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的角度看,身体与精神的关系究竟是怎样?

如题所述

你聚的例子还不够有说服力啊。我希望我能给你解释明白。
身体和精神的关系在哲学里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具体的讲,意识是大脑的机能,就是说思想是无数神经元细胞的工作结果,而大脑一定是物质,所以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物质,你的大脑会对你接收到的信息加工,然后做出反应,无论是你身体的运动,还是你把某个物体怎么了,都是由意识导致的有目的性的物质运动。
这是哲学的解释,但我想你的问题应该和心理学的意识关系更多。首先人受到恐吓,虽然没少胳膊断腿,但身体一定会受到影响:比如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导致心跳加速呼吸加快等等。甚至吓死人的事情也是有的。
从心理学角度讲,任何情绪——喜怒哀乐,都会通过神经、体液两大调节过程,影响身体。而情绪很强时身体的反应也是相同的,比如哭泣、颤抖、呼吸加深,无论是喜还是悲,都可能哭泣。在这我多说几句,当人们有着很强的身体反应时,附加上什么情绪都会引起相应强度的情绪反应,比如:一个很悲伤的人,痛哭流涕,这时情况扭转,让他很开心,一般情况这事不会让他太开心,但这时他的身体状态是比较兴奋的,所以他的喜悦感会很强烈。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很多见,大喜大悲的剧情。所以古人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喜很可能带来大悲。
我接着说情绪,中医很早就提出: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胃,悲伤肺。中医是从实践中提取的经验,但心理学已经清楚意识可以影响身体,并且可以很大程度的影响我们的身体。很多人觉得自己有病,那么他很可能就得病,这就是潜意识的调节作用。这里面涉及很多东西。
总结就是,精神和身体相互影响,而精神对身体的影响往往不被觉察,并且作用很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07
哲学上,精神的定义,就内涵方面而言:精神是过去事和物的记录及此记录的重演。
(1)精神物是过去事和物在现实物中的记录。
(2)精神事是精神物在现实物中的重演。
原始自然与个体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凝聚成个体的感觉,以此为标志形成第一对象关系;人化自然与个体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凝聚成个体的知觉与表象,以此为标志形成第二对象关系;他人与个体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凝聚成个体的意识和语言,以此为标志形成第三对象关系;自我与个体自身发生相互作用凝聚成个体的反思,以此为标志形成第四对象关系。人在与对象世界发生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自我。在感觉阶段,人是一个凭着感觉认知世界的感觉主体,感觉主体的能动性表现为摹仿性;在知觉和表象阶段,人是在多个感官的自觉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觉主体,知觉主体的能动性表现为综合特性;在意识阶段,人是一个有着反主体倾向的意识主体,意识主体的能动性表现为反主体性;在反思阶段,人是一个能够自我审视的理想主体,理想主体的能动性就是反思自身。这些不同阶段的对象关系进驻在个体之中,就形成了个体不同阶段的自我。自我就是个体从对象那里获得的对象关系寄宿在个体之中所形成的人的感觉、知觉、意识等精神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