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都有哪些国家?

如题,我不是问有名的。我是问那些早早就被人灭的都有什么?
谢谢

巴国,邶国,蔡国,陈国,楚国,郕国,曹国,邓国,虢国,耿国,霍国,滑国,黄国,郐国,纪国,江国,晋国,莒国,夔国,梁国,鲁国,罗国,六国,吕国,蓼国,齐国,杞国,芮国,鄀国,申国,宋国,舒国,遂国,宿国,谭国,滕国,卫国,魏国,温国,吴国,息国,弦国,邢国,许国,须句国,薛国,虞国,庸国,阳国,越国,鄫国,鄣国,郑国,邾国,宗国

其中实力比较强大的有:
1.齐

是在今山东省北半部发展起来的国家,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临淄镇北),是东方的大国。桓公时(前685—643年),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得以“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先后吞并了谭(今山东历城西北)、遂(今山东肥城南)、薛(今山东微山东北)、牟(今山东莱芜东)、夷(今山东胶县东北)、东莱(今山东黄县至荣城一带)等国家及部落,成为华夏各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管仲云:“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今山东临朐),北至于无棣(今河北盐山)”。又《管子》称:“泰山之阳,鲁也;泰山之阴,齐也”。说明齐桓公时齐国疆域的范围,东临海,西濒古黄河,南至临朐,北达盐山,而与鲁以泰山为界。略有今山东的东北部,兼涉河北省的东南部。

2.晋

崛起于山西汾河流域,初都翼,亦称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后迁新田(今山西曲沃)。春秋初疆域尚小,晋献公时(前676-651年)积极向外拓展,先后向西兼并了耿(今山西河津南),并占领黄河以西的一些地方;向北兼并霍(今山西霍县西南);向南吞并了魏(今山西芮城)、虞(今山西平陆)、虢(今河南陕县)等国;又打败北狄,战胜骊戎,于是南据河南崤(崤山)函(函谷关)天险,西及河西与秦接境,北与狄为界。及文公时(前636—628年),因兴兵勤王,周襄王赐以南阳的阳樊、温、原之地(今河南北部济源、武陟一带),并东夺郑之虎牢、卫之殷墟及鲁国地等,势力又侵入山东,疆域更见扩大。到春秋中期,略有今山西大部(除去北部外)、河北西南部、河南西北部、陕西东部和山东的西部,纵横跨今五省境。

3.秦

本是关中地区的西方小国。初都四犬丘(又称“西垂”,在今甘肃礼县东北)。宪公二年(前714年),迁平阳(今陕西宝鸡东阳平村)。武公十年(前688年),征服邦(今甘肃天水)、冀戎(今甘肃甘谷东南)。次年,在杜(今陕西长安东南)、郑(今陕西华县)设县。德公时(前677-676年),迁都于雍(今陕西风翔南)。秦在与西方戎族战斗中逐渐强大起来,秦穆公(前659—621年)时,向东吞并了邻近的芮(今陕西华阴东北)和梁(今陕西韩城南)两个小国,将领地扩展至黄河西岸,后又转而向西发展,战败西戎,“益国二十,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西方最强大的国家。其疆域大致东距黄河潼关,南临秦岭,西及陇西,北抵平凉、泾川、延安附近。略有今陕西省中、北部及南部的一部分,兼涉甘肃的东部,其地远不及楚、晋辽阔。

4.楚

是在江汉流域兴起的大国,初都丹阳(河南西南部丹、浙二水会合处),春秋时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复迁于部(今湖北宜城东南),号为鄢郢。时国力渐盛,先后吞并了申(今河南南阳北)、邓(今湖北襄阳西北)、息(河南今县西南)、江(今河南罗山西北)、黄(今河南潢川西北)、徐(今江苏泗洪南)。蓼(今河南固始东北)、六(今安徽六安北)等国和群舒(今安徽桐城、舒城、霍山、庐江等地)、百濮(今湖南沅、湘之间)、淮夷(今江苏沭阳以南、洪泽湖东北)诸部,统一了江汉及淮河流域。其疆域约包有今湖北全省,北至河南南部,西至陕西东南部和四川东部,东到江西、安徽,兼有江苏西南一小部,南面不越过洞庭洞,地跨七省,成为春秋土地最为广阔的南方大国。

