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嫦娥一号的问题

请大家帮我回答一下这些问题:
(1)嫦娥一号的全称
(2)发射时间
(3)嫦娥一号的任务
(4)已完成的任务
(5)运行时间与返回时间
谢了!!!!!!!!!!!!!!!!!!!!!!!

嫦(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探测器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嫦娥一号星体为立方体,两侧各有一个太阳帆板,最大跨度达18.1米,重2350千克,工作寿命一年。它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

该卫星平台由结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定向天线分系统和有效载荷等9个分系统组成。这些分系统各司其职、协同工作,保证月球探测任务的顺利完成。星上的有效载荷用于完成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试验,其它分系统则为有效载荷正常工作提供支持、控制、指令和管理保证服务。

根据我国探月卫星工程的四大科学目标,在嫦娥一号上搭载了8种24台件科学探测仪器,重130千克,即微波探测仪系统、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激光高度计、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CCD立体相机、干涉成像光谱仪。

航天专家介绍,电性星的试验主要是用于一些带有电子性能的设备的综合测试,结构星的试验主要是要考核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整星上温度控制设计的合理性。目前,这两颗初样星的结构制造已经完成,将在年底以前开始整星测试。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嫦娥一号”正样卫星的研制。据介绍,整个初样测试阶段持续到2007年6月份,随后将进入卫星正样星的研制阶段。

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科研人员对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三甲火箭进行了41项可靠性的设计工作,以提高其运载可靠性。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已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预计卫星的总重量为2350千克左右,寿命大于1年。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技术难点

1、轨道设计与飞行程序控制问题

2、卫星姿态控制的三矢量控制问题

3、卫星环境适应性设计

4、远距离测控与通信问题“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大部分组成。卫星平台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技术研制,科研人员对结构、推进、电源、测控和数传等8个分系统进行了适应性修改。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执行科学探测任务。它将完成四大科学任务,首要目的便是为月球“画像”,也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月球表面影像和立体图像。此外,还要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以及地月空间环境。

专家介绍,嫦娥一号卫星两米见方,太阳翼展开后,最长可达18米,起飞重量为2350公斤,卫星需要10-12天可以飞到月球附近。嫦娥一号设计寿命为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

参考资料:baidu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15
“嫦娥一号”(Chang'e 1)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在初样研制阶段,有电性星和结构星这两颗初样卫星承担卫星测试工作。嫦娥一号平台以中国已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进行研制,星体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并充分继承中国资源二号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所谓适应性改造就是在继承上的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概况

嫦娥一号星体为立方体,两侧各有一个太阳帆板,最大跨度达18.1米,重2350千克,工作寿命一年。它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

该卫星平台由结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定向天线分系统和有效载荷等9个分系统组成。这些分系统各司其职、协同工作,保证月球探测任务的顺利完成。星上的有效载荷用于完成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试验,其它分系统则为有效载荷正常工作提供支持、控制、指令和管理保证服务。

根据我国探月卫星工程的四大科学目标,在嫦娥一号上搭载了8种24台件科学探测仪器,重130千克,即微波探测仪系统、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激光高度计、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CCD立体相机、干涉成像光谱仪。

航天专家介绍,电性星的试验主要是用于一些带有电子性能的设备的综合测试,结构星的试验主要是要考核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整星上温度控制设计的合理性。目前,这两颗初样星的结构制造已经完成,将在年底以前开始整星测试。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嫦娥一号”正样卫星的研制。据介绍,整个初样测试阶段持续到2007年6月份,随后将进入卫星正样星的研制阶段。

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科研人员对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三甲火箭进行了41项可靠性的设计工作,以提高其运载可靠性。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已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预计卫星的总重量为2350千克左右,寿命大于1年。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技术难点

1、轨道设计与飞行程序控制问题

2、卫星姿态控制的三矢量控制问题

3、卫星环境适应性设计

4、远距离测控与通信问题“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大部分组成。卫星平台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技术研制,科研人员对结构、推进、电源、测控和数传等8个分系统进行了适应性修改。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执行科学探测任务。它将完成四大科学任务,首要目的便是为月球“画像”,也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月球表面影像和立体图像。此外,还要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以及地月空间环境。

