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如题所述

顶尖的创意加熟练的操作。

相对来说,操作可以练习,慢慢提高。但创意,却是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不是一天就能成就的 ,优秀设计师不但要有熟练的技术而且思维敏捷有创意思, 以下也不应缺少。
1.提案。

一个有经验的设计师,在给客户交稿时,至少会准备三种设计供他选择。
第一:100%自已喜欢的风格,把自我发挥到极至。
第二:50%自己喜欢,50%客户喜欢的风格,各让一半,互相妥协。
第三:0%自己喜欢,完全从客户的要求出发,放弃自己的风格。

有上述三种准备,交稿时,你往往过的会很从容。 没有经验的新手,只给客户一个提案。
你很喜欢,客户不喜欢,观点不同谈不拢,怎么办?找第三者来评价,他通常会顺着客户的方向说,也否定你,这样,2比1,老板说你做的东西不好,打回去重做,当时间紧时,不好的就硬上了,但是老板并不高兴(用了不喜欢的东西),你也不高兴(虽然你用了我做的,但是你仍然不认可它。)双方都很痛苦。

2.坚持。

这个性格是做美编最不需要的特质,但你需要去努力争取,当你努力与客户,与老板沟通后。人家仍然不喜欢时,就应立刻放弃已有的创意,从头再来,坚持是没有用的,因为你不是奥美的名设计师,不是大师,你坚持是没有用的。

3.美工or设计师。

是做一个拼图的美工,还是一个美术设计师。两者差异很大,一个是工人,用手(体力劳动者),一个是智者,用脑创造(脑力劳动者)。
二流的美工只会堆效果,而好的设计师,通常只用最简单的手法。

4.一个有经验的美编,在接活时,通常要问几个问题。

第一:做什么用(海报,易拉宝,书籍)
第二:以什么为主题,要突出什么重点,更多了解产品信息(什么年龄的人消费,在同类产品中的地位,以什么为传播媒介)
第三:要明确,客户可以提供什么资料(比如logo,等必要因素),要明确要自己额外找哪些素材,可以适合产品的背景。
第三:什么交稿(这是最重要的问题)
在做之前的准备工作,比上机动手要重要很多,就像走错了方向,走的再远也是白费。

5.老板要求你三天交稿时。

通常老板要求你三天交稿时,你可以只给他70分的作品。如果你说,老板,我三天做不完,要四天做完。那么第四天,老板要看到的是85分的作品。

6.你的特长是什么?(当老板问美编)

当老板这样问你时,你怎么回答?我说网页。
老板笑了说,这就好比我问你爱吃什么?你答,食物。
我又问什么食物?你答,中国菜。我还是不知道你爱吃什么。
你如果直说,爱吃辣的,水煮鱼,麻婆豆腐……那我就一下子知道你爱吃什么了。
回到原题,特长是风格的问题。
你可以说,我擅长做卡通的风格,现代的风格,传统的风格……

7.聪明的面试者。

曾有一个人来面试美编,他准备了把他的作品分成了两类,他喜欢的(代表了他的风格);他做过的(代表了他的水平) ,美编是个很主观的工作,说好就好,说不好就不好,对于作品,没有衡量的标准。

8.做了半年的美编,我烦了,想转行。

在学校时曾经很喜欢这行,梦想就是做在办公室里,每天设计东西,每天都是不一样的。
可是自己从工作以后,越来越烦了,甚至一坐到电脑前,心就开始烦。 老板说,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上学时没人骂你,到公司以后,人家都说你做的东西不行,没有认同,缺乏成就感,所以你烦了。
我说,我怕做这行做到一定时候会有瓶颈,没有大发展。
老板说,做每一行都会遇到瓶颈,只是别的行你还没做过,还没发现,所以你就觉得美编是最痛苦的职业了。
我说,我不喜欢每天只是做在电脑前面。一天不动。
老板说,谁让你一天做在哪里?是你自己,你可以在做之前画个草稿,拿着草稿跟你的老板,客户去沟通,不要急着在电脑上定稿,这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9.一个美编的职业道路。
a:毕业后先进专业性的大广告公司,开拓眼界,积累经验,找个高人(可能带你的人),或可以向重多的优秀同事学习。
b:然后到非专业的公司,做专业性的工作或部门经理。
c:最后自己跳出来,独立门户,自己接活。(客源是个问题,开始自己带来一些客源,专心设计,客户满意,后来为了多挣些钱,把生产跟印刷都包下来了,分散了太多的精力,导致设计水平下降了,客户不满意,把客户做死,没活了……)
d:最后没办法,只好再从公司做起,现在就可以做到大公司的创意总监。
10.人的一生,需要一个导师。
这个人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A:年龄一定要比你大。
B:事业上一定要有所成就。
(有了上述这两点时,是不是同一个领域的,就都无所谓了。)
当你把你工作上的难题向你的同学倾诉时,他们通常会说(老板都一样的,没事,走,晚上一起唱歌去吧。)对你不会有任何的帮助。
而一个好老师需要好学生,好学生需要问好的问题。
我问你想要什么?怎么得到……这样答案都是自己给的。
11.对未知的事物或人,不要忙着拒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1
阅前叨逼叨:当有人说你做的设计只是在堆砌素材时,问题出在哪里?