5.吴、越

是以后兴起于长江下游及钱塘江流域一带的国家。吴一称句吴,都于姑苏(今江苏苏州)。春秋初本是楚属国,寿梦统治时期(前585—561年)逐渐强大,和晋国交通,后来蚕食楚领土,成为楚国劲敌。疆域约当个江苏的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北至淮、泗,南临太湖流域今浙江嘉兴、湖州等地,都是吴国领土。越位于吴国南方,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初时略有今浙江大部和江西一小部。公元前473年灭吴后,尽有吴故地。后北会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并迁都于琅邪(今山东胶南西南琅玡台)。其地扩展至今山东南部,成为东南最大国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09
  东周前期又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王朝。但此时周已衰弱到了极点,统治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不再朝见周王,其统率诸侯的权利也是名存实亡。此间,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而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齐国、晋国、燕国、楚国、宋国、郑国、卫国、鲁国、吴国、越国、秦国等。
  秦国
  周孝王因秦的祖先非子养马之功,“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作为周朝的附庸,让其继续嬴姓的祭祀。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了被戎人和狄人占领的原周朝在陕西的领地。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人善战,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早期它是一个不显眼的国家,直到秦穆公时代方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齐国的二等强国。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
  齐国
  齐国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谋臣姜尚之族,姜尚因助周灭商有功被封为齐侯,同时周统治者赐予齐国一种特权——可以讨伐有罪的诸侯,凭借这项特权,齐国在西周时期已发展成为东方的大国。春秋年间,齐国出现了一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他依靠谋士管仲整顿国政,设各种官吏,各司其职,并分全国为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此十五乡即为农乡,乡中之人在和平时专心务农,战时当兵。如此几年之间,齐国国富民强,到公元前679年,齐国已称霸北方。后来,齐国又于前567年消灭了东夷大国——莱,使之土地扩大了一倍以上,成为真正数一数二的大国。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晋国
  晋国出自周成王弟唐叔虞。东周初期,晋献公(前676年-前651年)建都绛(山西翼城县),开始了晋国的霸业。晋国先后消灭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诸侯国,统一了汾河流域。前六三六年,献公之子重耳即位,他曾被献公放逐十九年之久。在这十九年之中,重耳周游列国,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故而他回国后便立即着手整顿政事,他与大臣们君臣一心,先后两次率晋、秦、宋、齐四国联军南击楚国,占领了南方的大片领土。晋军南征促使华夏文明进一步流传到长江以南地区,加快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到了春秋后期,晋国的统治出现危机,并最终分裂成韩、赵、魏等几个独立的诸侯国家,史称“三家分晋”。
  楚国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氏。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颛顼帝后第五代吴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火官),主管天火与地火,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祝,大也;融,明也)。其部落分布在商都朝歌的南方(今河南新郑一带)。吴回之子陆终,生有六子,幼子曰季连,芈姓,是楚之先祖。季连之后曰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师,其曾孙熊绎,当成王时,封为楚子(意为楚地的子爵),居楚地丹阳(今湖北姊归县)。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大。前704年,楚君熊通自号为武王,有地千里。因其地处中国南方,故而楚国与中原的各诸侯经常发生一些战事。通过战争,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方国,并逐步成为春秋前期中国南方的主要强国之一。
