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开始时德军的战略储备都有多少?当时德国年产飞机多少架(战斗机轰炸机) 坦克军舰 潜艇呢?

如题所述

1933年希特勒领导的独裁党“纳粹党”取代之前的魏玛民主政府,开始改变人类历史扭转世界结构“第三帝国”,Dritten Reich。由于太出名了,Reich这个词已经被英语吸纳,专指纳粹建立的第三帝国。

这里不得不指出一个很尴尬的事实:纳粹党的全称是“民族社会主义党”,德文Nationalsozialistische,简写为Nazi,即“纳粹”。这个某种程度上标号着“社会主义”的政党直言不讳自己是“专政”党派,并且极度憎恨共产主义社会。虽说“民族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不同,但是还是给人以很不好的口实。(某种程度上名词的词源和词义对概念的理解有很大影响,关于名词的解释将另文阐述)。

当然最直接的经济目标是减少失业率,其成效简直是德国版大跃进:

就在1933年的时候德国还有33%的人失业,一半人人口在贫困线上和饥饿中挣扎。但是5年以后截止1938年德国失业率1.3%,而同时期美国1.89%,英国8.1%,比利时8.7%,荷兰9.9%

从1932年到1937年,德国国民生产增长了102%。中国每年“接近”10%已经很了不起了,人家干脆就是20%强,5年国民收入翻一翻。

在解决失业的同时,希特勒政府努力加强社会福利措施,什么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国民的社会福利,扩大职工的有薪休假制度,改善工作环境等等等等能上马的全上马。靠种种手段,人民非但不厌恶这种独裁统治,反而觉得这是一个“讨人喜欢的”独裁。

一方面希特勒的经济措施的确让无数德国人感激涕零,另一方面他本人也靠疯搞狂的个人崇拜树立起无与伦比的形象,他的演讲的超强煽动力估计大家都有所耳闻,在法庭上他能一通猛侃晕人无数,侃晕陪审团和法官,叛国罪只进监狱9个月,在里面找了个临时秘书写了本书就出来了。哪位能听得懂德语我很想知道“意志的胜利”里面他都在说什么,老头老太太都那么激动。

在电影Downfall里看到希特勒青年团的成员在苏军攻进柏林的情况下以火炮平射狙击坦克这种近似于自杀的行为,在敌人里希特勒的地保只有几百米的时候还接受元首的授勋都是真实的历史。号称英明神武的德意志民族被一个外国人忽悠地真彻底...

纳粹党上台后德国的变化:国内,持续衰败了十多年的经济形势一天天好转,并且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欧洲强国。国外,德国获得了捷克的苏台德地区,合并奥地利,一步步夺回外交主权。

基于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阐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纳粹德国开始为“扩张领土”,“征服生存空间” 作积极的准备 。说到这本书,“我的奋斗”一书几乎没有浪费页面,作者直奔主题表达对共产主义和犹太民族的憎恶,其论证依据仅仅受限于作者的想象力,甚至将欧洲梅毒的传播归罪于犹太人…..我还有什么可说…

普遍认为德国备战是从1935年开始,希特勒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也是德国新陆军和空军的组建。实际上,从希特勒上台的那一天开始即1933年希特勒就着手为他自己的野心做准备了,此后德国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打根起就是为不久的将来的战争做准备。德国在和平时期就完成了对战争的准备,此时英法美还在享受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美好生活。对比同时期英美德的军费开支就能知道:

到战争爆发时(1938年)德国的累计军费=600亿帝国马克(其他所有政府开支什么教育福利公共建设能算得都算上加一块儿=590亿帝国马克,还赶不上军费),军费所占国家年度财政预算的比例从1932年的4%增加到50%,相当于德国该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7%。同在1938年,英国为4%,美国为1%。

