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提高科学素质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如题所述

1、积极参加科普科技相关活动或知识讲座。

参加科技类知识讲座或活动,可以提升个人的科学知识储备,例如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

2、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

如今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与时俱进。个人应积极利用互联网的便利之处,倾向于浏览门户网站、科技频道、科普网站的文章好新闻。

3、走进当地的科技实践基地或科技馆

经常性前往当地的科技馆或科技实践基地,参观先进设备,学习先进的科技原理,或有机会走进大学旁听有兴趣的课程,提升科学素质。

4、关注科技时事热点

关注科技时事热点,了解如我国近年来航空航天、高铁动车、生物技术、化工原理等方向的研发和进展情况,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的思想,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崇尚科学的精神。

5、主动积极学习,杜绝被动接受

真正提高人的科学素质,需要通过自己积极地去学习,将比被动地接受要有效得多。因此,未来提高个人的科学素质工作,需要将构建终身学习的观念融入脑海中,主动学习科技文化知识。

6、利用多媒体夯实科技基础

利用电视节目、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提升自己的科学素质。例如多观看如《最强大脑》、《一站到底》等益智类答题节目,充实自己的科技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着力做好科普工作,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17
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但是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大幅度提高。相反,一些首先富裕起来的人们却热衷于愚昧的迷信活动,而另一些具有相当知识水平的知识分子甚至科学技术人员成为伪科学、甚至邪教的俘虏。这表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会自动地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另一方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仅仅靠普及一定的科学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要理解什么是科学精神,我们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的构成。科学既是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想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同时,科学也是探索世界奥秘和追求真理的科学实践和认识活动。整个科学知识体系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其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是科学知识体系和科学认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科学精神则是科学认识主体内在的指导原则和精神要素。因此,科学精神既不是关于某类事物的特定的知识,也不是某些具体的科学方法,而是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和人类认识活动中的思想或理念。在这个意义上,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精髓,也是科学的灵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个人想掌握全部的科学知识是不可能的,但是人们却可以也应该具备基本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的特征,具体来说,科学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求知和探索精神是人们从事一切科学认识活动的原动力。一切科学认识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这种求知和探索源于两个目的,第一,是单纯的为了获取对周围世界以及我们人类自身的奥秘的真相,是为了求知而求知,是一种“爱智”的行为。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们由于惊异(wander)才开始研究哲学
,人们研究哲学是为了摆脱无知。”可以说,求知和探索未知世界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的最本真的出发点。第二,为改造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提供手段和工具,弗兰西斯·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口号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也是人类从事科学认识活动、从事技术革新与创造的现实推动力。这两个方面又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推动人们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促进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后者则促使人们把科学理论和技术发明运用于人类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从而造福于人类,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其次,求真务实精神是科学认识的基础和出发点。一切科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客观真实地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爱因斯坦说“世界在本质上是有秩序的和可认识的,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础,”“在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之外存在的客观世界,是科学的一个最高目标。”因此科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追求真理,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做到求真和务实。所谓求真,就是指作为科学认识的结果,科学知识所描述客观事实和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必须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和最终可观察可重复的事实验证,必须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可以说求真是科学的基础和生命。所谓务实,是指从事科学工作的态度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来不得半点的虚假与浮夸。近些年来,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学术界,都出现了编造事实伪造实验数据,甚至剽窃他人论文等学术造假事件,严重背离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阻碍科学的发展与进步。

 
第三,理性的怀疑与批判是科学精神核心与灵魂。科学作为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知识体系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不断深化不断进步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推动这一过程的动力就是理性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在科学的领域内,从来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不可怀疑的权威,任何判断、任何结论都必须接受逻辑的考问、接受可重复观察的事实的验证,同时,也正是这种怀疑和批判推动了科学的进步。波普尔指出“正是怀疑、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的历史就是通过怀疑,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历史。”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怀疑一切”作为自己最喜爱的座右铭。

 另一方面,必须指出,科学的怀疑与批判精神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怀疑不是无原则地怀疑一切,批判也不是无根据地盲目批判。在科学领域内,任何怀疑和批判都必须从事实出发,运用逻辑进行分析和判断,最终以可重复观察的客观事实作为怀疑和批判的标准。因此,科学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不是消极的否定而是一种辨证的否定,是一种扬弃。这种怀疑和批判精神不仅是人们破除轻信和迷信,冲破旧传统观念束缚的重要武器,更是推动人们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一步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在这个意义上,怀疑和批判精神是科学的生命灵魂。

 第四,创新精神是科学的内在要求也是科学的本质。一切科学认识活动最终目的就是要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世界,从而为人类的需要服务。创新从本质上说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提出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的过程,因此创新充分体现了人类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的特质是要求在尊重客观规律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从而推动科学认识的不断进步。爱因斯坦就特别推崇这种想象力,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事实上,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

 
提倡创新,并不是否定继承,相反,没有对已有知识的继承,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具备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才能更加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科学才得以发展,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进步。最近,胡锦涛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因此,就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崇尚创新、鼓励创新的精神,大力提倡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

 总起来说,科学精神是科学认识活动中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基于科学本质而产生的内在理念和精神气质。因此,在“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已经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共识和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质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弘扬和倡导科学精神
第2个回答  2015-07-14
读书、读书、再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