  宋国
  宋国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国君子姓,位于河南商丘一带。 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武王分封诸侯时,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另封纣王的庶兄,当年曾降周的微子启于商邱,国号宋,以奉商朝的宗祀。孔子的论语尧曰篇曾记载此一原则叫做“兴灭国,继绝世”。
  宋国后来逐渐发展强大,宋襄公曾经成为春秋时期五霸之一,历史记载宋襄公在军事作战时实行不切实际的“仁义”,结果被楚军击败,宋襄公也因伤重身亡。 以后北方晋国和南方楚国争霸时,宋国夹在中间,战事连年不断。80年间,遭遇了40次以上的战争。公元前546年,宋国令尹向戎因为和晋楚两国令尹有私交,又正当两国交兵疲惫之际,发起和平大会,在宋国召开十国参加的“弭兵之盟”,使宋国保证了十余年的和平时期。
  战国时期,宋国终被齐国所灭。
  郑国
  郑国国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在春秋初年,郑国非常活跃。甚至,一段时间之内,强大的齐国也对郑国礼让三分,曾跟随郑国讨伐宋国,甚至求助于郑国。庄公时代郑国内部肃清了反叛势力,外部灭了许国,败了宋国,还射中了周天子桓王的肩膀,是当时最强盛的国家,史称“郑庄公小霸”。庄公在位四十三年去世。儿子厉公驱逐太子自立为君。厉公在位二十八年间,郑国大乱,因此从此郑国日益衰落,齐国逐渐取得有利地位,开始控制周边小国。厉公下传两代到了缪公,以后郑为晋、楚两国威逼,几乎年年不得安宁。缪公下传两代到襄公时期,楚国曾攻占郑国,襄公忍辱存国。襄公下传四代到简公时,郑国任用子产为相执政,铸造刑鼎,发展经济,救助百姓,因而郑国重新富强。简公下传四代到哀公时,晋国韩、赵、魏三家强盛,郑国再次衰弱。哀公之后的幽公时期,韩武子攻占郑国,杀害了幽公。后来幽公之弟繻公复国,多次与三晋发生战争。繻公之后的康公时,韩国再次强盛。康公二十一年(前375年)韩哀侯率军再次攻占郑国,郑国灭亡,国土并入韩国。立国432年,历21君。
  吴国
  吴国,也叫勾吴、工吴或攻吾。周朝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姬姓,其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
  周太王生有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借为父采药的机会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遂改国号为吴。春秋时期,吴国被越国所灭。
  春秋时期,吴国与中原的诸侯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也开始与其他诸侯国争雄。吴王阖闾在今天的苏州建立都城,任用伍子胥和孙武攻破楚国都城,为其子吴王夫差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打下基础。阖闾的儿子夫差不顾国家连年征战空虚,与齐国和晋国争霸成功后,但却忽视了边界上的越国,并令伍子胥自杀,被越王勾践趁虚而入。前473年,夫差兵败而逃,被围困在馀杭山(今天苏州南阳山),向勾践求和,勾践不准,夫差自杀,吴国灭亡,吴地尽属越国。
  越国
  古国名,姒姓。相传始祖是夏代少康庶子无余,禹封泰山,禅会稽中封禅大典中的会稽本来是在泰山附近,商朝时越国封地在古雷泽,即今山东菏泽一带,再后来却逐次南移,在周朝诸侯的排挤下一路南迁,西周初迁至今浙江绍兴一带。春秋末年,越逐渐强大,其王勾践经常与吴国对抗,公元前494年,败于夫差,向吴臣服。但经过二十年的韬光养晦,重新崛起,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勾践灭吴后北上争雄,横行江淮,号称霸王。战国时,势力衰弱,公元前306年,为楚所灭。
  其他诸侯国
  鄫国、吕国、虞国、州国、莱国、萧国、舒国、谭国、郧国、芮国、沈国、庸国、权国、谢国
  巴国、蜀国、息国、郤国、祝国、鄣国、聂国、巩国、叶国、项国、江国、葛国、戴国、宿国
  炎国、鄅国、毕国、申国、邓国、唐国、刘国、黄国、厉国(后改为随国)、淳于国、钟吾国
  鄀国、肥国、鼓国、鄟国、蓐国、耿国、苏国、冀国、诸国、共国、井国、缙国、杨国、毛国
  邘国、皖国、邿国、郜国、弦国、郕国、梁国、向国、凡国、谷国、赖国、牟国、柏国、焦国
  罗国、蓼国、绞国、茅国、巢国、雍国、顿国、黎国、费国、郇国、胙国、夔国、郐国、应国
  鄾国、任国、邳国、胡国、代国、彭国、苴国、鱼国、轸国、扈国、荀国、桐国、极国、贾国
  祭国、道国、微国、丰国、六国、瑕国、观国、岐国、箕国、莘国、鄚国、逼阳国、小邾国、祝其国
  倪国、滥国、遂国、卢国、须句国、颛臾国、大庭国、根牟国、甲父国、翨阳国、有穷国
第2个回答  2007-11-11
1.齐

