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他原来是干什么的?他后来怎么被选中成为跨栏的

如题所述

刘翔以前是田径运动员,1999年在孙海平的争取下,练习跨栏。

1999年3月,在孙海平的全力争取下,刘翔回到了二少体练习跨栏,并进入一线队伍。从此刘翔与师傅孙海平结缘,最终创造了12秒91的神话。

1999年4月,全国田径大奖赛在上海莘庄举行,刘翔以14秒19取得第四名,冠军被刘翔当时的师兄曹靖获得。1999年5月,刘翔参加河南少年锦标赛,以14秒56夺冠。

扩展资料:

刘翔,1983年7月13日出生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国男子田径队110米栏运动员。中国体育田径史上、也是亚洲田径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冠军、室内室外世锦赛冠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

2004年,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以12.91秒的成绩追平了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夺得冠军。2006年,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中,以12秒88打破了保持13年的世界纪录夺冠。

2012年6月,世界110米栏排名第一,刘翔时隔五年后重登榜首。2012年8月7日,伦敦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中,刘翔因伤结束奥运比赛。2015年4月7日下午,刘翔在微博正式宣布退役。

参考资料:刘翔-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2

刘翔原来在上海市普陀区少体校,主练跳远。

被选中跨栏是由于:1996年,在一次市100米跑步比赛后,刘翔被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田径队二线队教练方水泉看中,随后开始练习跨栏。

刘翔,1983年7月13日出生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国男子田径队110米栏运动员。

中国体育田径史上、也是亚洲田径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冠军、室内室外世锦赛冠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

2004年8月28日,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上,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并平了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

至此,刘翔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创造了中国人在男子110米栏项目上的神话。

刘翔于2015年4月7日正式宣布退役。 2015年5月刘翔将参加2015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赛事,借助这个舞台向110米栏赛道告别。

扩展资料:

刘翔是中国110米栏的传奇人物。

2004年,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以12.91秒的成绩追平了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夺得冠军。

2006年,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中,以12秒88打破了保持13年的世界纪录夺冠。

2012年6月,世界110米栏排名第一,刘翔时隔五年后重登榜首。

2012年8月7日,伦敦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中,刘翔因伤结束奥运比赛。

2015年4月7日下午,刘翔在微博正式宣布退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刘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8-06
他英俊洒脱,他张而不狂,他踌躇满志……当21岁的“追风少年”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跑道上以飞翔的速度风一般掠过终点时,平世界纪录12.91秒的成绩,“希腊神话”般将其化身为一个红色精灵,一个伟大符号!然而,当一切喧哗归于平静,才真正感觉到英雄原来如此相似:在平凡和不平凡中超越,在孤独和征服中前行!结缘田径

小时候,调皮的刘翔特别好动,运动天赋在上小学时就已初现端倪。在上海市普陀区管弄新村小学读二年级时,刘翔一天放学后在学校操场上玩耍时被学校体育老师仲锁贵“相中”,仲锁贵像发现新大陆般地感到惊奇:这么小的孩子奔跑竟如此有力,大腿间角度打得开,步幅很大且有节奏!

仲老师回忆说,当时他还特意将刘翔叫到身边问:“你喜欢跑步吗?”刘翔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喜欢!”于是,原本只带高年级学生进行长跑训练的仲老师,就将刘翔破例收入队中。从那时起,刘翔就和高年级学生一起训练。但当时谁也没想到14年后,这个喜欢跑步的男孩竟成了奥运会上为中国开创历史的“世界飞人”。

刘翔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爸爸刘学根是上海市自来水公司的司机,妈妈吉粉花原来是上海市食品厂的一名点心师,现在已经退休。在刘翔12岁、读四年级那年,这个普通的家庭迎来了儿子人生道路上第一次重大选择:在仲老师的强力推荐下,上海市田径队跨栏教练方水泉、跳高教练顾宝刚亲自到刘翔家和大人商量,提出希望将刘翔带入专业程度相对较高的普陀区少体校接受系统训练,这次谈话从下午一直持续到了深夜。

经过轮番劝说,酷爱体育的刘学根最终还是决定将儿子送去少年体校接受专业训练。刘学根说:“考虑到儿子身体较单薄,加上走路‘没正形’,还不如让他在田径场上先锻炼锻炼。文化课不丢,如果体育不行再更改路子也不迟。”其实,当时刘翔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妈妈吉粉花的初衷是想让刘翔接受全面教育,以待将来考个名牌大学。

