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接上面的——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是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翻译!!!!!

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更加精深.时值可汗发兵进犯,征召军队抵御。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按照征召的次序应当出征.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改换男装,给马在集市配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与敌作战驰骋沙场共十二年之久,屡建奇功.哈!男子可做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就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07
因:于是,就。

【原文】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少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木兰从军》)

【译文】
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更加精深.时值可汗发兵进犯,(征召军队抵御)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按照征召的次序应当出征.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改换男装,给马在集市配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与敌作战驰骋沙场共十二年之久,屡建奇功.哈!男子可做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就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第2个回答  2020-07-16
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更加精深.时值可汗发兵进犯,征召军队抵御。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按照征召的次序应当出征.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改换男装,给马在集市配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与敌作战驰骋沙场共十二年之久,屡建奇功.哈!男子可做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就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第3个回答  2021-03-25
【原文】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少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木兰从军》)
【译文】
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更加精深.时值可汗发兵进犯,(征召军队抵御)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按照征召的次序应当出征.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改换男装,给马在集市配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与敌作战驰骋沙场共十二年之久,屡建奇功.哈!男子可做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就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第4个回答  2012-03-06
  据说花木兰是北魏人,北方人喜欢练武。花木兰的父亲以前是一位军人,从小就把木兰当男孩来培养。木兰十来岁时,他就常带木兰到村外小河边练武,骑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时间,木兰还喜欢看父亲的旧兵书。
  北魏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多年的军队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数年(原文为12年,是虚指)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认为她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不过,花木兰拒绝了,她只要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好好地去孝敬父母。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1998年,迪斯尼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河南通志》:“隋木兰,宋州人,姓魏氏。恭帝时发兵御戍,木兰有智勇,代父出征,有功而还。……乡人为之立庙”。 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 明人刘惟德著《韩木兰(娥)传》载:“少女木兰,姓韩,原名娥,四川阆中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