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如题所述

1、辞职时间

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当然,如果双方协商,公司同意您不提前30天通知的除外。

2、不辞而别需要承担责任吗?

如果您因个人原因离职,但不按照法律的要求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司法实践中会被视为违法解除。依据劳动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试用期的离职时间

4、提交辞职需注意的事项

1)建议使用“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或“辞职通知书”,不宜使用“辞职申请书”。因劳动合同解除权系单方权利,无需申请。如果使用“申请书”,司法实践中可能会被认为系您发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要约,协商解除需双方意思一致方可达到目的。因此,为确保您辞职无碍,宜用“通知书”;

2)辞职通知一定要公司签收,您保留签收的证据。如果您将辞职通知交给公司但未签收,到时发生争议时公司会反过来说您未通知即擅自离职,属旷工行为,这样将对您非常不利。

5、如何确保签收

直接通过快递邮寄上述文件,并保留好邮寄底单,同时根据邮寄单号打印邮寄送达的详细单,一并作为证据保留好。

6、已依法履行提前通知义务,单位不同意辞职,如何解决?

只要履行了提前30日通知的义务,则可离职。

1)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可以解除合同。这种解除权是不附加条件的;

2)根据劳动部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5]324号)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三十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7、如何辞职才能确保员工利益最大化?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员工不需提前30日通知,提出辞职还可获补偿,这就是实践中常说的“被迫辞职”:

1)未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3)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4)规章制度违法,损害员工权益;

5)单位因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致使合同无效;

6)以暴力等手段强迫劳动;

7)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员工人身安全。

从实践经验表明,只要您有一定的法律意识,能够发现公司存在上述违法行为,您可行使被迫解除劳动合同权利,还可能获得经济补偿。您需注意:

1)您以上述理由辞职,公司一般是不会签收您的通知书的,建议您ems快递解除合同通知;

2)通知书需写明确您的离职理由,比如因公司拖欠工资、克扣工资、不支付、不缴社保等;

3)无需提前30日通知,快递通知书后即可离职;

4)注意当地司法实践对被迫辞职理由的适用条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4
离职的注意事项有以下
一 需要提前一个月写书面离职报告,按照单位的规章制度逐级进行审批
二 单位同意离职后,办理交接手续
三 要求单位结算未支付的工资
四 单位要向劳动者出具离职证明,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第2个回答  2021-01-04
书面通知单位,批准后办离职,离职前做好书面工作交接,领取工资,离职15天后回原单位领取退工单。
第3个回答  2021-01-04
第4个回答  2021-01-04
辞职需要注意:

1、需要提前30日写书面辞职报告,按照单位的规章制度逐级进行审批;

2、单位同意离职后,办理交接手续;

3、要求单位结算未支付的工资;

4、单位还要向劳动者出具离职证明、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