来到普陀区少体校,刘翔练习的是跳高。“虽然在所有的训练选手中刘翔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但他那股不服输的精神,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顾宝刚回忆说,“那时候,只要我把跳高横杆升到大家从来没有跳过的高度,你准能听到一个声音:‘让我先来。’而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刘翔会大步流星地向横杆冲过去,每次都将膝盖擦得青一块紫一块。问他下次还跳吗?他会边揉腿,边坚定地说:‘跳!’”结识孙海平

1996年夏,上海市青少年田径赛在莘庄举行,已入少体校的刘翔在其副项100米比赛中跑得轻松自然,不仅速度快,而且节奏好,这让看台上的上海田径队跨栏教练孙海平眼前一亮。

恰巧也是在那段时间,刘翔右膝在一次训练中轻微扭伤,加上那时少体校组织的一次骨龄测试结果显示,刘翔的腿部骨骼已基本成形,发育空间不大。这意味着刘翔将来的身材不太适合练习跳高。这让刘翔的情绪低迷了许久。

此外,少体校素有“大鱼吃小鱼”的习惯,年龄最小的刘翔经常受大孩子欺负。如此一来,刘翔动了离开少体校的念头。

训练需要吃苦,家人中除爸爸刘学根外,基本上没人支持刘翔练体育,但懂事的刘翔又不想让爸爸伤心,所以还是一直坚持训练。

刘学根对记者说了这样一个故事:“那段时间,刘翔情绪低落,有一次周末我从家送儿子回体校,到了校门口,刘翔支支吾吾地对我说:‘你肯让我回家吗?’当时望着刘翔可怜巴巴的样子,我也就答应了。但我隐约感到刘翔只是一时冲动,所以我和儿子有个约定——一边读书,一边还要保证体育不能丢!”

为保持刘翔的运动水平,刘学根特意联系好上海一家传统田径学校宜川中学,并联系学校体育教师张明在课余时间对刘翔进行一对一的教学。

一晃8个月过去了,当时和刘翔只有一面之交、却对刘翔有着极大兴趣的孙海平,从外地带队比赛回来后,发现刘翔不见了,一向温和的孙海平朝同事发了火,并直奔刘翔家苦口婆心地规劝刘翔家长:“这孩子有天赋,不练就太可惜了!他只要答应作我的弟子,学习、训练、道德品质等方面我全包了,而且保证不会比在校时学习成绩差。”由此,刘翔改练跨栏。

“记得那天下大雨,孙海平领我和刘翔去上海华山医院找一位知名专家看膝伤,医院里他忙前忙后帮我们办各类手续,眼前慈祥而真诚的教练打动了我和刘翔。此后,刘翔原本并不重的膝伤完全恢复了,火一般的运动热情也同时恢复。”刘学根对孙海平心存感激。

“‘千里马’还需‘伯乐’识。”孙海平坚持将刘翔引入跨栏项目不无道理。从事教练工作已有几十年的孙海平肯定了刘翔极具跨栏天赋:“跨栏需要髋部力量,刘翔肌肉发达、高高隆起的臀部,就像巨大‘发动机’牵引全身肌肉运动,而且刘翔身上各部位肌肉形状与众不同,不仅具有超强的爆发力,而且肌纤维粘滞性低,不容易拉伤。”另外,孙海平还注意到刘翔的足弓深,弹跳力强,大脚趾比其他脚趾长许多,有利于力量集中;再加上跑步节奏感非常好,这是优秀短跨运动员很难兼备的,而刘翔却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漂亮的“三级跳”

1999年,16岁的刘翔正式成为孙海平的弟子,此时的刘翔全身运动神经像是被激活了一般,仅练110米栏不到3个月,刘翔首次公开亮相,参加了全国田径大奖赛,并以14.19秒的成绩取得第三名,让国内田坛为之一震。同时,刘翔也完成了他运动生涯中的第一个小小的“三级跳”——当时连三级运动员都不是的刘翔直接越过二级、一级,达到运动健将级别。

接下来的3年征战中,刘翔一年一个台阶再次上演了漂亮的“三级跳”:2000年世界青年锦标赛第四名;2001年全运会、东亚运动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2002年瑞士洛桑国际田联一级大奖赛,他以13.12秒的成绩打破了由美国人保持了24年之久的13.23秒的世界青年纪录。

短短3年时间,19岁的刘翔将自己从一个对跨栏知之甚少的懵懂少年,打造成了一个备受世人瞩目的世界排名第四的田坛新星!

