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 佛教 佛家 佛门 俗家弟子 的 要求 规定 规矩 都有哪些?

如题所述

《优婆塞戒经》
北凉天竺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受戒品第十四
善生言。世尊。在家菩萨云何得受优婆塞戒。善男子。在家菩萨若欲受持优婆塞戒。先当次第供养六方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言东方者即是父母。若人有能供养父母。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财宝。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是人则能供养东方。父母还以五事报之。一者至心爱念。二者终不欺诳。三者舍财与之。四者为娉上族。五者教以世事。言南方者即是师长。若有人能供养师长。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尊重赞叹恭敬礼拜。早起晚卧受行善教。是人则能供养南方。是师复以五事报之。一者速教不令失时。二者尽教不令不尽。三者胜己不生妒嫉。四者将付严师善友。五者临终舍财与之。言西方者即是妻子。若有人能供给妻子。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璎珞服饰严身之具。是人则是供养西方。妻子复以十四事报之。一者所作尽心营之。二者常作终不懈慢。三者所作必令终竟。四者疾作不令失时。五者常为瞻视宾客。六者净其房舍卧具。七者爱敬言则柔软。八者僮使软言教诏。九者善能守护财物。十者晨起夜寐。十一者能设净食。十二者能忍教诲。十三者能覆恶事。十四者能瞻病苦。言北方者即善知识。若有人能供施善友任力与之。恭敬软言礼拜赞叹。是人则能供养北方。是善知识复以四事而还报之。一者教修善法。二者令离恶法。三者有恐怖时能为救解。四者放逸之时能令除舍。言下方者即是奴婢。若有人能供给奴婢。衣服饮食病瘦医药。不骂不打。是人则能供给下方。奴婢复以十事报之。一者不作罪过。二者不待教作。三者作必令竟。四者疾作不令失时。五者主虽贫穷终不舍离。六者早起。七者守物。八者少恩多报。九者至心敬念。十者善覆恶事。言上方者即是沙门婆罗门等。若有供养沙门婆罗门。衣服饮食房舍卧具病痛医药。怖时能救馑世施食闻恶能遮。礼拜恭敬尊重赞叹。是人则能供养上方。是出家人以五种事报。一者教令生信。二者教生智慧。三者教令行施。四者教令持戒。五者教令多闻。若有供养是六方者。是人则得增长财命。能得受持优婆塞戒。善男子。若人欲受优婆塞戒增长财命。先当咨启所生父母。父母若听次报妻子奴婢僮仆。此辈若听次白国主。国主听已。谁有出家发菩提心者。便往其所头面作礼软言问讯。作如是言。大德。我是丈夫具男子身。欲受菩萨优婆塞戒。惟愿大德。愍怜故听受。是时比丘应作是言。汝之父母妻子奴婢国主听不。若言听者。复应问言汝不曾负佛法僧物及他物也。若言不负。复应问言。汝今身中将无内外身心病也。若言无者。复应问言。汝不于比丘比丘尼所作非法耶。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将不作五逆罪耶。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将不作盗法人不。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非二根无根人。坏八戒斋父母师病不弃去耶。将不杀发菩提心人。盗现前僧物。两舌恶口。于母姊妹作非法耶。不于大众作妄语乎。若言无者。复应语言。善男子。优婆塞戒极为甚难。何以故。是戒能为沙弥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萨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至心受持优婆塞戒。则能获得如是等戒无量利益。若有毁破如是戒者。则于无量无边世中。处三恶道受大苦恼。汝今欲得无量利益。能至心受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优婆塞戒极为甚难。若归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自在天等。若归法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若归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众。汝能如是至心归依于三宝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优婆塞戒极为甚难。若人归依于三宝者。是人则为施诸众生无怖畏已。若人能施无怖畏者。是人则得优婆塞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汝能如是施诸众生无怖畏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人有五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何等为五。一者乐杀。二者乐盗。三者邪淫。四者妄语。五者饮酒。一切众生因杀生故。现在获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秏减眷属分离。贤圣呵责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横罗其殃。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当堕地狱多受苦恼饥渴。长命恶色恶力恶名等事。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复受恶色短命贫穷。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令外一切五谷果蓏悉皆减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若人乐偷。是人亦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秏减眷属分离。他人失物于己生疑。虽亲附人人不见信。常为贤圣之所呵责。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堕于地狱。受得恶色恶力恶名饥渴苦恼寿命长远。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贫于财物虽得随失。不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爱念。身常受苦心怀愁恼。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啖不得色力。是人恶果殃流万姓。善男子。若复有人乐于妄语。是人现得恶口恶色。所言虽实人不信受。众皆憎恶不喜见之。是名现世恶业之报。舍此身已入于地狱。受大苦楚饥渴热恼。是名后世恶业之报。若得人身口不具足。所说虽实人不信受。见者不乐。虽说正法人不乐闻。是一恶人因缘力故。外物一切资产减少。善男子。若复有人乐饮酒者。是人现世喜失财物。身心多病常乐斗诤。恶名远闻丧失智慧。心无惭愧得恶色力。常为一切之所呵责。人不乐见不能修善。是名饮酒现在恶报。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饥渴等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心常狂乱。不能系念思惟善法。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资产臭烂。