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翻译古诗

如题所述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句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道西下的夕阳,铺映在江水之中;阳光照射下,江面上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这两句写太阳落山前的江上景色,就像一幅油画。前一句中的“铺”字用得高妙,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太阳接近地平线时斜射在水面上的状态,而且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显得很平缓,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后一句抓住残阳照射下江中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变化: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反射着阳光的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江水本身的深碧色。“瑟瑟”,本来是珍宝名,其色碧,故影指“碧”字。这里形容背阴处江水的碧绿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这两句写九月初三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初上,凉露下降。此时风光,犹如一幅精描细绘的工笔画。用“真珠”比喻露珠,不仅形象地道出其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
由描绘一江暮色,到赞美月露,中间似乎少了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相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可怜”,可爱。“真珠”,即珍珠。

夜泉

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译文

夜晚山中夜鸟突然叫了起来,石头冰凉,凝在石上的露水快要结成了霜。流泉在月光的照耀下,仿佛一溪流动的雪。

赏析

这幅幽静的山泉夜景,在诗人笔下充满了活力,一石一水,生气勃勃,情趣盎然。“山白鸟忽明”,应是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化出,一轮明月破云而出,把山岭照得白皑皑,而月光照进鸟巢,使鸟儿惊诧,鸣叫起来。清静的山丘传来鸟叫,更显幽美。次句既所所感,也点明秋天的时令。霜天月夜,石块单是看都有冰冷的感觉,而且仿佛秋霜都要冷得凝结了,暗地里还是照应一个“白”字。最后二句,写皎洁的月光照在清泉上,那泉水浸染上明月的白色,仿佛净化了,顿时变成一溪白雪。诗人笔下的山、鸟、石、泉,在优美的月色下,融成一幅绝色的图画:幽静,清冷,空明,爽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27
翻译:一味相思是没什么用的,只是(暂时)分别而已,相聚的日子如果已经确定,纵使千般煎熬又如何?别再黯然神伤,会有(何处)柳暗花明的地方?

神雕侠侣中黄晓明原话:"相思无用!唯别而已!别期若有定!千般煎熬又何如!莫道黯然销魂!何处柳暗花明!"

黯然销魂一词,语出南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赵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恍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巡层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造分手而衔涕,感寂寞而伤神。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辽水无极,雁山参云。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日出天而曜景,露下地而腾文。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魄动,亲朋兮泪滋。可班荆兮憎恨,惟樽酒兮叙悲。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同琼佩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春宫闭此青苔色,秋帐含此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

傥有华阴上士,服食还仙。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驾鹤上汉,骖鸾腾天。暂游万里,少别千年。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辨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着乎?

[注释]

1. 抆: (wěn)

2. 釭: (gāng)

3. 恻: (cè)

4. 觞: (shāng)

5. 逶: (wēi)

6. 楹: (yíng)

7. 踯: (zhí)

8. 躅: (zhú)

9. 煴: (yūn)

10.讵: (jù)

11.樽: (zūn)

12.淄: (zī)

13.晦: (huì)

14.簟: (dàn)

15.摹: (mó)

16.诀: (jué)

[作者介绍]

