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广东省考申论备考中评论型综合分析的解题之道有哪些?

如题所述

 综合分析能力对应的常见题型有:启示型、解释型、评论型、关系型、本质型等几种,其中又以“评论型”作答难度最大。下面我们以2015国考申论真题为例作示范。

【2015副省真题】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2、论述全面,语言简明;3、不超过250字。

第一步:仔细审题,形成思路。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此题要求考生“谈谈对一个观点的理解”,属于评论型合分析题。这种题型的特征是存在争议,即“新技术能突破社会屏障?还是不能突破?”因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观点(是什么):能还是不能;

2、分析理由(为什么):能的理由以及不能的理由;

3、做出结论(怎么办):怎么解决“不能的问题”;

【点拔】这一思路包括了综合分析能力作答的三个阶段“总——分——总”,体现特征一:作答对象更多元。

第二步:阅读材料,把握要点。此题的给定资料共11段,我们逐一梳理。

第一段:引出话题,无要点;

第二段:“认为新技术可能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融入社会。”(观点:能)

第三段:“从理论上说,非常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的社会鸿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正。”(观点:能)

第四段:“但经过实际研究,现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在新技术的使用中,城乡之间显现出非常明显的马太效应。”(观点:不能)

第五段:“事实证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是在一定程度或者相当程度上填平了某种鸿沟。但从现在看来,新技术能否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还要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观察。”(整合上述观点:一定程度上能,但仍需继续观察)

第六、七、八、九段:一是从日常生活看,信息技术给他们的生活、交往、就业求职带来了很多便利;二是从表达渠道看,拓展了视野,转变了意识,有了表达渠道;三是从集体行动看,及时调动信息、建立维权组织、获得外界关注等。(“能”的三个理由)

第十段:“不可过度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因为只有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才会有作用。”(“不能”的理由一)

第十一段:“…….,两者之间的收益实际上拉大了。”(“不能”的理由二)

【点拔】这11个段落中,既包括了“能”与“不能”两方面的观点,又包括“能”与“不能”两方面的多个理由。由于要点隐晦,考生会遇到如下问题:一、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知道哪句才是要点句;二、虽然找出要点句,但厘不清各要点之间的关系。

这一梳理过程体现了特征二:要点更隐晦。

第三步:紧扣要求,整合要点。

第一到五段揭示命题人观点: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填平某种鸿沟,但仍需继续观察。

第六到九段:能的三个理由。

第十、十一段:“不能”的两个理由。

【点拔】其实给定材料的逻辑即是我们的作答逻辑“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只需根据“不能的理由”作出最后推断“——怎么办”即可。

第四步:规范书写,完美呈现。

新技术的使用,有助于突破社会结构屏障,有理论上能够成为促进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但在现实中还存在困难。

一方面,新技术给社会底层的农民工带来一些改变,一是给他们的生活、交往、就业求职带来便利;二是使他们拓宽了视野,转变了意识,有了表达的渠道;三是使他们可以通过自媒体技术维权。另一方面,新技术的使用会产生“马太效应”,强势群体更容易从新技术的使用中获益,而且新技术要发挥作用须线上线下结合起来。

因此,国家应引导和扶持弱势群体普遍掌握新技术,改变弱势群体的状况,但不可过度地夸大新技术的作用。

【点拔】一、书写时最好分三段,让答案看起来更加条理;二、注意逻辑词“一方面、另一方面、因此”的使用;三、结论是通过上述分析推断而来,虽然材料中没有,但不可不写。

通过上述示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发:

一、评论型综合分析题的作答思路可以概括为=观点明确+分析合理性/不合理性+作出结论;

二、虽然要点隐晦,但给定材料的逻辑并不零乱,只需依据材料逐段梳理;

三、书写中最好分两到三段,便于阅卷人找要点。做到以上几点,将“难题不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6
建议你还是下载粉笔库手机app联系一下吧!我觉得那个app很不错,我用了提高很快,也最终考上了!
这种题型需要自己去练习去感悟,才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这样解题就顺利多了。
第2个回答  2019-10-07
启示型综合分析题型很容易识别,当题干让我们“谈谈对(现象/事件)的看法/评价”时,就是典型的评论型综合分析。这种问法的本质是从材料中找出作者的态度,再围绕观点进行分析。对现象或事件的看法要依托于材料,找出作者的态度。
例: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的看法。(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2)论述全面,语言简明;
(3)不超过250字。
2、评论型综合分析的答题思路
评论型综合分析答案应该呈现出总分总的答题逻辑,即:第一步先表明观点(作者的观点);第二步围绕着观点进行分析(多数情况分析其合理性及不合理性,进行辩证分析);第三步提出对策或得出结论。
寻找要点时围绕着分析对象、主题寻找即可。
第3个回答  2019-10-06
综合分析题在国考申论中考察频率极高,可以说是国考中的必考题型,是每位同学都要学习的重点。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综合分析可以分为解释型综合分析、评论型综合分析、启示性综合分析。从往年考试情况来看,解释型综合分析考察频率较高,评论型和启示型综合分析虽然考察频率稍低,但三种题型在往年国考中均出现过,临沂中公建议都需要复习到位。
1、什么是评论型综合分析
启示型综合分析题型很容易识别,当题干让我们“谈谈对(现象/事件)的看法/评价”时,就是典型的评论型综合分析。这种问法的本质是从材料中找出作者的态度,再围绕观点进行分析。对现象或事件的看法要依托于材料,找出作者的态度。
2、评论型综合分析的答题思路
评论型综合分析答案应该呈现出总分总的答题逻辑,即:第一步先表明观点(作者的观点);第二步围绕着观点进行分析(多数情况分析其合理性及不合理性,进行辩证分析);第三步提出对策或得出结论。
寻找要点时围绕着分析对象、主题寻找即可。
3、实战练习
新技术有没有可能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这是某大学社会学系G教授关心的问题。她比较关注社会当中的普通人怎样生活,怎样面对新技术、新媒体,新技术是不是促成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

加群交流

群内答疑更及时

关注有礼

关注提问专人解答

线上学习

免费公开课等你来

在线题库

各类考试模拟练习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