善男子。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恶色力饥渴长命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果报。若得人身恶色恶口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男女。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善男子。是五恶法。汝今真实能远离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四事法所不应作。何等为四。无贪因缘不应虚妄。为嗔恚痴恐怖因缘不应虚妄。是四恶法汝能离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五处所所不应游。屠儿淫女酒肆国王旃陀罗舍。如是五处汝能离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复有五事所不应作。一者不卖生命。二者不卖刀剑。三者不卖毒药。四者不得沽酒。五者不得压油。如事五事汝能离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复有三事。所不应为。一者不作罗网。二者不作蓝染。三者不作酿皮。如是三事汝能离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复有二事所不应为。一者摴蒱围棋六博。二者种种歌舞伎乐。如是二事汝能离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四种人不应亲近。一者棋博。二者饮酒三者欺诳。四者喜酤酒。如是四人汝能离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法放逸所不应作。何等放逸。寒时热时饥时渴时。多食饱时清旦暮时。懅时作时初欲作时。失时得时怖时喜时。贼难谷贵病苦壮少年衰老时。富时贫时为命求财时。如是时中不修善法。汝能离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作四分。一分应供养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博。留余一分藏积拟用。如是四事汝能作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财物不应寄付四处。一者老人。二者远处。三者恶人。四者大力。如是四处不应寄付。汝能离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四恶人常应离之。一者乐说他过。二者乐说邪见。三者口软心恶。四者少作多说。是四恶人汝能离不。若言能者。应令是人满六月日。亲近承事出家智者。智者复应至心观其身四威仪。若知是人能如教作。过六月已。和合众僧满二十人作白羯磨。大德僧听。是某甲今于僧中乞受优婆塞戒。已满六月中净四威仪。至心受持净庄严地。是人丈夫具男子身。若僧听者僧皆默然。不听者说。僧若听者。智者复应作如是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僧已和合听汝受持优婆塞戒。是戒即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若有成就如是戒者。当得须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若破是戒命终当堕三恶道中。善男子。优婆塞戒。不可思议。何以故。受是戒已虽受五欲。而不能障须陀洹果至阿那含果。是故名为不可思议。汝能怜愍诸众生故受是戒不。若言能受。尔时智者次应为说三归依法。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受三归已名优婆塞。尔时智者复应语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如来正觉说优婆塞戒。或有一分。或有半分。或有无分。或有多分。或有满分。若优婆塞受三归已。不受五戒名优婆塞。若受三归受持一戒。是名一分。受三归已受持二戒。是名少分。若受三归持二戒已若破一戒。是名无分。若受三归受持三四戒。是名多分。若受三归受持五戒。是名满分。汝今欲作一分优婆塞作满分耶。若随意说。尔时智者当随意授。既授戒已。复作是言。优婆塞者有六重法。善男子。优婆塞受持戒已虽为天女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受戒已。若口教杀若身自杀。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初重。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二重。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三重。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四重。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有过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五重。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六重。善男子。若受如是优婆塞戒。能至心持不令毁犯。则能获得如是戒果。善男子。优婆塞戒名为璎珞名为庄严。其香微妙熏无边界。遮不善法为善法律。即是无上妙宝之藏。上族种姓大寂静处。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直发是心尚得如是无量利益。况复一心受持不毁。善男子。如佛说言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耽乐饮酒。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污恶不能瞻视病苦。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见有乞者不能多少随宜分与空遣还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诸优婆塞优婆夷等。不起承迎礼拜问讯。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毁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胜彼彼不如我。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月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养三宝。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讲法处不能往听。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卧具床座。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虫故便饮之。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崄难之处无伴独行。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独宿尼寺。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为于财命打骂奴婢僮仆外人。