江淹(444~505),南朝文学家。字文通。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祖父和父亲都在南朝宋任县令。江淹6岁能诗。13岁丧父。家境贫寒,曾采薪养母。20岁左右教宋始安王刘子真读“五经”,并一度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泰始二年(466),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刘景素对他很重视,待以布衣之礼,但由于江淹“少年尝倜傥不俗,或为世士所嫉”(《自序传》),因广陵令郭彦文一案,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他给刘景素上书陈情获释。此后,他曾举南徐州秀才,对策上第,转巴陵王国左常侍。不久,又回到刘景素幕下,任主簿、参军等职。泰豫元年(472),宋明帝死后,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江淹于元徽二年(474)被贬为建安吴兴县(今福建浦城)令。这一时期他在仕途上很不得志,而在文学创作方面却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宋顺帝升明元年(477),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他为萧道成出谋划策并起草文书,大受重用。萧道成代宋自立,他被任为骠骑豫章王记室带东武令,迁中书侍郎,齐武帝永明间,任庐陵内史、尚书左丞、国子博士诸职。少帝萧昭业即位,他任御史中丞,明帝萧鸾时,又任宣城太守、秘书监诸职。梁武帝萧衍代齐后,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伯。江淹集据《自序传》称凡10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为 9卷。另有《后集》10卷。今存《江文通集》已非《隋志》原本。
第2个回答  2018-09-03
1.春晓 孟浩然 A Spring Morning Meng Haoran Translated by Pr. Xu Yuanchong 春眠不觉晓 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 处处闻啼鸟 Not to awake till birds are crying. 夜来风雨声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花落知多少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2.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At LanternFestival - Tune: Song of Hawthorn by Ouyang Xiu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In the LanternFestival night of last year, The flowers marketwas bright as daylight.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When the moon hungbehind the willows, Young people wentout on dates under them.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In the LanternFestival night of this year’s, The moon and thelanterns were the same.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But I could notfind last year's date of mine, My sleeves offestival dress are wet with tears. 3.枫桥夜泊 张继 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 Zhang Ji Translated by Pr. Xu Yuanchong 月落乌啼霜满天 The crows at moonset cry,streaking the frosty sky; 江枫渔火对愁眠 Facing dim fishing boats neath maples, sad I lie. 姑苏城外寒山寺 Beyond the city wall, from Temple of Cold Hill 夜半钟声到客船 Bells break the ship-borne roamer's dream in midnight still. 4.江南春 杜牧 Spring on the Southern Rivershore Du Mu Translated by Pr. Xu Yuanchong 千里莺啼绿映红, Orioles sing for miles amid red blooms and green trees; 水村山郭酒旗风. By hills and rills wine shop streamers wave in the breeze. 南朝四百八十寺, Four hundred eighty splendid temples still remain 多少楼台烟雨中。 Of Southern Dynasties in the mist and rain. 5.望庐山瀑布 李白 The Waterfall in Mount Lu Viewed from Afar Li Bai Translated by Pr. Xu Yuanchong 日照香炉生紫烟, 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incense-like cloud;遥看瀑布挂前川。 Like an upended stream the cataract sounds loud. 飞流直下三千尺, Its torrent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 疑是银河落九天。 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the blue sky.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4-13
原文赏析】:

故旧谁怜我,平生郑与苏。
存亡不重见,丧乱独前途。
豪俊何人在,文章扫地无。
羁游万里阔,凶问一年俱。
白首中原上,清秋大海隅。
夜台当北斗,泉路著东吴。
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
移官蓬阁后,谷贵没潜夫。
流恸嗟何及,衔冤有是夫。
道消诗兴废,心息酒为徒。
许与才虽薄,追随迹未拘。
班扬名甚盛,嵇阮逸相须。
会取君臣合,宁铨品命殊。
贤良不必展,廊庙偶然趋。
胜决风尘际,功安造化炉。
从容拘旧学,惨澹 阴符。
摆落嫌疑久,哀伤志力输。
俗依绵谷异,客对雪山孤。
童稚思诸子,交朋列友于。
情乖清酒送,望绝抚坟呼。
疟病餐巴水,疮痍老蜀都。
飘零迷哭处,天地日榛芜原文赏析】:


