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包括哪些方面(管理学)

如题所述

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只局限本专业,而是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好比金字塔,塔尖部分是专业学科知识,塔的中间部分是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塔的下半部分是应用专业性知识所需的其他知识。具体来讲,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人员需要掌握更丰富的常规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1.常规知识。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人员应不断学习,并掌握以下基本知识:(1)数学特别是高等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2)外语知识。(3)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4)现代管理知识等。如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应用系统分析、矩阵分析方法等现代管理方法。2.信息技术知识。3.专业知识。4.相关知识。(三)会计人员需要具备综合能力。(四)会计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素质。 会计人员应该对相关政策有所了解并且要形成一种意识,比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相关税收制度,会计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其职业生活中的特殊要求,同时带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先进的会计技术既能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近些年来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此,要教育广大的会计人员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决不可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一号公告中指出:“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毕业时既成为一名专业人员,而在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点出了教育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联系。1.深化高等院校会计教学的改革。大中专院校财会专业的教学是会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网络会计发展的要求,我们要深化高等院校会计教学的改革。针对网络环境对会计人员提出的需求,结合现阶段我国会计教育的现实情况,我们认为网络环境下,我国的高等会计教育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会计教育环境。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充分建立会计职业界和会计教育界的联系机制。(2)会计教育目标。培养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并且具有创新能力的管理型的会计人才。(3)会计学科体系。符合会计教育目标,层次分明,系统全面。(4)会计教育的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要从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几个层次来进行,并合理对各教育层次目标进行定位。(5)师资队伍。建立一种机制来有效吸引高学历、高学识、高素质的人才从事会计教师职业,培养一支业务过硬、高素质的师资队伍。(6)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开放式的教学,使学生接受到更多、更新的知识,丰富和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7)课程设置。会计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覆盖常规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商务知识及会计、审计专业知识。(8)教学内容。在完善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确定培养适应信息环境的人才教学内容。(9)教学方法。改变以单一的“填鸭式”的课堂讲授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方法。(10)会计实践教学。可通过在实验室封闭实习的方式进行,也可通过与会计职业界业已建立的联系机制到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等实业界实习。(11)考核方式。考评内容要全面,考评的范围要广泛,考评的方法要多样化,应该以用人单位为导向等。2.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所谓后续教育是指对正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培训、再教育,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会计信息化条件下,要求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1)在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上,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的更新。要具有较强的时局洞悉力,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高尚的职业道德。(2)在会计继续教育的形式上,应以自学为主,培训为辅,以专门培训为主,其他学习形式为辅,并进行定期考核,使会计人员为适应岗位要求而主动掌握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为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3)在会计继续教育的手段上,利用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采用现代远程继续教育手段,使会计人员的终身职业教育成为可能。国家有关领导曾给我们提出了“不做假账”四字要求,也给我们会计人员提出了殷切希望,我相信通过会计人员自身和社会外界的共同努力,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的会计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