿度68%,7、8分别为79%和8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07
西北方向,新乡有专门到辉县的汽车
第2个回答  2011-09-13
在旁边
第3个回答  2011-09-07
在新乡的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