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残食施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畜猫狸。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畜养象马牛羊驼驴一切畜兽。不作净施未受戒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储畜僧伽梨衣钵盂锡杖。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为身命须田作者。不求净水及陆稼处。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为于身命若作市易斗秤卖物。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趣贵。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若不如是。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于非处非时行欲。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贩卖不输官税盗弃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国制。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谷果苽菜茹。不先奉献供养三宝。先自受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僧若不听。说法赞叹辄自作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诸比丘前沙弥前行。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僧中赋食。若偏为师选择美好过分与之。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养蚕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时遇见病者。不住瞻视为作方便付嘱所在而舍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善男子。若优婆塞至心能受持如是戒。是人名为优婆塞中分陀利花。优婆塞中微妙上香。优婆塞中清净莲花。优婆塞中真实珍宝。优婆塞中丈夫之人。善男子。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名为比丘。在家菩萨名优婆塞。出家菩萨持出家戒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持在家戒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净戒品第十五
善生言世尊。有人受持如是戒已。云何当令是戒净耶。佛言。善男子。有三法能净是戒。一者信佛法僧。二者深信因果。三者解心。复有四法。一者慈心。二者悲心。三者无贪心。四者未有恩处先以恩加。复有五法。一者先于怨所以善益之。二者见怖懅者能为救护三者求者未索先开心与。四者凡所施处平等无二。五者普慈一切不依因缘。复有四法。一者终不自轻言我不能得菩提果。二者趣菩提时其心坚固。三者精进勤修一切善法。四者造作大事心不疲悔。复有四事。一者自学善法学已教人。二者自离恶法教人令离。三者善能分别善恶之法。四者于一切法不取不着。复有四法。一者知有为法无我我所。二者知一切业悉有果报。三者知有为法皆是无常。四者知从苦生乐从乐生苦。复有三法。一者于诸众生心无取着。二者施众生乐其心平等。三者如说而行。复有三法。一者能施众生乐因。二者所作不求恩报。三者自知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三法。一者为诸众生受大苦恼。二者次第受之。三者中间不息。虽受是苦心终不悔。复有三法。一者未除爱心。能舍所爱施与他人。二者未除嗔恚。有恶来加而能忍之。三者未除痴心。而能分别善恶之法。复有三法。一者善知方便。能教众生远离恶法。二者知善方便。能教众生令修善法。三者化众生时心无疲悔。复有三法。一者为令众生离身苦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二者为令众生离心苦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三者教化众生修善法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复有三法。一者自舍己事先营他事。二者营他事时不择时节。三者终不顾虑辛苦忧恼。复有三法。一者心无妒嫉。二者见他受乐心生欢喜。三者善心相续间无断绝。复有三事。一者见他少善心初不忘。二者毫末之慧辄思多报。三者于无量世受无量苦。其心坚固无退转想。复有三法。一者深知生死多诸过咎。犹故不舍一切作业。二者见诸众生无归依者为作归依。三者见恶众生心生怜愍不责其过。复有三法。一者亲近善友。二者闻法无厌。三者至心咨受善知识教。复有九法。远离三法。三时不悔。平等慧施三种众生。复有四法。所谓慈悲喜舍。善男子。菩萨若以净法净心要在二时。一佛出世时。二缘觉出时。善男子。众生善法有三种生。一从闻生。二从思生。三从修生。闻思二种在二时中。从修生者不必尔也。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如是净戒是不为难。在家净戒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4
佛教、佛家、佛门,是都是一个意思。所谓俗家弟子,就是皈依佛门,持戒修行的居士。
要牢记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要做到信佛、信法、信僧。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要深信佛法,依佛教诫,信受奉行。
杀盗淫妄酒五戒不可毁犯。戒是无上菩提本,修行人必须持戒清净。
佛法是因果法,要深信因果,不能无因求果,搞邪知邪见。
修学佛法一定要在师父指导下进行正确修行,不能可以盲修瞎炼,搞自学成才,迷信外道邪说。
佛门的规矩、规定很多,体现在生活各个方面,很多佛事、修行上的规定、规矩也很多,不同法门之间也是不相同的。要说清楚,你也必须说清楚自己是修什么法门的。不能盲目的乱说。
第2个回答  2019-03-14
那就是戒律了 戒律是修行人的做人做事的 标准 其中五戒是重戒 必须守的
还有 28轻戒 48轻戒 这个出家 在家都是可以受的 也叫菩萨戒

轻戒,谓指为防犯轻垢罪所制定之戒条。此一名称,诸经所说不同。《梵网经》称为轻垢,《菩萨地持经》、《优婆塞五戒威仪经》名为突吉罗,《瑜伽师地论》翻为恶作,《优婆塞戒经》、《菩萨善戒经》称为失意罪。轻垢,谓其体非重故名轻,黩污清净之行故名垢。突吉罗是梵文 dus!kr!ta音译,意为恶作或恶说。失意,谓犯轻戒者,乃是忘念所作,违背了修持者受戒时的意愿,所以称为失意。
第3个回答  2019-03-14
一般最基夲的是持五戒,以不杀生为首要。但真正的信仰是在心里,当修持到一定阶段,由于元识的渐渐显现,会产生同体心,这时会慢慢感觉到万事万物是一个整体,从而产生更多的同情心,伤害别人就好像伤害了自己,到这时,戒律更多就像形式了。“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也会自然慢慢实现,真正的戒律是在心里,是自发自律的,尤以学习了因果律后,做坏事了最终要落不好的结果,持戒就更坚定了。
第4个回答  2019-03-14
首先要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