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美术走进生活

如题所述

如何让小学美术走进生活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注重将美术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注意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它要求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使学生在积极情感体验中学习美术、感悟生活。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历,对小学美术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作简要分析和探讨,以期得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学美术,感受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为此,我充分结合教材的特点,努力促进教学内容生活化,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生活,充分感受生活,大胆创造生活。
  1.立足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
  如在教学第11册《表现动态》一课时,我事先拍下了一段学生们在操场上活动的VCR,在导入环节时放给他们看,对于学生而言,兴趣很浓,此时再引导学生观察动态、姿势,教学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又如在教学《画汗衫》、《成长变化》等课时,我都事先让学生们从生活中收集汗衫实物、照片等素材,进行体验与欣赏,教学效果都非常好。
  2.合理重组教材,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美术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遵循这一理念,我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合理改组教材,体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如在教学第11册《蔬菜》时,因为我们学校一到五年级美术全是非专职老师担任的,绘画基础很差,一开学我如果就按照教材让学生表现整棵蔬菜的质感和主次关系,效果就会很差,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兴趣,于是我就绘画内容稍加调整,让学生从家里带一些洋葱、青椒、大白菜等常见蔬菜,从中间切开,学生们会惊奇的发现它们的切面竟有如此漂亮、清晰的纹理――大白菜的切面像棵大树;洋葱的切面像火苗……这时让学生写生蔬菜的切面,换了一种表现方法,教学重难点攻破了,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激发了表现美的欲望。
  二、启发表现生活,引导学生在创造中美化生活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这说明让小学美术走进生活,不仅能使学生在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的美术创造活动过程中,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能启迪智慧,发展思维能力,促进对大脑的开发,从小培养学生对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协调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探求美术知识,把美术问题生活化,善于让美术活动走出课堂,真正体验到美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学以致用,让学生尽情地体验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获得创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例如:学习《制作相框》一课后,学生选用麻绳、纽扣、木头、旧衣服等材料,采用捆扎、粘贴、装饰等方法,做成了各种各样的只属于自己的相框,并把这些相框放在家里的书桌上装照片,美化自己的生活。这样通过不同创作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美化生活,从而体会到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加强学生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身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们应诱发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指导他们去捕捉生活中最有表现力的瞬间,并将其积累成绘画素材。一旦我们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脱离,并一味采取教师范画、学生照葫芦画瓢的教学模式进行美术教学,学生自我发挥的权利就被抹杀了,而且会严重挫伤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带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
  比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四课《美丽的昆虫》时,我们可组织学生参观生物园,让他们仔细体会昆虫形态的多样性和色彩的丰富性,了解昆虫的基本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在观看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昆虫的共性和不同特点,使学生对昆虫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四、从生活中感悟美,寻找素材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更强调:“生活即教育。”因而可这样认为,充实生活素材就是充实教育素材,丰富课程资源。我们应走进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择活动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怎样发现生活中的美。教师本身应该熟悉生活,恰当选择最利于开展课题研究的典型教材,进行优化组合,对现有教材内容作适当调整,要为突出主体性,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启发学生进行创作,我们可以叫他们从生活中去寻找美,感悟美,为创作寻找素材。如引导他们发现自然美,花是自然界中色彩最丰富的生物:红玫瑰、黄菊花、蓝杜鹃、白水仙、紫罗兰、黑牡丹。此外,树木、动物等等。带孩子去自然界,给他们讲解各种颜色及构成的画面,让他们发现和感悟到生活是如此的美。给予孩子一定的引导,他们就能从中吸取美的养料。
  作为美术教师必须重视美术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够通过美术学习更加了解、感受、创造生活,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学生美术技能的提高,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