专家介绍,嫦娥一号卫星两米见方,太阳翼展开后,最长可达18米,起飞重量为2350公斤,卫星需要10-12天可以飞到月球附近。嫦娥一号设计寿命为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

准备

探月计划酝酿10年

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早在1994年就进行了探月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1996年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案研究,

1998年完成了卫星关键技术研究,以后又开展了深化论证工作。

测试

中国探月计划第一颗卫星“嫦娥一号”的有效载荷正样系统正在进行最后联试,以确保科学探测设备将来在太空正常工作。

“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的研制测试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负责。有效载荷总指挥、中科院空间中心主任吴季16日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有效载荷正样系统联试的最后阶段,各研制人员应继续保持严慎细实的工作态度,按质量要求完成正样联试,确保有效载荷设备顺利交付和工程任务圆满完成。”

卫星有效载荷因不同的航天任务而异,在现阶段主要是进行科学探测的仪器和科学实验的设备。“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将包括微波探测仪分系统、空间环境探测分系统、有效载荷数据管理分系统等。

据了解,微波探测仪分系统将主要对月壤的厚度进行估计和评测,这是国际上首次采用被动微波遥感手段对月表进行探测。空间环境探测分系统由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等3台设备组成,将探测地月和近月的空间环境参数。

“嫦娥一号”计划将于2007年发射,而后围绕月球进行一年的探测。

中国的探月计划经过长期准备、10年论证,于2004年1月正式立项,被称作“嫦娥工程”。该工程目前主要集中在绕月探测、月球三维影像分析、月球有用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全球含量与分布调查、月壤厚度探查以及地月空间环境探测。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2160.html?wtp=tt#8

第2个回答  2007-11-14
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将在下半年择机发射,届时有可能进行全国实况转播。昨天,中国探月工程专家组在国防科工委网站向公众描绘了我国探月路线图、目标和风险。

“长相”:体重体积小于“神舟六号”

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泽洲表示,“嫦娥一号”搭载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从西昌发射升空,先绕地球转5至7圈,轨道是椭圆轨道,需要10到12天可以飞到月球附近。

“嫦娥一号”的任务只是环月探测,将不再返回地球。孙泽洲说,“嫦娥一号”起飞重量为2350公斤,重量、体积都小于“神舟六号”,设计寿命为一年。这次探月任务的很多科学目标都是世界首次,如微波辐射计探测月壤厚度、立体成像技术等。

发射:成败与否取决于50余环节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人类共发射月球探测器122次,成功59次,成功率48%。长征三号甲火箭副总设计师金志强透露,火箭从准备点火、起飞到星箭分离的20多分钟的飞行过程中,有50多个重要的飞行动作或关键环节。这些环节如果出现问题将可能导致发射失败。

跟踪:最大口径望远镜无法见真容

奔月期间,用望远镜无法看到“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表示,因为其最大反射面积只有30平方米左右,就是用我国现有的最大口径光学天文望远镜也看不到距地38万公里之遥的“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将在太空中向国内传回30首歌曲,公众通过电视和广播可以接收到从“嫦娥一号”传回来的歌曲。神舟飞船天地之间的联系是间歇性的,这次嫦娥卫星飞行的整个过程能不能保持持续通讯呢?孙泽洲表示,在整个飞行过程中,由于地球的自转和环月后被月球遮挡的原因,会有部分时间“嫦娥”和地球之间不进行通信。

后期:专家将用探测数据造月球仪

“‘嫦娥一号’拍摄的照片将公布。”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肯定地表示。“‘嫦娥一号’是带着四个任务飞向月球的。”“嫦娥一号”将获取整个月球表面的立体影像,分辨率是120米左右。每一轨图像的覆盖宽度达到60公里左右。