“这次世界青年纪录的刷新,让刘翔对110米栏运动有了更深层的领悟。赛后,刘翔在赛场上激动得直翻跟斗!自那以后,刘翔真正爱上了这项运动,且更加努力了。用‘着迷’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刘学根说。

刘翔孝顺是出了名的,前些年只要碰到周末没训练,他一定回家陪爸妈、陪爷爷奶奶。但刘学根说,自从他参加大奖赛并打破世界青年纪录后,他总不由自主地将周末回家的时间往后延迟,尽量多留时间在教练身边沟通,学习跨栏的技术要领。就算晚上回到家,也还禁不住边玩耍边压腿部韧带。

态度决定收获:刘翔接下来以频频改写历史的方式完成了他运动生涯中的第三个“三级跳”:2003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60米栏获第三,结束了中国男选手在该项目中18年未夺牌的历史。紧接着,2004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刘翔又分别以7.46秒和7.43秒的成绩两次打破60米栏的亚洲室内纪录并夺得亚军,从而再次书写了中国田径的历史。

此后,在2004年日本大阪田径大奖赛上,刘翔首次在与美国名将阿兰·约翰逊的同场竞技中力压对手,夺得冠军,同时以13.06秒的成绩再次刷新110米栏的亚洲纪录。

出色的生理条件、超乎常人的悟性、刻苦训练的态度以及灵敏的神经反应系统,都是刘翔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重要因素。孙海平曾说,同样一个动作,别人要练很多遍,而刘翔只要练对一次,就能记住要领。

在赛场上,刘翔绝对自信。刘学根说,一天训练下来,别的运动员跨了十几二十个栏后,都累得东倒西歪,唯独刘翔一脸轻松。刘学根对记者说,刘翔周末回家时经常撒娇般“吹嘘”自己有天赋,但比赛中的自信还是源于训练吧。“世界飞人”诞生

北京时间8月28日凌晨2点40分,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刘翔在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2.91秒、平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金牌,实现了中国在奥运会男子田径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刘翔回忆决赛情景时说:“奥运会男子110米栏比赛的时间是雅典当地时间晚上9点20分,我午休睡得特别安稳,直到晚上5点半才起来,赛事规定运动员应提前3个小时进入赛区,差一点就迟到了!那个觉睡得真的很香!”

12.91秒,平世界纪录!与此同时,阳光男孩刘翔还保持着另一个纪录:中国奥运代表团中唯一一位没有伤病的冠军。

刘翔说:“运动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不会只顾金牌而不顾身体。如果身体和成绩要选一个,我宁愿选择身体!健康才最重要。”孙海平则表示,没伤病不等于训练不刻苦,关键是要懂得科学训练,学会科学地自我保护。

平日里,刘翔每天的训练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但质量却相当高。孙海平针对刘翔制定了一整套轻松有效的训练计划。如为了强化跨栏能力,刘翔以仰卧姿势,双腿绷直,用力往上抬,两个教练则用力向下压他的双腿。为锻炼髋部肌肉,刘翔每周仅进行一次小负荷的杠铃力量训练,但却比以往每周两次以上大负荷训练效果还要好。

雅典奥运会决赛中,刘翔每次过栏,高度都刚好比栏架稍高一点,有两次是擦着栏架过,这样既不会碰倒栏架,也不会在空中耽误过多时间。这一点让世界各国的田径专家都惊叹不已:刘翔的节奏和技术太好了。

1999年曾赴美国深造的孙海平道出缘由:训练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科学、循序渐进,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

只有三者统一,竞技比赛才真正有可能让职业运动员健康和成绩实现“双赢”。

雅典奥运会大幕已谢,但刘翔红色旋风般冲线夺金的那一刹那,却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脑海中。在国内选手无人匹敌、缺乏“对话”的孤独环境,刘翔却能将世界诸强抛于身后,创造“飞人”神话,而且勇敢地许诺将继续创造奇迹。或许,“孤独求胜”正是21岁的刘翔对他所钟爱的110米栏最深刻的诠释!

稿源: 新华社
第3个回答  2007-08-06
  采访过他和他的教练孙海平多次,断断续续听到过一些关于刘翔的故事,其实还是有很多不为人知的。
  爷爷改变了刘翔

  小时候的刘翔是个顽皮的男孩,胆子大是很多大人对他的评价。正是因为看到他别的孩子更顽皮,家人把他送到了少体校。体校的道路并不是很顺利,由于年龄小,刘翔经常受到同校大孩子的欺负,刘翔说这是全国少体校的惯例。这样的遭遇让他几乎决定放弃少体校,但有一件事情改变了年少的刘翔的决定。

  他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爷爷已经70岁了,此前老人家是不会骑自行车的,但70岁那年突然就想学,而且学会了,老人说自己学会去哪儿都方便。刘翔就想,爷爷70岁都能学会骑自行车,自己为什么要放弃呢?现在回忆起来,刘翔还在感叹,如果没有爷爷的这个行动刺激,也许就没有现在的他了。