是在今山东省北半部发展起来的国家,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临淄镇北),是东方的大国。桓公时(前685—643年),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得以“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先后吞并了谭(今山东历城西北)、遂(今山东肥城南)、薛(今山东微山东北)、牟(今山东莱芜东)、夷(今山东胶县东北)、东莱(今山东黄县至荣城一带)等国家及部落,成为华夏各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管仲云:“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今山东临朐),北至于无棣(今河北盐山)”。又《管子》称:“泰山之阳,鲁也;泰山之阴,齐也”。说明齐桓公时齐国疆域的范围,东临海,西濒古黄河,南至临朐,北达盐山,而与鲁以泰山为界。略有今山东的东北部,兼涉河北省的东南部。

2.晋

崛起于山西汾河流域,初都翼,亦称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后迁新田(今山西曲沃)。春秋初疆域尚小,晋献公时(前676-651年)积极向外拓展,先后向西兼并了耿(今山西河津南),并占领黄河以西的一些地方;向北兼并霍(今山西霍县西南);向南吞并了魏(今山西芮城)、虞(今山西平陆)、虢(今河南陕县)等国;又打败北狄,战胜骊戎,于是南据河南崤(崤山)函(函谷关)天险,西及河西与秦接境,北与狄为界。及文公时(前636—628年),因兴兵勤王,周襄王赐以南阳的阳樊、温、原之地(今河南北部济源、武陟一带),并东夺郑之虎牢、卫之殷墟及鲁国地等,势力又侵入山东,疆域更见扩大。到春秋中期,略有今山西大部(除去北部外)、河北西南部、河南西北部、陕西东部和山东的西部,纵横跨今五省境。

3.秦

本是关中地区的西方小国。初都四犬丘(又称“西垂”,在今甘肃礼县东北)。宪公二年(前714年),迁平阳(今陕西宝鸡东阳平村)。武公十年(前688年),征服邦(今甘肃天水)、冀戎(今甘肃甘谷东南)。次年,在杜(今陕西长安东南)、郑(今陕西华县)设县。德公时(前677-676年),迁都于雍(今陕西风翔南)。秦在与西方戎族战斗中逐渐强大起来,秦穆公(前659—621年)时,向东吞并了邻近的芮(今陕西华阴东北)和梁(今陕西韩城南)两个小国,将领地扩展至黄河西岸,后又转而向西发展,战败西戎,“益国二十,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西方最强大的国家。其疆域大致东距黄河潼关,南临秦岭,西及陇西,北抵平凉、泾川、延安附近。略有今陕西省中、北部及南部的一部分,兼涉甘肃的东部,其地远不及楚、晋辽阔。

4.楚

是在江汉流域兴起的大国,初都丹阳(河南西南部丹、浙二水会合处),春秋时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复迁于部(今湖北宜城东南),号为鄢郢。时国力渐盛,先后吞并了申(今河南南阳北)、邓(今湖北襄阳西北)、息(河南今县西南)、江(今河南罗山西北)、黄(今河南潢川西北)、徐(今江苏泗洪南)。蓼(今河南固始东北)、六(今安徽六安北)等国和群舒(今安徽桐城、舒城、霍山、庐江等地)、百濮(今湖南沅、湘之间)、淮夷(今江苏沭阳以南、洪泽湖东北)诸部,统一了江汉及淮河流域。其疆域约包有今湖北全省,北至河南南部,西至陕西东南部和四川东部,东到江西、安徽,兼有江苏西南一小部,南面不越过洞庭洞,地跨七省,成为春秋土地最为广阔的南方大国。