另外,有关单位正准备用探测数据制作月球仪,探月卫星发射后在市场上应该能买得到。

晨报记者 王大鹏

“嫦娥一号”肩负4项任务

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

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

探测月壤特性

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第3个回答  2007-11-17
37年的时间!中国完成了从地球卫星上天到月球卫星成功绕月的巨大跨越。11月7日8时34分,随着嫦娥一号卫星正式进入距月球200公里的工作轨道,中国将第5张“月球俱乐部”的门票牢牢地攥在了手中。“在人类活动又一次向太空拓展的节骨眼上,中国没有像前两次向海洋、天空拓展那样耽误太多的岁月与工夫,终于迈进了‘月球俱乐部’。”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

“至此,嫦娥一号发射实施阶段的工作圆满完成。”国家航天局发言人李国平昨天在关于嫦娥一号的第4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标志着绕月探测的工程目标基本实现,中国具备了对月球进行探测的能力。据透露,嫦娥一号下一步将修正轨道偏差,在轨进行设备测试。

11月传回首段语音数据

预计嫦娥一号卫星11月下旬传回第一段语音数据,打开全部探测仪器进行科学探测。随后,我国地面应用系统将根据卫星传回的探测数据,按照四个科学目标的要求进行分析处理,并制作第一张月球图片。

“根据卫星的工作轨道和月球的自转周期,CCD立体相机一个月内可以对全月球表面覆盖一遍,微波探测仪可以覆盖两遍,干涉成像光谱仪需两个月覆盖一遍。”李国平说,“到2008年1月中旬,卫星上所有对月探测仪器都将覆盖全月球一次。”

日凌现象威胁卫星通信

“卫星进入工作轨道后,需要先建立三体定向工作姿态,才能开展各项绕月探测活动。”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设计师顾问李铁寿说。

李铁寿介绍说,所谓三体定向,就是指卫星的太阳帆板保持对日定向,以获得足够的能源;卫星有效载荷工作面保持对月定向,以保证对月球实施探测;数据传输定向天线保持对地定向,以便能够建立畅通的通信链路,传回各种探测信息。

“近期出现的日凌现象可能会对通信信号产生一定的干扰,甚至会影响卫星测控信号的接收。”绕月探测工程测控系统主任设计师李海涛说,“不过,测控系统已经做了充分准备。”日凌现象指太阳在地球赤道上空,此时太阳距地球最近,太阳发出的电磁波对地球的辐射最为强烈。

拍不到美国登月者脚印

“根据现在的情况估计,本月下旬我们有望获得第一批的月球表面图像数据。”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辉先介绍,嫦娥一号卫星搭载的立体相机是用一台相机完成了通常情况下需要两三台相机来做的工作,它能够同时获得三个不同视角的三幅二维图像,通过反演可以获得月表的三维立体图。

嫦娥一号会不会拍摄到美国当年探月者的脚印?孙辉先明确表示,要看清这个脚印像元的分辨率应该是在厘米量级。目前,嫦娥一号卫星上的相机包括过去国际上对月球的探测和最近、将来其他一些探月项目的相机都没有这么高的分辨率。肯定地说,通过月球探测仪器看清脚印目前不会(实现)。

未确定要研制空间站

李国平在回答记者关于建立中国第一个空间站的提问时表示,根据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及《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我国在近期还要继续开展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研究。从目前国家发布的各种规划里,中国还没明确提出要开展空间站的研制。

“目前由16个国家共同组建成的国际空间站,给在太空进行各种空间实验提供了便利条件,中国的科学家非常愿意参与到国际空间站的实验工作。”李国平说。

嫦娥一号数字

10月24日成功发射,飞行326个小时,实施4次加速、1次中途轨道修正、3次近月制动,总飞行距离约180万公里,最终成功进入经过月球南北两极、轨道周期127分钟、轨道高度200公里环月工作轨道。

嫦娥一号时间

11月下旬,传回第一段语音数据,打开全部探测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到2008年1月中旬,卫星上所有对月探测仪器都将覆盖全月球一次。
第4个回答  2007-11-13
(1)嫦娥一号
(2)2007年10月24日
(3)去探险月球
(4)到月球
(5)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