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定位放线

知道原始点,现在怎么放各楼边线?

定位放线一般是将钢板嵌入预先选定的内部控制点,在经纬仪的钢板上设置交点和槽口作为垂直测量轴线的基点,便于大线锤向上提。使用线锤尖端对齐轴的基点。线锤与基准点对准后,用对讲机通知楼层人员定位。

下锤找正时,点计数器应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观察锤尖与钢板的点差,并及时通知楼上人员调整钢丝位置。当锤尖与两侧十字重合时,可通知上层固定。

由于高层建筑和外脚手架的高度,线锤法和外控法不适用。可采用内窥镜法。也就是说,在每个楼层的同一位置留下两个预留孔,下部楼层的轴可以通过该孔保留。如果留下三个孔,经纬仪就不能使用了。只有线锤和钢尺才能完成放样。

内部控制法是高层建筑放样中常用的方法。具体地,在建筑轴线和平行轴线之间找到合适的距离。我们的第一班将找到一个大约1米的地方嵌入钢板,找到钢板上的交点和得分,作为垂直测量轴的基点,然后用铅锤仪或激光经纬仪测量N层轴向上。

例如,从一楼到二楼,你瞄准一楼的点,用激光经纬仪把它打起来。在二楼,你用玻璃从底部抓住要点。然后从二楼的点测量1米,这是建筑轴线的位置。

扩展资料:

施工放样是为了方便工人,也是为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一般来说,所有的建筑轴线都可以称为大线,相应的小线就是结构构件的边界线和尺寸线。放样的主要思想是根据图纸尺寸将设计图纸尺寸复制到地面。

此外,放样的目的也是为所有施工提供尺寸依据。钢筋工绑扎钢筋要按线,找位置,木工模板也要按线,砌墙也要按线。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施工放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07

定位放线一般是将钢板嵌入预先选定的内部控制点,在经纬仪的钢板上设置交点和槽口作为垂直测量轴线的基点,便于大线锤向上提。使用线锤尖端对齐轴的基点。线锤与基准点对准后,用对讲机通知楼层人员定位。下锤找正时,点计数器应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观察锤尖与钢板的点差。

并及时通知楼上人员调整钢丝位置。当锤尖与两侧十字重合时,可通知上层固定。由于高层建筑和外脚手架的高度,线锤法和外控法不适用。在每个楼层的同一位置留下两个预留孔,下部楼层的轴可以通过该孔保留。如果留下三个孔,经纬仪就不能使用了。只有线锤和钢尺才能完成放样。



施工放线技术要求

1、按照测量规范,以及合理的天气条件。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要有严格的校核制度。建立一切定位放线工作要自检、互检合格后,方可申请项目部验收的工作制度。 