  那一次刻骨铭心的比赛

  刘翔是个跨栏奇才。要知道1996的时候,他还在练跳高,当时刘翔很自信,他说:“如果我的身高能够达到两米,我在跳高项目上将会很有作为。”他当时已经拿过上海市少年跳高冠军了,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跳高人才。但是就是那一年,现在他的跨栏教练孙海平看上他了。用孙海平的话说,跨栏选手需要胆量,很多人看到1米多高的栏横在眼前就不敢过,而刘翔有这样的胆量,再就是从他练跳高看,他的速度和爆发力很好。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让很多国际田径界的人士都没有想到,再加上中国人甚至亚洲人在直道项目上很少有人能进入决赛,所以造就了那次让他和教练刻骨铭心的比赛。

  那是2000年11月法国里昂的一次室内田径大奖赛,6名选手进入60米栏的决赛,刘翔站在第五道,其中有3个美国选手,他旁边的第六道也是一名美国选手。发令枪响过了,没想到第六道的那个美国选手在跨第二个栏的时候就摔倒了,刘翔则是第三个冲过终点,这样的兴奋仅仅保持了2秒钟,裁判和大屏幕同时宣布,第五道中国刘翔没有成绩,怎么会这样呢?刘翔和他的教练感到很气愤,找裁判理论。原来裁判误将那个摔倒的美国选手当成刘翔了,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人不会在这个项目上跑出好成绩的。那是一次没有电视转播的比赛,幸好刘翔的教练用自己的微型摄像机将全部过程拍下,这是孙海平的习惯,刘翔的每一次比赛他都会用摄像机拍下的,而这成了那次证明刘翔没有摔倒的惟一证据,录像十分清楚地显示,中国刘翔第三。终于还了刘翔一个清白,也给国际田径界裁判提了个醒,中国人是可以在短距离的项目上有所作为的。

  正是这样的一次偶然事故,给了刘翔师徒二人很大的刺激,也让他们的训练更加有了动力。

  他兴奋得三天没睡着觉

  真正让世界知道刘翔的是2002年7月份,瑞士洛桑的一次国际田联大奖赛。那个时候19岁的他跑出了13秒12的个人最好成绩,并打破了美国人保持了24年之久的世界青年纪录和中国人李彤保持了8年的亚洲纪录。

  刘翔说,这一切来得很快,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当时通过终点时,回头看了一下,竟然把第二名甩得很远。有人告诉他破了世界青年纪录,他不相信,但确实是事实,他足足兴奋了三天,他说那三天睡不着觉,也没心思训练,只想笑,只想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破纪录的每一个画面。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感到当初选择跨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也是从那个时候,刘翔发现自己是一个比赛型的选手,越到比赛越兴奋,越有强手,越兴奋。他说:“当看到自己跨过一个又一个栏的时候,就感觉像是在超越,这种兴奋是无法比拟的。”

  为奶奶拿了第一块金牌

  那是2001年11月广东的九运会,刘翔的奶奶因为胰腺癌在那个时候已经快不行了,但老人家因为一桩心事未了,她要等着孙子刘翔拿全运会金牌。在决赛的那天,刘翔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他一直在祈祷,能够以一块金牌献给奶奶。但那个时候刘翔并没有绝对的实力,他的师兄陈雁浩是他最强大的对手,但刘翔最终以0.06秒的微弱优势获得了冠军,他跪倒在终点,头向地磕了三次,他是在告诉奶奶自己获得了金牌。而他的奶奶没有等着他回到上海就去世了,但让老人家高兴的是已经知道刘翔获得冠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7-29
  1990年,刘翔7岁时,被上海市管弄新村小学的校田径队教练仲锁贵选中练习田径,从此与体育结缘。四年级即将结束的时候,刘翔被顾宝刚老师选入上海市普陀区少体校,主练跳远。。1996年,在一次市100米跑步比赛后,刘翔被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田径队二线队教练方水泉看中,随后开始练习跨栏。
  刘翔,1983年7月13日出生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国男子田径队110米栏运动员。中国体育田径史上、也是亚洲田径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冠军、室内室外世锦赛冠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
  2004年,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以12.91秒的成绩追平了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夺得冠军。2006年,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中,以12秒88打破了保持13年的世界纪录夺冠。2012年6月,世界110米栏排名第一,刘翔时隔五年后重登榜首。2012年8月7日,伦敦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中,刘翔因伤结束奥运比赛。
  2015年2月3日,刘翔担任北京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的推广大使。
  2015年4月7日下午,刘翔在微博正式宣布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