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韦伯,杜尔克姆三者的观点比较

要写论文~希望达人能提供些资料哈!谢谢!
杜尔克姆就是迪尔凯姆拉!
主要是关于社会学的观点~

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其分类不同

(1)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孔德、斯宾塞、杜尔克姆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

(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韦伯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这两类观点影响至深,后世的许多定义多为这两类观点的变形或混成。

(3)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的学者中,既有主张第一种类型的观点的,也有赞成第二种类型的。

但他们都是以社会和个人的统一为指导的,都赞成马克思的下述观点: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应当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各个人借以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扩展资料:

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学界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大体上有如下几种观点:

第一,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其代表性观点有:

(1)认为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盛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以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这是严复在1903年出版的《群学肄言》的序言中首先提出来的。80多年后郑杭生在一系列论著中提出并系统论证了如下的定义:“社会学是研究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性,特别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规律性(也即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这一定义可以说是沿着严复的思路发展的。

(2)认为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1949年以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者李大钊、瞿秋白、李达、许德珩、陈翰笙等均持此种观点。

(3)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的。由费孝通主持和指导的《社会学概论》(试讲本)这样定义:“社会学是从运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台湾省的一些社会学者(如杨懋春)也持类似的观点。在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定义中,一般都可看到“秩序和进步”、“运行和发展”、“结构和过程”这样两个方面。

第二,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

(1)建国前主要以孙本文为代表,他从芝加哥互动学派心理行为理论出发,批评他列举的前8种定义虽没有什么错误,但均不能认为是适当的定义,而适当的定义是:“以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2)台湾学者龙冠海也认为社会学的主要旨趣“是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

(3)1979年后,有的学者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如杨心恒等),有的认为“社会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形式”(如庞树奇)。

第三,第三种类型的观点,其代表性意见有:

①“剩余说”,即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剩余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科学不研究的“剩余领域”;

②“学群说”,即认为社会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群科学,一个科学群”;

③“调查说”,即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

④“问题说”,即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

⑤“未定说”,即认为社会学的对象现在还没有确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9
市场经济克服了计划经济的种种缺点,它是现阶段取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佳模式。市场经济打开了人们的眼界和思路,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公正,理性,求新,效率的价值观。但同时也应看到,市场经济也存在着缺陷,它往往激起人们的利己心,竞争心和贪心,导致腐败和各种丑恶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加增了人性中本来就有的恶的因素,同时又加剧了本已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给社会带来种种不安定的因素。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于1904年左右发表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他认为基督教的教义能够产生相应的伦理思想,而这种伦理思想又能推动世俗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不仅仅是市场经济,还必须建立在基督教新教伦理的基础之上,这种伦理对市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起到规范作用。人们以忘我的职业劳动和节俭的生活态度来体现自己的基督教信仰和伦理,并且把劳动的成果理解为上帝对自己的恩惠,自己应该回报社会,并以感恩之心辛勤工作,而不是将劳动成果坐吃山空或挥霍殆尽。这种新教伦理形成了最初的资本主义精神,促成了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形成和发展。韦伯的理论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20
从社会学方法论的角度看:
1.韦伯坚持“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本身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社会”也仅仅是一个名称而已。客观存在的也只是促成社会的个体—人。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人的行动都是社会行动,只有行动者赋予其主观意义的个体行动才成为社会行动。她认为社会学应该研究人的层面,研究人与人的交往是解释社会现象的最佳途径。
2.杜尔克姆坚持“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史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尽管社会是无数个人联合而形成的,但是它本身是属于高于个人的相对独立的实体,具有超越个人的独特性质,这种独特性无法再个人身上找到。任何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都是另外一个社会现象,而不是一个人的心理现象。由于社会具有实体性和整体性,因此社会与组成社会的个体处于两个不同层次,两个层次上发生的现象要服从于不同的规律,需要用不同的学科对它们分别进行研究,而非仅仅研究个人现象。
3.马克思的社会学方法论主要有:
1)学科论:人的认识对象包括自然世界、社会世界、思维世界,它们的本质都是物质或者客观实在;学科的本质就是人的意识对客观实在做出正确反映。
2)知识论: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变迁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马克思把人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成为真理,又把真理性的认识划分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这也构成了知识社会学的主要内容。
3)本体论:人的本质或者人的根本属性是人的社会性,社会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或者社会交往,而且非常强调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的作用,把社会作为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4)研究方法:要完成两次飞跃,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然后认识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不断接近绝对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