后来证明,英国是面子上穷里子里也穷(相对的)。美国是没当回事,看欧洲几个大叔打得热火朝天干劲十足,能发的财都发够了,能看得笑话都看全了,一不留神被横摆了一道才跳出来做力挽狂澜状。美国一开动起来也够狠了,生产力直逼所有盟国的总和!美国和德国起点不太一样,初期没少发财,尤其是发英国的财,直逼的英国付现金付硬通货,付了债券还要租借地盘(丘吉尔在牙咬切齿ing)这一点不在本文的详述之列。

军费的大规模支出部分解释了德国经济奇迹的原因:社会生产行业畸形发展,经济几乎完全由军火生产和相关产业带动,“熟练的工人进兵工厂,不熟练的工人修高速公路”。经济产出的商品中可以被人民直接消费的商品几乎没有增加,如果这种貌似“奇迹”的经济继续发展下去一定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泡泡,但它的确增强了社会总体购买力。购买力是有了,人民是有钱了,但没花钱的地方。

此时的德国人民在政府领导下大搞艰苦奋斗,绝对是艰苦朴素的模范,因为“黄油”都被“大炮”取代了,你丫有钱都没地方买。

而同时期增长最快的战争资源的变化情况为:

(单位:万吨)

产品 1936 1942 增加百分比

合成橡胶 0.07 9.6 13600%

炸弹 1.8 30 1567%

火药 2 .0 15 650%

合成化学制品 2.58 11.93 363%

碳氢化合物 179 626 250%

备注:注意增长百分比,以上数据没有打错,可能在德国人眼中什么东西产量翻它个几翻或者一百来翻都是小意思。追问

我能问一下武器装备的产量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08
二战期间:德国生产坦克4.7万辆,战斗机65000架,轰炸机34000架,运输机4000架,军车80万辆,火炮43.5万门,冲锋枪110万支,通用机枪120万挺,半自动步枪40万支,突击步枪40万支,步枪1400万支,炮弹3.1亿发。战列舰2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26艘,潜艇1100艘,数千艘小型舰艇,2万多枚导弹。追问

一共吗?

追答

是否一共不知,但有统计的数据如此。

第2个回答  2012-03-08
德国的煤,钢,都能自产,但是稀有金属缺乏,钼,镍,锰都不多,对钢材质量有较大影响,储备的解决不了问题

德国战前一直没能进行全民动员,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老百姓不答应,因此产量都很低,飞机,坦克就是几千的样子,军舰更可怜,大型舰每年1艘也不能保证,潜艇,驱逐舰等还凑合,也不多

这样就造成了德国的精兵思想,对士兵训练做的很好,但是,在二战这种残酷的消耗战场,精兵思想大错特错的

适当的训练保证数量优势,是绝对能压倒精兵思路的追问

这么少的数量 怎么可能支撑起二战的消耗。。

追答

关键是别人也没准备,而且,一开始玩闪击战,避免消耗战,这个问题不明显,
但是,从进攻苏联开始,陷入残酷的消耗战,所以,从1943年开始,不得不进行全国动员,但是,精兵思路已经成型,武器装备都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研究的,对大规模低成本量产考虑不足,最后被坦克海淹死

实际上,精兵思路导致后期反而士兵的训练程度不足,因为没有人员储备,实际上,从1944年开始,德军的技战术水准就不如苏军了,大批精锐死亡后,补充上来的都只经过短训的新兵,

追问

德国的装备精在哪?

追答

最典型的是坦克,结构复杂,工艺复杂,导致成本,产量都上不去,确实很好用,但是对车组要求高,要求车组有较强的维修保养能力
实际使用发现,黑豹制造工时大约要比对手高5倍,就是说,要有1:5的交换比,才合算,实际上,最好的时候也只有1:3的交换比,大多数只有1:2算很失败的
飞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制超前的技术,而不是踏踏实实的对现有飞机进行升级改进,导致新技术老是不能按期投入,老飞机又跟不上对手的发展
超前的技术另一个含义就是不成熟,图纸上的数据好看,实际使用中基本都是废物,突出一点优势,牺牲的是整体性能,最后,只能回头改进老型号,但是时间,资源都浪费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