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精神贫穷”呢?

如题所述

所谓精神的贫穷,就是失去了面对贫穷时的拼搏精神!

他们满脑子都是想着哪天谁谁谁施舍一点给我,或者说遇到困难他们第一想法就是找谁谁谁去“借”。当然他们的“借钱”和真正做事的人“借钱”是两回事。他们借钱是过一天算一天,真正做事的人借钱是“借力”度过眼前的难关。

他们不知道进取,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使用自己的双手去发家致富,只懂得别人有钱,去“借”点最省事。

常言道:人不求人一般高。可他们只要谁施舍给他们钱或者物质,什么自尊,什么人格,在他们眼里啥都不是。看见别人有钱,就抱怨自己命不好,或者说人家运气好,更有一些内心阴暗的人,挖空心思分析人家钱是咋来的。他们只看见人家的钱,哪会看到人家钱背后的付出!

精神贫困论指的是国外犯罪原因研究中的一条理论。认为现代犯罪是经济高度繁荣的产物,是崇尚享乐主义的结果。高度丰富的物质生活给青少年带来精神上的贫困。一味追求享乐必然导致自我中心主义。

美国流行的享乐主义的口号是“如果觉得好就干”、“尽情行乐”。鼓励人们去做一切能满足感膏欲求的事情,去做感官的奴隶。

扩展资料:

“精神穷根”从哪来?

从内因看,主要是贫困群众自身条件较差;外部因素上,拼搏奋斗、向上向善的精神文化源泉始终无法滋养到一些贫困地区,导致这些地区形成了封闭落后的思想闭环。另外,一些扶贫措施不对症、风险高,也会引发贫困群众的反感甚至抵触。

——缺动力,长期深度贫困令少数群众失去脱贫主动性。国家电网湖北省鹤峰县供电公司驻村工作队队长田永明说,他们驻村帮扶的走马镇李桥村造血功能弱,贫困户看不到通过发展产业致富的希望,导致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有些贫困户由于身上背着长期积累的债务,没有胆量参与产业扶贫,生怕失败,“宁可穷着”。

——缺“营养”,一些贫困地区成精神文化荒漠。“思想文化建设的主导地位没有在农村树立起来,导致一些群众缺乏感恩之心,与现代公民的要求相距很远。”湖北省恩施市崔家坝镇党委书记钟迎松认为,当前农村文化、农民教育培训等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短板,部分地区的基层党建工作流于形式,尤其对贫困党员等缺乏有效引导。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精神贫困成扶贫最硬骨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0
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的贫穷。“精神贫困”则是对理想信念淡化、内心世界空虚、工作不思进取、生活情趣不高等现象的一种比喻。比如,有的忽视政治理论学习,思想上缺乏“主心骨”,不能正确看待形势,消极悲观,随波逐流;有的放弃理想追求,不是奋发有为、锐意创新,而是因循守旧、贪图安逸,满足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忘记了做人的宗旨和自身责任,私心杂念作祟,争名于朝,逐利于市,斤斤计较,欲壑难填;更有甚者,丧失尊严,不顾名节,把腐朽当神奇,把痈疽当宝贝,蜕化变质,腐化堕落。 精神贫穷包括空虚、萎靡、憔悴、抑郁、失魂落魄、无精打采、缺少信心、板着面孔、精神一片空白。精神的空虚是看不到的,自己很难觉察,犹如疯子不知道自己是疯子,也感觉不到自己是疯子一样。
第2个回答  2019-06-10
精神贫穷就是没有知识,没有素养,没有艺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乃人的精神食粮,不读书当然精神贫穷,所以多读书,读好书
第3个回答  2019-06-09
“精神贫困”是指思想贫瘠、内心世界空虚、工作不思进取、生活情趣不高、混日子等现象的一种比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6-10
精神贫穷就属于没有理想,没有抱负,行尸走肉的生存,毫无意义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