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核心内容,历史年代,产生的作用及其主要特点

信息作业!!!急!!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

核心内容:语言的创造。

历史年代:从猿向人转变时发生。

产生的作用及其主要特点: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创造了语言,获得了人类特有的交流信息的物质手段,有了加工信息的特有的工具概念。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

核心内容:文字的发明。

历史年代:发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产生的作用及其主要特点:它使人类信息传递突破了口语的直接传递方式,使信息可以储存在文字里,超越直接的时空界限,流传久远。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核心内容: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

历史年代:是在封建社会发生的变革。

产生的作用及其主要特点:这一发明扩大了信息的交流和传递的容量和范围,使人类文明得以迅速传播。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

核心内容:电报、电话、电视等现代通讯技术的创造。

历史年代: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

产生的作用及其主要特点:这些发明创造,使信息的传递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加快了信息传输的速度,缩短了信息的时空范围,信息能瞬间传遍全球。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核心内容:电子计算的发明和应用。

历史年代:20世纪中叶

产生的作用及其主要特点: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加工信息的手段,突破了人类大脑及感觉器官加工处理信息的局限性,极大地增强了人类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息技术革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19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应用。11世纪毕升发发明活字印刷术。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普及应用。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始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第2个回答  2011-09-19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第五次: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