平面设计被定义为:通过各种手段创造和结合图片、符号、文字、色彩(构成要素),借此作出用来传递信息的视觉表现。关于设计的构成要素很好理解,而关于创造与结合这些要素的手段,很多人只是做到了堆砌,以至于做出来的设计很不整体。有人可能会问,什么是整体啊?设计中的整体是指画面中各个元素要结合得很自然,要达到1+1+1=1的效果。
我们拿砌房子举例,如果只是把砖头、水泥、钢筋、木材堆在一起,那还是一堆杂物,但如果通过建筑工人把它们按照一定的架构建成房子,它们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整体,设计师要做的也是这样的事。
那么如何解决设计不够整体的问题呢?葱爷概括了5个增加设计整体性的技巧,不过这5个技巧主要针对的都是图片和图形元素,而非文字。具体如下:
// 1.使相连元素的轮廓形成互补 //
当版面中相连元素在轮廓上形成互补时,感觉就像它们之间彼此有作用、互有影响,所以看起来会更自然一些。
例如在下图的作品中,标题部分与左下角、右上角这两个通人物在轮廓上都没有互补关系,这两个卡通人物只是被机械地堆砌在标题周围,融合得比较生硬,所以该画面是不整体的。
调整之后的方案刻意把标题做了错位处理,使左下角和右上角形成两个可以刚好能融合两个卡通元素的缺口,从而使这三个元素结合起来不再突兀。
▲这样的效果就整体多了,这里为了增加画面的空间感,还把标题做了透视处理。
// 2.统一画面的色彩、风格和字体 //
统一是设计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指同一画面内的色彩、元素风格、字体要统一,比如主色和字体最好都不超过三种,元素的风格只能保持一种(混搭风格除外)。缺乏统一的画面不协调,自然也会显得不整体。
举个例子,在下面这款包装设计中,很明显小孩与其他元素的风格不一样。比如其他元素都没有描黑边,而小孩图形却描了很厚的黑边,牛奶飘带等元素是通过渐变方式来创造体积感,而小孩图形却是用比较硬的明暗色块强化体积感。所以我们可以感觉到小孩与整个画面有点格格不入,也就是不整体的表现。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小孩的风格要与整体的风格统一,如下图:
// 3.把元素集中摆放 //
有些人在做设计的时候喜欢把所有空白都填上元素,这么做不仅会造成画面拥挤不透气,还会使得画面很散。如果版面中的元素东一个西一个,像一盘散沙一样,那也会显得很不整体,因为画面的视觉不集中时,各元素之间也就很难关联起来。
下图的海报就是这样,版面的上下左右都有元素,而且很分散。
确的做法是把各元素集中排列,使各元素紧密相连,当然,个别元素也可以与“大部队”分散开来,创造出鲜明的稀疏对比,如下图。

除了通过移动元素使其集中起来,其实也还有另一个技巧可以达到此效果,即在元素之间增加一个元素把它们贯穿起来。比如在下图中,文字下方的元素就很散。
所以设计师没有这么处理,而是在元素下方增加了一个九宫格色块,于是这些元素就形成了一个整体。
// 4.创造一个视觉焦点 //
前面我们刚说了元素要集中摆放,但做到了集中也不一定会整体,画面还需要有一个视觉焦点。
比如在下图的banner中,所有元素都集中在画面中间,但是感觉仍不整体,因为画面缺少主次之分,没有重点的画面就像没有将军的部队,会缺乏凝聚力。
所以在方案二中,人物被拉大了好几倍,装饰的圆圈图形也拉开了大小对比,使得人物部分成为视觉焦点,于是画面的整体性就加强了。
// 5.强化不同元素之间的过度 //
元素与元素之间有过度的话,它们的衔接就会更自然一些,也会更像一个整体。
这一点其实主要体现于合成图中,合成就是将原本不是在一起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并尽量达到真实、整体的效果,而如果各元素之间没有过度,结合起来就会很假。
那过度在设计中具体指代什么呢?举个例子:下图是一张简单的合成海报,从图中可以看出云朵、天空、海水与背景明显没有融合成一体,下面的海草也没有融入大环境,这都是因为元素与元素的结合处缺乏过度。
所以要提升天空与背景接触地方的亮度,加强海草的明暗对比度,并且在水草下方增加了一层水波,目的都是为了让元素与元素之间的过渡更自然。
我们经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但是这个说法成立的前提是你已经把整体做得足够好了,整体既指设计的调性要对、构图要平衡,也指画面中的元素要结合得有张章法,要以一个整体、一栋房子的形象呈现在受众面前。
第2个回答  2019-01-17
多看,多练,多思
首先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提高自己的审美
然后平时在各大网站上多看一些别人的作品,自己试着去做,去分析别人作品的构图,色彩,造型,字体等等。可以临摹一下,再原创一些作品,参加一些比赛,买些教程等逐渐提高设计能力。
第3个回答  2021-11-17
学设计不如学【视频剪辑】。理由很简单,容易学(不像其它行业学习成本高,难度大),适合短期3-4个月短期学习,而且行业缺口非常大,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自己在家里接私单,月收入轻松过万,两三万也是稀松平常。【点击进入】免费“短视频剪辑后期”学习网址: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3&zdhhr-11y17r-397622509848438805