5.吴、越

是以后兴起于长江下游及钱塘江流域一带的国家。吴一称句吴,都于姑苏(今江苏苏州)。春秋初本是楚属国,寿梦统治时期(前585—561年)逐渐强大,和晋国交通,后来蚕食楚领土,成为楚国劲敌。疆域约当个江苏的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北至淮、泗,南临太湖流域今浙江嘉兴、湖州等地,都是吴国领土。越位于吴国南方,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初时略有今浙江大部和江西一小部。公元前473年灭吴后,尽有吴故地。后北会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并迁都于琅邪(今山东胶南西南琅玡台)。其地扩展至今山东南部,成为东南最大国家。
第3个回答  2015-11-09
主要诸侯国有晋、秦、齐、宋、卫、楚、郑、鲁、吴、越等国,其他还有鄫国、吕国、虞国、州国、莱国、萧国、舒国、谭国、郧国、芮国、沈国、庸国、权国、谢国、巴国、蜀国、息国、郤国、祝国、鄣国、聂国、巩国、叶国、项国、江国、葛国、戴国、宿国、炎国、鄅国、毕国、申国、邓国、唐国、刘国、黄国、厉国(后改为随国)、淳于国、钟吾国、鄀国、肥国、鼓国、鄟国、蓐国、耿国、苏国、冀国、诸国、共国、井国、缙国、杨国、毛国、邘国、皖国、邿国、郜国、弦国、郕国、梁国、向国、凡国、谷国、赖国、牟国、柏国、焦国、罗国、蓼国、绞国、茅国、巢国、雍国、顿国、黎国、费国、郇国、胙国、夔国、郐国、应国、鄾国、任国、邳国、胡国、代国、彭国、苴国、鱼国、轸国、扈国、荀国、桐国、极国、贾国、祭国、道国、微国、丰国、六国、瑕国、观国、岐国、箕国、莘国、鄚国、逼阳国、小邾国、祝其国、倪国、滥国、遂国、卢国、须句国、颛臾国、大庭国、根牟国、甲父国、翨阳国、有穷国。
春秋是中国历史阶段之一。关于这一时期的起讫,一般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
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而新兴的诸侯大国,先后取得霸主地位,而实际上,等于接替周王室王朝共主。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在晋阳打败智氏,其后逐步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公元前379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是为“田齐”。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第4个回答  2007-11-11
关于春秋五霸的问题,原创者孟子并未说明五霸具体是说哪五人,因此后人诸多猜测,单就战国及汉代至少已有四种不同的排列:

墨子、荀子称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为五霸;
《左传》、《史记》、应劭、赵岐以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为五霸;
《白虎通义》以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吴阖闾为五霸;
《汉书》颜师古注引江以齐桓、宋襄、晋文、秦穆、吴夫差为五霸。

在讨论春秋五霸之前,大家必须先搞清楚一个前提:在历史上是孟子最先提出“五霸”这个概念。而当时他的原话是“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孟子·告子下》),五霸的强权政治是不符合儒家的“仁义”主张的。故有儒者论“春秋五霸,一霸不如一霸”之说。和后世不同,孟子当时提出这五霸来,是准备给他们来个大批判而不是为了给他们表功。所以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宋襄公会在五霸之列——如果要在春秋的众多盟主中选出5个来批判,这个将迟到的鄫国国君烹了去祭次睢之神的宋大脑袋绝对是首选。

但是对于后世来说,春秋五霸已经不是一种批判而是一种推崇。孟子如果有灵怕是会气的吐血。因为立论的不同,荀子解释孟子所称的五霸,和后世所推崇的五霸本就不应该是相同的五个人。

想平王东迁之初,存千二百国,见于春秋经传者,百有余国,会盟争伐者约十四国,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如果按照会盟诸侯者称霸,那称霸者大大不止五个。而如果是要周天子册封才算的话,则只有齐桓公、晋文公、勾践够格。桓公九合诸侯,文公有践土之盟,勾践有徐州之会,受过周天子册封为“伯”的也就这三个,凑不够五霸之数。

个人倒是认为春秋五霸这个提法在孟子说出来时未必有确实的所指,不过是因为先秦学者接受五行之说,其数尚五,因此凑出来的五霸。类似的还有“五色”,“五音”,“五味”,“五辛”等提法,可见在先秦时代的五字和三,六,九一样是虚数,未必有实指,所以按照文言文虚指的用法去理解这个五字就好了,实在不必去深究具体是哪五人。

1.齐

是在今山东省北半部发展起来的国家,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临淄镇北),是东方的大国。桓公时(前685—643年),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得以“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先后吞并了谭(今山东历城西北)、遂(今山东肥城南)、薛(今山东微山东北)、牟(今山东莱芜东)、夷(今山东胶县东北)、东莱(今山东黄县至荣城一带)等国家及部落,成为华夏各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管仲云:“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今山东临朐),北至于无棣(今河北盐山)”。又《管子》称:“泰山之阳,鲁也;泰山之阴,齐也”。说明齐桓公时齐国疆域的范围,东临海,西濒古黄河,南至临朐,北达盐山,而与鲁以泰山为界。略有今山东的东北部,兼涉河北省的东南部。

