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于美女的审美标准是什么样的?

如题所述

塑身美体,对很多现代女性来说可谓乐此不疲,古代女子也崇尚好身材,从先秦时以“体长”为美、以“细腰”为美,到汉魏时以“体轻”为美、唐朝以“丰腴”为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审美标准也各不相同。而当时女性地位低,往往要为了迎合男性的眼光去塑造体态,做出损害身体健康的事。例如春秋战国时楚国某国君喜欢腰细的女子,不少宫嫔因为节食减腰而饿死,故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说法。

那我们来看古代人是如何来评判一个女人是否美丽,他们的审美标准是这样的:

先秦时期北方女子以“体长”为美

就北方中原地区而言,先秦时推崇“硕”或“颀”,用民间的俗话来说,就是“高个儿”,以“体长”为美。先秦高个子美女的代表人物是卫庄公的夫人庄姜。庄姜是齐国公主,出嫁时的婚礼场面很大,相当风光。《诗经?国风?卫风》中那首《硕人》,写的就是庄姜出嫁场面,诗中两次提到庄姜的身材:“硕人其颀”、“硕人敖敖”。硕人,即身材高大之人,而“颀”、“敖敖”,则进一步强调了庄姜的身材修长之美。而且,庄姜不只身材苗条,其手、脖子、皮肤、口、齿、眼都很漂亮:“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几乎无处不美。

《诗经?国风?唐风》中的《椒聊》诗中,也提到一名高个子女性:“彼其之子,硕大无朋”、“彼其之子,硕大且笃”。从“无朋”和“且笃”用语上来看,这位采椒女,不只个高,还十分健康和丰满。

《椒聊》中的“彼其之子”到底是什么人?文学界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此诗“欣妇人之宜子也”,是赞美女子硕大丰腴,健康多子;也有认为“彼其之子“非女子,乃男子”。事实上,在春秋时期,不论是女子还是男子,只有高大健康的人才有资格参评美女、帅哥。从位于今河南境内的郑国、卫国到位于今天山东境内的齐国、山西境内的唐国,均流行这样的审美观。

《诗经?国风?邶风》中《简兮》诗,描写了一女子在观看盛大的“万舞”表演时对领队舞师的感觉:“硕人俣俣”,意思是舞师高大英武。

其实,以高个为美的审美可追溯到殷商时期,如商朝最后一位国君纣王是当时公认的美男子,就是因为他个头高大,此即《荀子?非相篇》中所谓:“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

如何让身材变硕、变颀?古人提倡的是多运动、多劳动,如《椒聊》的“彼其之子”,便是参加采椒劳动。此外,跳舞也是古人青睐的一项健美运动。《简兮》中的舞师之所以有一个好身材,与其舞蹈锻炼是分不开的,“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先秦时期南方女子以“细腰”为美

先秦时期,在以楚国人为代表的南方人眼里,高个儿似乎不再受到青睐,而是以“细腰”为美。“细腰”又叫“纤腰”、“小腰”、“柳腰”。据《韩非子?二柄》,韩非子在论述君王个人好恶对执政治国行为的影响时,引用了这样的例子:“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意思是,楚王欣赏细腰之人,结果身边人为了取悦于他,大多节食瘦身。

楚灵王是春秋时出名的昏暴之君,他生前穷奢极欲,审美意识另类。《墨子?兼爱中》对其“细腰”癖好导致的后果记录得更为具体:“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这番话直译的意思是: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之人,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吸一口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着墙然后才可以站起来。等到一年后,朝廷臣僚都饥瘦得面有黄黑之色。

从《墨子》所记来看,楚王的细腰之好是针对男子来说的,但受影响最大的却是楚国女子,她们纷纷在腰身上下功夫,故北宋词人晏几道《鹧鸪天》诗称:“楚女腰肢越女腮。”楚王之好一出,楚国上下皆以“细腰”为美,所以细腰又叫“楚腰”。除了楚灵王,据说之前的楚庄王也“好细腰”。这种审美观对后世带来不小的影响。

