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红学点评家们是如何评价林黛玉的?

如题所述

林黛玉——《红楼梦》女主角之一,与薛宝钗并居十二钗之冠。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真身,荣府千金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贾母的外孙女,贾赦贾政的外甥女,贾珠、贾琏、贾元春、贾迎春、贾宝玉的姑表妹,贾探春的姑表姐。

她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自有父母双亡,寄居外祖母家,多愁善感,书中大部分诗作出自她之手,被曹雪芹赐予芙蓉花,深受众多读者喜爱,我们下面看看封建时代的点评家是如何评价她的。

脂砚斋:黛玉情情。

涂瀛:人而不为时辈所推,其人可知矣。林黛玉人品才情,为《石头记》最,物色有在矣。乃不得于姊妹,不得于舅母,并不得于外祖母,所谓曲高和寡者,是耶,非耶?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其势然也。”于是乎黛玉死矣。

涂瀛:薛宝钗善柔,黛玉善刚;薛宝钗用屈,黛玉用直;薛宝钗徇情,黛玉任性;薛宝钗做面子,黛玉绝尘埃;薛宝钗收人心,黛玉信天命,不知其他。

王希廉:黛玉一味痴情,心地褊窄,德固不美,只有文墨之才。

姚燮:还泪之说甚奇。然天下之情,至不可解处,即还泪亦不足以极其缠绵固结之情也。书中林黛玉,自是可人。泪一日不还,黛玉尚在;泪既枯,黛玉亦物化矣。

张新之:写黛玉处处口舌伤人,是极不善处世、极不自爱之一人,致蹈杀机竟不觉。

周春:黛玉幼居母丧,克尽孝道,其心地极明白者。故其死也,既悲双亲之早世,又愤外婆之炎凉,因而呕血数升,奄奄垂绝。若专以为相思病,亦不谅其苦心也。此书发于情,止乎礼义,颇得风人之旨。

梦觉主人:林黛玉之仙草临胎,逆料良缘会合,岂意摧残兰蕙,惜乎《?棵贰分?居檀妗K贫?凰疲?腥蝗裘危?骨榛弥?浠ヒ印?/p>

姚燮:雪芹先生不欲以暧昧之事遭蹋闺房,故于黛玉临终时标出“身子干净”四宇,使人默喻其意。黛玉气断之时,即薛宝钗婚成之候。新房热闹,满堂合奏笙箫;旧院凄凉,半空亦有音乐。夫笙箫者,生所同也。音乐者,死所独也。黛玉亦何慊乎钗!

王希廉:黛玉之哭只哭得自己,贾宝玉之恸直恸到一家,深浅不同,是两人分别处关键。

姚燮:神瑛与绛珠,一草一石,所谓木石缘也。人皆重金玉而贱木石,岂天意亦与为转移耶?

脂砚斋: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具不然,叹叹!

看到上面很多评价不是和宝钗比就是评价二玉,好一对璧人。不知道原本的书中两人到底有没有结成好姻缘。忍不住放了这一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