鹤注苏郑同是广德二年卒,详见八哀诗注。 故旧谁怜我,平生郑与苏。存亡不重见,丧乱独前途。 总叙生死交情。次句点郑苏,语似稍率。故人不复见者,因遭乱而分离也。 豪俊何人在,文章扫地无①。羁游万里阔,凶问一年俱②。白首中原上,清秋大海隅。夜台当北斗③,泉路窅东吴④。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⑤。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⑥。流恸嗟何及⑦,衔冤有是夫⑧。 此伤其死后,承“存亡不重见”一句。“凶问一年俱”,谓郑苏先后继亡。远注北斗、蓬阁,承中原,指苏。东吴、台州,承海隅,指郑。胡夏客曰此云“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八哀诗咏苏源明云“长安米万钱,调丧尽余喘”,则苏死果以饥欤? ①任昉策文“衣冠礼乐,扫地无余。”②魏志蜀黄权军败降魏,蜀先主凶问至,群臣咸贺,唯权独否。陆云传“凶问卒至,痛心摧剥。”③阮瑀诗“冥冥九泉室,漫漫长夜台。”④释智恺诗“泉路方幽噎,寒陇向凄清。”左思诗“志若无东吴。”⑤抱朴子“洽闻之硕儒。”⑥鹤注广德二年,斗米千钱。故云谷贵。王符著潜夫论。⑦伤心赋“对玄经而流恸。”诗“何嗟及矣。”⑧唐韦嗣立论刑法“四海衔冤。”“有是夫”,用经语作对。 道消诗发兴①,心息酒为徒②。许与才虽薄,追随迹未拘。班扬名甚盛,嵇阮逸相须③会取君臣合,宁诠品命殊。贤良不必展,廊庙偶然趋④。胜决风尘际⑤,功安造化炉⑥。从容询旧学⑦,惨澹閟阴符。 此忆其生前,承“故旧谁怜我”二句。许与承诗,追随承酒,二句自谓。班扬承诗,嵇阮承酒,二句郑苏。会取四句,言天宝之际,郑苏俱仕而未久,胜决四句,言肃宗复国,苏为少监,郑遭贬斥也。诠,论也。品命殊,位卑也。询旧学,苏昔为太子谕德,后又除秘书少监也。閟阴符,郑常著天宝军防录,坐私撰国史谪官。其谈兵之书,秘不能出也,杜臆公前诗云“痛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此云“道消诗发兴,心起酒为徒。”皆道本色,高人所益于诗酒如此。 ①易言君子道忧。刘向传言君子道消。②郦食其传“吾高阳酒徒也。”③班固、扬雄作赋擅名,嵇康、阮籍嗜酒弹琴。④潘岳诗“器非廊庙姿。”⑤汉书“决胜千里之外。”⑥庄子“以天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⑦说命“台小子,旧学于甘盘。”⑧战国策苏秦游说六国,不遇而返,乃夜发书得太公阴符之谋而颂之。唐书兵书类有周书阴符九卷。 摆落嫌疑久①,哀伤志力输②。俗依绵谷异,客对雪山孤。童稚思诸子,交朋列友于。情乖清酒送③,望绝抚坟呼④。疟病餐巴水,疮痍老蜀都。飘零迷哭处,天地日榛芜⑤。 此身经丧乱,而遥哭郑苏也。上四,谓弃官以来,漂流异地。中四,叹知交别久,殁失哀奠。下四,见身衰友故,人世荒凉也。摆落、哀伤,旧注仍指郑苏。按此皆自述之词。公向遭贬斥,本涉嫌疑,今则摆落己久,特志力日亏,为可伤耳。昔在童稚时,便思诸子才名,郑苏年盖少长也。列友于,即异姓笃天伦意。绵雪巴蜀,遍历东西二川。哭处榛芜,仍应存亡丧乱。此章四句起,中二段各十四句,末段十二句收。 ①陶潜诗“摆落悠悠谈。”记“礼所以决嫌疑、定犹豫。”②阮籍诗“挥涕怀哀伤。”③清酒送,谓生前阙于饯送。清酒二字,见毛诗。迩可欲改作渍酒,但平仄未谐。张注引徐稚传人家有丧,以绵絮渍酒暴干,以裹炙鸡,用水渍绵使有酒气,白茅为藉,以鸡置前,酹酒毕而去。④谢灵运诗“抚坟徒自伤。”⑤榛芜,言道路梗塞。卢世曰此诗泣下最多,缘两公与子美莫逆故也。“豪俊人谁在,文章扫地无。羁游万里阔,凶问一年俱。”二十字,抵一篇大祭文。结云“飘零迷哭处,天地日榛芜。”苍苍茫茫,有何地置老夫之意。想诗成时,热泪一涌而出,不复论行点矣,是以谓之哭也。 苕溪渔隐丛话律诗有扇对格,第一与第三句对,第二与第四句对。此诗“得罪台州去”四句是也。东坡和郁孤台诗“邂逅陪车马,寻芳谢脁洲。凄凉望乡国,得句仲宣楼”,亦用此格。