如何塑造出一个细腰之身?从《墨子》记载来看,古人有两种方法:一是节食瘦身,所以楚国“多饿人”;二是束带控制,“胁息然后带”,就是这回事情。如今流行的减肥法,也是这类节食瘦身法。

汉魏时期女子以“体轻”为美

秦汉以后,女子好身材的标准又变化了,“体长”和“细腰”虽然仍有人欣赏,但贵族阶层更喜欢身体轻柔纤弱――以“体轻”为美。

从史料所记来看,汉朝后宫受宠嫔妃都是体轻者。如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娇躯翩转,极具韵律之美。戚夫人如果体重过大,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身材最出色的女子,应该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身轻如燕,成语“环肥燕瘦”中的“燕瘦”,说的便是赵飞燕。身轻到何种程度?宋秦醇《赵飞燕别传》称:“赵后腰骨纤细,善踽步而行,若人手持花枝,颤颤然,他人莫可学也。”

这一时期出现的美女多是这种以“体轻”为美的轻体美女。如古代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便是“柳腰”,体态轻盈。王昭君本为汉元帝的宫妃,后来和亲北疆,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此即“昭君出塞”故事之由来。

体轻为美这一风尚对此后南北朝女子的塑体选择也产生了影响,先秦时期的“硕人其颀”标准被这一时期的女性彻底放弃。据《南史》,南朝梁名将羊侃的艺伎张净琬腰围只有一尺六寸,能站在人的手掌上跳舞。此舞叫“掌中舞”,据说是赵飞燕的原创舞蹈作品。

为什么汉朝会以“体轻”为美?可能与东汉女史学家班昭的鼓吹有很大关系。她在《女诫?敬慎》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这句“女以弱为美”,导致整个魏晋六朝时期都崇尚“仪静体闲,柔情绰态”。

唐朝时身材以“丰腴”为美

唐朝一改之前的“细腰”和“体轻”,女子身材以“丰腴”为美,杨柳腰反而不被看好,唐朝美女无一不富态。如阎立本的《步辇图》上,唐太宗周边的侍女没一个瘦的。时间越往后,绘画中的唐朝仕女越丰满。现代考古发现的盛唐壁画中的女性形象也证实了这一点,个个丰腴,没有一个瘦子。

唐朝这一好身材标准的出现,也与上层人物的喜好不无关系。从《全唐书》所记文字来看,首先是皇帝直接否定了汉魏时的“细腰”,唐人所作的《两阶舞干羽赋》称:“吾君是以黜掌上之纤腰,弛庭中之妙戏。”

在否定了细腰之美后,唐朝诞生了全新的“健美”理念――人以体壮为强,以健康为好,当时甚至朝廷选官时也强调健美。《新唐书?选举志》记载,“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

需要注意的是,唐朝以丰腴为美,并不等于以胖为美。在现存唐朝人物画中,男子无一是“啤酒肚”,女子也没有“怀孕腹”,身材比例都很合理,有一种自然的健康之美。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在唐朝时是备受推崇的代表性美女,《旧唐书?杨贵妃传》评价她的美:“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

“太真”是杨玉环的号,对她这种身材,明末清初文人方文的点评入木三分,他在《无题》诗中称:“其俗喜丰艳,虽肥不伤肉。”

唐朝之后以苗条为美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宋人开始崇尚纯朴淡雅之美。女性美从华丽开放走向了清雅、内敛。女性美大致以观音菩萨的本貌作为标准,人们对美女的要求渐渐倾向文弱清秀:削肩、平胸、柳腰、纤足。宋代缠足之风则遍及民间,“三寸金莲”成了对女性美的基本要求。宋朝女性中很流行戴一种叫“花冠”的装饰品,这种花冠制作精细考究,为这一时代的女性增添了妩媚的气质。宋朝女性使用的妆粉已制成粉块,每块直径3厘米左右,有圆形、方形、四边形、六角形及葵瓣形等,在每个粉块的表面,还压印着凹凸的梅花、兰花及荷花图案。到了元朝时期,虽然中国的社会并不是由汉人统治,但外族也没有对汉民族在审美以及尚美方面产生太大的影响。

