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特产是什么?

如题所述

茶山水浸鸡 --“茶山水浸鸡”风味不错,一锅清汤放上几块树根(当地人叫“树仔头”),熟透的鸡肉香气扑鼻,鲜味无比。奇怪的是,鸡肉在汤里烧来烧去还是那样鲜嫩,一点也不老火,鸡肉烧不老的秘方在汤水中的“树仔头”,这是茶山特有的药材“五爪金龙”,在汤水中加进这些药材,不仅风味独特,而且鸡肉也烧不老。鸡肉好吃,除了会选择鸡种,关键的还是烹饪技术,而“五爪金龙”药材是他们的“镇山”之宝。

鹤山茶叶 -- 鹤山著名土特产。鹤山人种茶始于宋代。到清道光初年,种茶面积达5333.3公顷,年产毛茶8.5万担。年出口茶叶6万担,远销欧美、南洋、大洋洲等地。鹤山茶以其条索紧细,成色油润,汤色鲜亮,清香味浓,滋味甘滑,清热消热消滞而著称。其中以古劳茶山、宅梧白水带、鹤城马耳山三个产地的最佳。“古劳银针”为古劳茶的雅称,其形似寿眉,状若银针,叶背显毫如银,叶色清翠,汤色清澈而略带浅绿,回甘力醇和。生长在石岩头(地名)的茶,其味芳香浓烈。乾隆年间《鹤山县志》云:“古劳茶味还武夷而带芳,邑中物产唯此可以甲诸郡”。原古劳、鹤城、白水带三地茶农以茶为活,鹤城的主街被命名为“茶行街”。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战乱,茶叶生产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恢复茶叶生产。70~80年代在合成农场建立大型的茶叶生产基地和在桃源马山成立茶叶科学研究所。1998年,全市茶叶收获面积153.9公顷。

古劳银针 -- 鹤山名优特产。产于古劳镇丽水石岩头,故又曰岩头茶。该茶条索紧结,挺直似针,色呈银灰;泡后色泽碧绿明亮,叶底幼嫩,味道醇和清香;浅饮即舌滑喉凉,极感舒适;多饮止渴生津,全身爽快。一向誉为茶中妙品,早已蜚声遐迩,驰名中外。晚清时期已极受推崇,成为中国名茶品牌之一。

马耳山茶 -- 鹤山名特产。品牌以其产地冠名。马耳山位于鹤城西北部约6千米,高耸挺拔,雄伟壮观。山上茁壮翠绿的一片片,便是驰名遐迩的茶园。马耳山麓为丘陵山坡,壤松土软,泥骨色黄,向阳背风,宜种青茶。种后冬盖山草,春暖滋润,生势壮旺。200多年前,惠州姓杨者迁居于此,6户20人,沿坡开垦茶地。后练常精、练常振兄弟两户迁此,开垦茶地4公顷。鼎盛时期,茶农达20户,200多人。茶青按季而采,春茶于清明,秋茶于白露。制作向用传统工艺。该茶用开水冲沏,即片片竖起,香气四溢,茶味甘香爽滑,香味浓郁,为送礼佳品。清末民初,鹤城街内建有美珍、树芳、恒兴隆、裕生、新广兴、联昌盛等大茶庄,皆为当地商人合资开设。该街今仍以“茶行街”名之。

茶山素馨花 -- 鹤山特产。主产地为古劳茶山。种植历史近50年,引进人叫球长伯,后遍及各家各户。现种植面积约1.5公顷,年产量7.5吨。素馨,草本植物,春季种植,花开于夏,雪白芬芳。采摘却于花蕾未绽之时。人工撷取,常人日采4至5斤。摘后经过蒸晒或烘干程序;日晒者,色泽金黄,成针状,称素馨针。据医书记载,素馨针有疏肺解郁,清热去毒功效。故一般用于制药。若将素馨针与青茶混冲,其茶清香甘凉,既解渴又清热,茶山人向有此习,且作为待客的佳品。

鹤山红烟 -- 鹤山土产。红烟原产于南美洲,明代由菲律宾输入闽粤两省。清乾隆十九年(1754)至嘉庆年间,鹤山已大面积种植,产量居全省之冠。雅瑶、桃源、龙口一带逐步成为红烟主产地,年产量高达5000吨。《广东通志稿》有“鹤山县以产烟驰名,每年出口在百万金(白银)外”记载。到20世纪30年代,为鹤山红烟产销鼎盛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红烟生产又有新发展。1986年鹤山县成为全国31个烟叶出口生产基地之一。鹤山县红烟有上南、下南、上西、下西(指地域)之分。其中以上南烟最佳,而上南烟又以芸蓼烟著称。芸蓼烟乃指今雅瑶芸蓼村黄坑猪公袍(土名)所种植的红烟。鹤山红烟素以叶色红亮,味道浓烈,香醇馥郁,油分多,弹力强,揉搓不碎,久贮不变而驰名中外,外销至澳门及印度、埃及、俄国、德国、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1951年,司徒美堂先生至鹤山县视察。鹤山农民精选出芸蓼烟,敬请司徒美堂先生转赠毛泽东主席,受到毛主席称赞。