2.晋

崛起于山西汾河流域,初都翼,亦称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后迁新田(今山西曲沃)。春秋初疆域尚小,晋献公时(前676-651年)积极向外拓展,先后向西兼并了耿(今山西河津南),并占领黄河以西的一些地方;向北兼并霍(今山西霍县西南);向南吞并了魏(今山西芮城)、虞(今山西平陆)、虢(今河南陕县)等国;又打败北狄,战胜骊戎,于是南据河南崤(崤山)函(函谷关)天险,西及河西与秦接境,北与狄为界。及文公时(前636—628年),因兴兵勤王,周襄王赐以南阳的阳樊、温、原之地(今河南北部济源、武陟一带),并东夺郑之虎牢、卫之殷墟及鲁国地等,势力又侵入山东,疆域更见扩大。到春秋中期,略有今山西大部(除去北部外)、河北西南部、河南西北部、陕西东部和山东的西部,纵横跨今五省境。

3.秦

本是关中地区的西方小国。初都四犬丘(又称“西垂”,在今甘肃礼县东北)。宪公二年(前714年),迁平阳(今陕西宝鸡东阳平村)。武公十年(前688年),征服邦(今甘肃天水)、冀戎(今甘肃甘谷东南)。次年,在杜(今陕西长安东南)、郑(今陕西华县)设县。德公时(前677-676年),迁都于雍(今陕西风翔南)。秦在与西方戎族战斗中逐渐强大起来,秦穆公(前659—621年)时,向东吞并了邻近的芮(今陕西华阴东北)和梁(今陕西韩城南)两个小国,将领地扩展至黄河西岸,后又转而向西发展,战败西戎,“益国二十,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西方最强大的国家。其疆域大致东距黄河潼关,南临秦岭,西及陇西,北抵平凉、泾川、延安附近。略有今陕西省中、北部及南部的一部分,兼涉甘肃的东部,其地远不及楚、晋辽阔。

4.楚

是在江汉流域兴起的大国,初都丹阳(河南西南部丹、浙二水会合处),春秋时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复迁于部(今湖北宜城东南),号为鄢郢。时国力渐盛,先后吞并了申(今河南南阳北)、邓(今湖北襄阳西北)、息(河南今县西南)、江(今河南罗山西北)、黄(今河南潢川西北)、徐(今江苏泗洪南)。蓼(今河南固始东北)、六(今安徽六安北)等国和群舒(今安徽桐城、舒城、霍山、庐江等地)、百濮(今湖南沅、湘之间)、淮夷(今江苏沭阳以南、洪泽湖东北)诸部,统一了江汉及淮河流域。其疆域约包有今湖北全省,北至河南南部,西至陕西东南部和四川东部,东到江西、安徽,兼有江苏西南一小部,南面不越过洞庭洞,地跨七省,成为春秋土地最为广阔的南方大国。

5.吴、越

是以后兴起于长江下游及钱塘江流域一带的国家。吴一称句吴,都于姑苏(今江苏苏州)。春秋初本是楚属国,寿梦统治时期(前585—561年)逐渐强大,和晋国交通,后来蚕食楚领土,成为楚国劲敌。疆域约当个江苏的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北至淮、泗,南临太湖流域今浙江嘉兴、湖州等地,都是吴国领土。越位于吴国南方,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初时略有今浙江大部和江西一小部。公元前473年灭吴后,尽有吴故地。后北会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并迁都于琅邪(今山东胶南西南琅玡台)。其地扩展至今山东南部,成为东南最大国家。

b
巴国
邶国
[编辑]
c
蔡国
陈国
楚国
郕国
曹国
[编辑]
d
邓国
[编辑]
g
虢国
耿国
[编辑]
h
霍国
滑国
黄国
郐国
[编辑]
j
纪国
江国
晋国
莒国
[编辑]
k
夔国
[编辑]
l
梁国
鲁国
罗国
六国
吕国
蓼国
[编辑]
q
齐国
杞国
[编辑]
r
芮国
鄀国
[编辑]
s
申国
宋国
舒国
遂国
宿国
[编辑]
t
谭国
滕国
[编辑]
w
卫国
魏国
温国
吴国
[编辑]
x
息国
弦国
邢国
许国
须句国
薛国
[编辑]
y
虞国
庸国
阳国
越国
[编辑]
z
鄫国
鄣国
郑国
邾国
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