【诗词注释】:
--------------------------------------------------------------------------------
鹤注苏郑同是广德二年卒,详见八哀诗注。 故旧谁怜我,平生郑与苏。存亡不重见,丧乱独前途。 总叙生死交情。次句点郑苏,语似稍率。故人不复见者,因遭乱而分离也。 豪俊何人在,文章扫地无①。羁游万里阔,凶问一年俱②。白首中原上,清秋大海隅。夜台当北斗③,泉路窅东吴④。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⑤。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⑥。流恸嗟何及⑦,衔冤有是夫⑧。 此伤其死后,承“存亡不重见”一句。“凶问一年俱”,谓郑苏先后继亡。远注北斗、蓬阁,承中原,指苏。东吴、台州,承海隅,指郑。胡夏客曰此云“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八哀诗咏苏源明云“长安米万钱,调丧尽余喘”,则苏死果以饥欤? ①任昉策文“衣冠礼乐,扫地无余。”②魏志蜀黄权军败降魏,蜀先主凶问至,群臣咸贺,唯权独否。陆云传“凶问卒至,痛心摧剥。”③阮瑀诗“冥冥九泉室,漫漫长夜台。”④释智恺诗“泉路方幽噎,寒陇向凄清。”左思诗“志若无东吴。”⑤抱朴子“洽闻之硕儒。”⑥鹤注广德二年,斗米千钱。故云谷贵。王符著潜夫论。⑦伤心赋“对玄经而流恸。”诗“何嗟及矣。”⑧唐韦嗣立论刑法“四海衔冤。”“有是夫”,用经语作对。 道消诗发兴①,心息酒为徒②。许与才虽薄,追随迹未拘。班扬名甚盛,嵇阮逸相须③会取君臣合,宁诠品命殊。贤良不必展,廊庙偶然趋④。胜决风尘际⑤,功安造化炉⑥。从容询旧学⑦,惨澹閟阴符。 此忆其生前,承“故旧谁怜我”二句。许与承诗,追随承酒,二句自谓。班扬承诗,嵇阮承酒,二句郑苏。会取四句,言天宝之际,郑苏俱仕而未久,胜决四句,言肃宗复国,苏为少监,郑遭贬斥也。诠,论也。品命殊,位卑也。询旧学,苏昔为太子谕德,后又除秘书少监也。閟阴符,郑常著天宝军防录,坐私撰国史谪官。其谈兵之书,秘不能出也,杜臆公前诗云“痛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此云“道消诗发兴,心起酒为徒。”皆道本色,高人所益于诗酒如此。 ①易言君子道忧。刘向传言君子道消。②郦食其传“吾高阳酒徒也。”③班固、扬雄作赋擅名,嵇康、阮籍嗜酒弹琴。④潘岳诗“器非廊庙姿。”⑤汉书“决胜千里之外。”⑥庄子“以天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⑦说命“台小子,旧学于甘盘。”⑧战国策苏秦游说六国,不遇而返,乃夜发书得太公阴符之谋而颂之。唐书兵书类有周书阴符九卷。 摆落嫌疑久①,哀伤志力输②。俗依绵谷异,客对雪山孤。童稚思诸子,交朋列友于。情乖清酒送③,望绝抚坟呼④。疟病餐巴水,疮痍老蜀都。飘零迷哭处,天地日榛芜⑤。 此身经丧乱,而遥哭郑苏也。上四,谓弃官以来,漂流异地。中四,叹知交别久,殁失哀奠。下四,见身衰友故,人世荒凉也。摆落、哀伤,旧注仍指郑苏。按此皆自述之词。公向遭贬斥,本涉嫌疑,今则摆落己久,特志力日亏,为可伤耳。昔在童稚时,便思诸子才名,郑苏年盖少长也。列友于,即异姓笃天伦意。绵雪巴蜀,遍历东西二川。哭处榛芜,仍应存亡丧乱。此章四句起,中二段各十四句,末段十二句收。 ①陶潜诗“摆落悠悠谈。”记“礼所以决嫌疑、定犹豫。”②阮籍诗“挥涕怀哀伤。”③清酒送,谓生前阙于饯送。清酒二字,见毛诗。迩可欲改作渍酒,但平仄未谐。张注引徐稚传人家有丧,以绵絮渍酒暴干,以裹炙鸡,用水渍绵使有酒气,白茅为藉,以鸡置前,酹酒毕而去。④谢灵运诗“抚坟徒自伤。”⑤榛芜,言道路梗塞。卢世曰此诗泣下最多,缘两公与子美莫逆故也。“豪俊人谁在,文章扫地无。羁游万里阔,凶问一年俱。”二十字,抵一篇大祭文。结云“飘零迷哭处,天地日榛芜。”苍苍茫茫,有何地置老夫之意。想诗成时,热泪一涌而出,不复论行点矣,是以谓之哭也。 苕溪渔隐丛话律诗有扇对格,第一与第三句对,第二与第四句对。此诗“得罪台州去”四句是也。东坡和郁孤台诗“邂逅陪车马,寻芳谢脁洲。凄凉望乡国,得句仲宣楼”,亦用此.
第4个回答  2009-10-27
古诗译文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句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道西下的夕阳,铺映在江水之中;阳光照射下,江面上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这两句写太阳落山前的江上景色,就像一幅油画。前一句中的“铺”字用得高妙,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太阳接近地平线时斜射在水面上的状态,而且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显得很平缓,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后一句抓住残阳照射下江中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变化: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反射着阳光的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江水本身的深碧色。“瑟瑟”,本来是珍宝名,其色碧,故影指“碧”字。这里形容背阴处江水的碧绿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这两句写九月初三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初上,凉露下降。此时风光,犹如一幅精描细绘的工笔画。用“真珠”比喻露珠,不仅形象地道出其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
由描绘一江暮色,到赞美月露,中间似乎少了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相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可怜”,可爱。“真珠”,即珍珠。
《夜泉》 明.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 ,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夜晚山中夜鸟突然叫了起来,石头冰凉,凝在石上的露水快要结成了霜。流泉在月光的照耀下,仿佛一溪流动的雪。
【袁中道】(1570-1623) 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人。\"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万历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其绩稍逊于宏道。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创作以散文为佳,游记、日记、尺牍各有特色。游记文描摹入微、情景交融,日记写得精粹,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其诗偶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也写得较清新。但诗文思想较平泛,酬作应答、感时伤怀,艺术上创新不够。有《珂雪斋集》20卷,《游居柿录》(《袁小修日记》)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