上南红烟 -- 鹤山名优特产。也叫芸蓼烟。始种于清朝中叶,约有200多年历史,是鹤山红烟的著名产品。以烟质黄净,肉厚、烟味香醇而驰名中外,远销至南洋群岛等地。著名品牌有“黄坑烟”,“云蓼烟王”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上南村民每年种红烟173.3公顷,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司徒美堂先生视察上南“李义兰烟厂”时,村民托他将数扎顶级黄坑烟送给毛主席品尝,毛主席收到后曾来信表示感谢,此事在当地成为美谈。近年来,由于种植红烟效益较低,多数村民已改种其它经济作物,只有少数烟农种植少量用于自吸。

古蚕老古烟 -- 鹤山名优特产。以雅瑶镇古蚕村生产而出名。该村处丘陵地区,耕地对红烟生长特别适宜。古蚕先辈在明末清初开始试种红烟,并逐渐学会施用有机肥料,如花生麸等。收烟期为芒种至夏至,此期间阳光充足,对烟青露晒有利,露晒约几十分钟收起焗至黄蜡色,再进行暴晒7天左右,此时烟叶油份适中,存放多年也不变质。早在清朝中期,古蚕红烟开始出口到南洋一带,制成的吕宋烟气味香醇,因而驰名海内外,并带动起古蚕红烟逐渐进入发展盛期。冬种时,七成耕地面积种上了红烟。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种红烟经济效益逐渐减少,村民开始改种其它作物,目前村内仍保持有几十亩红烟地,普遍用于自给。

东园香荔 -- 鹤山名优水果。珍稀荔种。植于双合镇双桥东园村,故名。距今400年前,村民李卓化由新兴市国恩寺六祖手植之千年香荔引种归来。现其母株高4丈,树身粗壮,枝繁叶茂;其旁一荔,树龄过2百年,体亦伟硕,人称“母子树”。两树枝叶交错,荫覆过半亩,蔚为奇观。此两株古荔,虽历遭劫难,仍顽强茁壮,年年挂果,丰年产量达1吨。其果核细小,肉鲜味甜,清香可口,为省内不可多得的珍稀香荔品种,不仅饮誉百里,且近年旅外乡亲,每届蝉鸣荔熟,即组团归来进行啖荔活动,东园香荔则为首选。

双合黑叶荔枝 --鹤山名优水果。产于双合镇。该荔枝品种叶尤深绿,果实呈蜡白色,肉厚清甜,可食部分占全果75%。以泗合坑尾塘所产的最负盛名,核小、清香蜜味,汁多而不滞,风味别具一格,肉脱壳后用烟纸包亦不沾湿。据史料记载:清代,附近县官,每年荔熟时,必骑马前来品尝;近年,亦成为鹤山海外联谊会所组织的“啖荔团”的青睐果品。双合种植荔枝,历史已超350年。1989年镇成立荔枝协会,加强了科研与指导,更显规模。今全镇植荔746公顷,品种有黑叶、妃子笑、桂味、糯米糍、槐枝、白腊、白糖罂等。

云乡储良龙眼 -- 鹤山名优水果。以云乡盛产质优而得名。1991年,云乡镇首从高州引入试种8公顷,经省果树研究所及鹤山科技局等支持帮助,一举成功,发展至今有270公顷。因培育得法,兼水土灵气,故能青出于蓝,蜚声远近市场。该品种植株生势好,树冠呈圆形或半圆形;枝条节间较短,分枝多,树皮粗糙;果实大,粒大小均匀,呈扁圆状;单果重12~14克;果壳黄褐色,表面光滑;肉乳白色,不透明,厚0.65~0.67厘米,易离核,肉质爽脆,味清甜,质上乘,核较小,果实可食率74%;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21%,全糖18.6%;每百毫升果汁含维生素C52.1毫升,果实制干率高。1999年,云乡镇龙眼总产量240吨,收入220万元。

宅梧无籽西瓜 -- 鹤山名土产之一。主产于宅梧镇。宅梧西瓜无核、含糖分高、味美可口,名扬海内外,每年西瓜收获季节,港澳地区和国内商人纷纷来订购。宅梧种植西瓜是从1978年始,先后引进“大红宝”、“鹤宝”大量种植出口。1986年后,从省农科院引种现在的无籽西瓜,原试种青皮(鹤鸣2号),后发展花皮(鹤鸣3号)和黄皮(鹤鸣4号)两个新品种。1998年种植面积达866.7公顷,全镇种西瓜一项纯收入1800多万元,其中选田村委会西瓜收入人均近700元。

选田芒果 -- 鹤山名土特产。产地为宅梧镇选田村。1530年,有村民外出带回果核在当地白石(土名)种植,故又名白石芒,沿植至今,久享盛名。该种芒果以其果核小、糖分高、纤维少与果味特香而著称。几经沧桑,仅存老树20棵,树干直径50~70厘米,大多已老化,挂果率低。自1991年,选田村委会指派专人管理好老芒果树,并组织全村群众新植优质芒果16.7公顷,其挂果率高,果型大,产量多,味道不亚于老树芒果。近年更大为扩展,前景极其可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7
鹤山红烟 鹤山红烟久负盛名,传统品种是牛舌烟,又名"金英钟",原产清远市源潭一带,后在鹤山推广,这种烟叶窄长似牛舌故名"牛舌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