2、测量仪器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测,钢卷尺应送法定专业机构检定。测量人员应提前熟悉施工图纸和现场各种高程坐标,控制点及精密导线网点,精密水准点,平面方格网点,仔细检查审核施工放线依据。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施工放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9-26
不能,最少两个点,才能定位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1
一、放线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按照设计要求,将建(构)筑物的平面尺寸、标高、位置,测放到建(构)筑
物的实建地上或建(构)筑物相对应的位置,为施工提供各种放线标志作为按图施工的依据。
二、建立施工控制网
1、根据拟建的建筑物的坐标位置、基线、基点的相关数据,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进行网点
的测设。本工程基线、基点均根据南围墙、北围墙已定的控制线来定位。
2、施工控制网的测量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进行。
3、施工控制网点的布设和网点布设间距应满足各建(构)筑物施工定位放线和技术监督的要求,
并与总平面图相配合,以便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有足够数量的控制网点,为施工提供定位测设及复核的标志。
4、建(构)筑物的施工定位及施工控制网点的布设,应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定位测设。
5、施工控制网点的测量,应进行闭合误差校核,误差值在1/5000内,可按比例修正,超出允许误
差值时,应复测。
6、使用经伟仪测设施工控制网点时,测量应不少于一个测回(往返测为一个测回)。
7、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使用钢卷尺测量时,应将钢卷尺两端尽可能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后方可进
行尺量。
8、统一的施工控制网点、水准点及建(构)筑物的主轴线等控制点标志,可以测设在周围原有建
筑物上;若用控制桩应设置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位,并用混凝土包护,重点的标志和环境保护需要,可加设护栏围护。
三、高程控制
1、根据已经定出的水准点相对标高参照点,用水准仪准确地引测到施工场地附近便于监控的相应
位置上,用于监控的水准点位置,应牢固稳定,不易被破坏,不变形。
2、高程的引测应进行往返一个测回,其闭合误差值不得大于Ⅱ等的±12值(n为引测站数)闭合
误差值在允许值范围内,可按水平距离比例相应修正。
四、建(构)筑物轴线的定位及标定
1、根据总平面图及底层平面图所标示的方位、朝向定出基点,用经纬仪测量定位,用钢卷尺丈量
平面及开间尺寸。
测量由主轴线交点处开始,测量(丈量)各轴线,最后将经纬仪移到对角点进行校核闭合无误,总
体尺寸及开间尺寸复核准确,方可把轴线延伸到建筑物外的邻近建(构)筑物上或轴线桩、龙门架上。
2、分画轴线开间尺寸,应用总长度尺寸进行复核,尽量减少分画尺寸积累误差。
3、延伸轴线标志的轴线桩、龙门架应设在距离开挖基坑上坡边1~1.5m以外,轴线标志应标画出各
纵横轴线代号。
4、延伸轴线标志画的轴线桩、龙门架及建(构)筑物应牢固、稳定、可靠和便于监控。 五、施工抄平放线 1、基础施工抄平放线
1)根据基础平面图及大样图,按建(构)筑物的轴线定位,连结相应的轴线,计算开挖放坡坡度,
定出开挖边线位置。
2)用水准仪把相应的标高引测到水平桩或轴线桩上,并画标高标记。
3)基坑开挖完成后,基坑坑底开挖宽度应拉通线校核,坑底深度应经水平标高校核无误后,并把
轴线和标高引移到基坑,在基坑中设置轴线,基础边线及高程标记。有垫层的应在垫层面上放出(弹墨线)墙或基础平面尺寸。
4)基础模板完成后,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校核模板安装的几何尺寸,在模板周边放出基础面的标高
线,并用钉子标示(在竖向钢筋上用油漆标示),墙、柱的轴线和边线标记,应将延长线引至基础边线外,方便施工复核。
5)基础施工完成后,把轴线引测至基础面,并按施工图放出有关的墙和柱等的截面尺寸线,有地
梁、预留孔洞、管道、埋件等应按施工图纸在相应的位置上放出有关的标示(包括标高和截面等几何尺寸)
2、主体结构施工抄平放线:
(1)结构平面的施工放线:根据已有控制网点的主轴线精确引测到各层楼面上,特别是±0.00层
的控制线传递到上一层楼面。再根据各层施工平面图放出相应的轴线及墙、柱、梁和各种洞口等的平面位置。
(2)高程施工测量:各层墙、柱筋接驳安装后把水准点结合建(构)筑物各层相应的标高引测至
竖向钢筋上,用红油漆标示,再按施工图在墙、柱筋上相应位置标上梁(板)底及板面等的标高标记(包括:楼梯的台阶、散水和预埋件等)。在拆除模板后把水准点标高精确引测到柱上并选择便于向上传递位置作好标记,作为向上传递的控制点,再根据施工图用钢卷尺量度传递到各层(要注意减少积累误差)。
(3)砌砖的施工抄平放线:先根据各层平面的轴线和各层建筑施工平面图,放出墙体的平面轴线、
墙边线及门窗、洞口等位置。
框架结构工程砌砖前,应将水平标高引测在混凝土墙、柱的一定高度位置上,与混凝土墙(柱)相连接的墙体相应位置应放出墙体的垂直边线,窗台、窗顶、门顶、洞底、洞顶等标高、作为砌砖的依据。
3、装饰施工抄平放线
(1)室内装饰:根据建筑施工图弹出相应的全部墨线,包括踢脚线、吊顶底面标高线、梁底水平
线、装饰线及窗台、门窗顶、压顶、楼梯台阶等的墨线,对厕所间的台阶、储物柜等的墨线及有台阶散水等部位的控制线。
(2)外墙装饰:要按图放出门窗顶、窗台线、立边线、装饰线、女儿墙压顶线等的通长和平直及
大小的控制线。
(3)凡镶贴各种规格的饰面材料应按块料的规格和设计要求的图案等放出分格、分色的布料墨线
及收边、收口、斜水等控制线,楼地面包括:厅房、走廊、阳台等应统一放线,力求饰面缝线纵横畅顺。
(4)屋面防水层、找平(坡)层等应按图纸要求放控制线,并在其完成面上按图纸和规范要求,
结合各种隔热层块料规格放出脊缝、顺水缝、伸缩缝、饰面层收口及分隔缝的控制线。
六、建筑的竖向测量
本工程采用经纬仪吊线坠法进行竖向测量。 1、采用特制的较重线坠用钢丝悬吊。 2、应直接从首层地面上引测。 七、保证质量措施
1、标示混凝土厚度的“三角墨”应尖角朝上,以便浇捣混凝土中途寻找(或用铁钉、铁丝等标示)。 2、用于测量轴线的大钢卷尺除有mm标志外,必须要计量检定合格,并应妥善保管,以达到整栋
建筑物都使用同一把尺放线。
3、水准仪、经纬仪要按计量要求进行检定合格后才能投入施工使用,并要注意进行妥善保管和使
用。
4、每次轴线测量都应由另一人进行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