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人们审美情趣开始随潮流转变。但对于女性美的标准仍然和前朝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社会对于女性的束缚有增无减,表现在女性的发饰、服饰等方面。明朝女性的发型非常死板,衣服也包裹得很紧,没有什么个性可言,可谓将女性之美裹了个严严实实。直到明朝晚期,才逐渐又有了一些特色。清朝时,含蓄内敛之美,仍然是女性美的基础。清朝文人张潮在其著作《幽梦影》中,也提到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透过生动的比喻,可以看到一个文人心中要求内外兼备的审美标准。这种审美意识一直保持到民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5

世界美女之父 -- 吴多威

吴多威制定的美女标准,美女的标准有33个条件,符合全部条件的女人,才是美女。

1. 身高在1米64到1米70之间。

2. 体重在50公斤到60公斤之间。

3. 胸部的大小,在C到E之间。

4. 耳朵和脸的角度,在170度到175度之间。

5. 下巴两边的角度,在100度到115度之间。

6. 面部上,痣的大小,在0毫米到0.5毫米之间。

7. 眼睛的宽度,在1厘米到1.1厘米之间。

8. 眼睛上端3毫米以上,没有凹线。

9. 眼睛上端到眉毛的距离,比眼睛的宽度,大1毫米到2毫米之间。

10. 眉毛往上翘5度到10度之间。

11. 两只眼睛的距离,比一只眼睛的长度,大3毫米到6毫米之间。

12. 鼻子的宽度,比一只眼睛的长度,大3毫米到6毫米之间。

13. 嘴巴的宽度,比两个虹膜的距离,小0毫米到5毫米之间。

14. 下嘴唇的厚度,比眼睛的宽度,大0毫米到1毫米之间。

15. 上嘴唇比下嘴唇薄1毫米到3毫米之间。

16. 鼻子下端和上嘴唇上端之间的垂直距离,比下嘴唇的厚度,大1毫米到2毫米之间。

17. 下嘴唇下端到下巴下端的距离,比下嘴唇下端到鼻子下端的距离,小2毫米到5毫米之间。

18. 眼睛下端和鼻子下端之间的垂直距离,比上嘴唇上端和下巴下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小0毫米到5毫米之间。

19. 发际线上端和眉毛上端之间的垂直距离,比眼睛上端和鼻子下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小0毫米到5毫米之间。

20. 额头往后斜15度到20度之间。

21. 眼睛比额头往后6毫米到1.2厘米之间。

22. 眼睛上端的水平线和鼻子的交点,比额头往后0毫米到2毫米之间。

23. 眼睛下端的水平线和鼻子的交点,比额头往前2毫米到4毫米之间。

24. 下巴往前凸1毫米到2毫米之间。

25. 下巴比额头往后0毫米到2毫米之间。

26. 下嘴唇比下巴往前4毫米到6毫米之间。

27. 上嘴唇比下嘴唇往前2毫米到4毫米之间。

28. 嘴巴往前倾10度到15度之间。

29. 鼻子和嘴巴的角度,在90度到95度之间。

30. 鼻子比嘴巴往前1.3厘米到1.6厘米之间。

31. 笑的时候,露出的部分,没有牙齿上端以上的牙龈。

32. 笑的时候,露出的牙齿间隔,在0毫米到0.5毫米之间。

33. 笑的时候,露出的牙齿排列整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09

说起古代美人,你心中出现的是怎样的形象呢?是不是和我们现在双眼皮高鼻梁微笑唇的美人不太一样?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对于女性古今审美的话题,你又喜欢什么样的女性呢?美女 古代 古人 女人 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