因为现在【短视频】的崛起,任何企业,任何工作室或者个人都需要制作剪辑大量的短视频来包装品牌,发抖音,发朋友圈,发淘宝等自媒体渠道做展示。因为每天都要更新并发布新内容,所以剪辑师根本招不够,,供需失衡就造成了剪辑师高薪水。

而且剪辑这个技术并不需要高超的电脑技术,也不需要美术音乐造诣,基本都是固定套路,要什么风格的片要什么节奏,经过三四个月的培训都可以轻松掌握。但凡有点电脑基础会用鼠标拖拽,会点击图标,会保存除非自己不想学,没有学不会的。但是要学好学精,就一定要找专业负责的培训机构了,推荐这个领域的老大——【王氏教育】

在“短视频剪辑/短视频运营/视频特效”处理这块,【王氏教育】是国内的老大,每个城市都是总部直营校区。跟很多其它同类型大机构不一样的是:王氏教育每个校区都是实体面授,老师是手把手教,而且有专门的班主任从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学习模式,提升会很快,特别适合0基础的学生。王氏教育全国直营校区面授课程试听【复制后面链接在浏览器也可打开】: www.huixueba.com.cn/school/yingshi?type=2&zdhhr-11y17r-397622509848438805


大家可以先把【绘学霸】APP下载到自己手机,方便碎片时间学习——绘学霸APP下载: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第4个回答  2019-05-20
在工作中,有正确的思维才能更好地驾驭自己的才能完成最终的作品,用户不过是凭着一眼的直觉去审视我们的作品,谁不知背后那是多少思维在设计师的脑子里的跑马。今天就让本小编和大家好好说说!

因舍而得
现在我们看到的设计变得越来越简单了,商业信息化的膨胀急切地需要设计师摒弃某些视觉设计元素来给他腾出位置,工作与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人们也无暇顾及那些多余的干扰,扁平化风格丢掉了光影与体积的表现与变化,它是这个时代的胜者。我们也必须懂得少即是多的道理,用最精炼的视觉元素去表达最精确的产品信息即可。

权衡理性与感性
艺术设计的价值在于作者的情感的表达与技巧的表现,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掌声,而商业设计的价值注重于产品研究与用户体验,理念不在是设计师本身的思想,而是产品了,这就要求设计师们要有一个理性的头脑思维来配合自身感性的表现去工作。多看互联网产品,多面对面接触用户群体是一个值得挑战的冒险,有时候使你大开眼界,甚至一不小心毁了三观,但我们还是要听他们的。

脑洞大开
作为一名设计师,素养是很重要的,我认为审美的高低是个重要的起点,这是一名设计师的底蕴,其他的只是技能,可以依靠短期培训来加强,而审美这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工作。我的方法就是“脑洞大开”,多看多想,疯狂吸纳,充分理解产品设计理念和作者的创作思维,然后把大脑当做图书馆,把看到的优秀作品整理,分类,贮存。这个图书馆大脑的形状是漏斗形的,需要的时候我们只是倒出一粒。不能因为丰富变得模棱两可,踌躇不定。

有胆有识
记得小时候学画画,老师就让我们不怕画错,大胆下笔。创作的过程往往使人迷惑,好多朋友做设计刚开始没有思路或者做到一半就觉得这样不好看,那样不如意,就放弃了。一来“大胆下笔”很重要,设计师必须要有一份创作勇气;其次光有“胆”还不够,我们必须要有“识”,不管是造型,色彩,排版,他们都讲究一个关系和步骤,之所以困惑我认为一来是因为没有全局思维,一叶障目,二来是因为没有理解好每个视觉元素之间的关系,比如基础的黄金比例,形式美法等,把握好关系,有时调整一个细节,改一点点,就可以使一个黯然失色的作品画龙点睛。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您的采纳就是我的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