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普通话

快点 在线等

    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认定的现代标准汉语。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可实际上普通话语音采集地是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金沟屯镇。普通话与汉族人口占比最高的官话方言区最为类似,“普通话”中的“普通”二字有“普遍”和“共通”的含义。

词语释义: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 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 文言文)、“普通话”和“ 俗语”( 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 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 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1949年新成立的北京中央政府确定现代标准汉语由国语改称普通话。

来源:

现代汉语标准语,孕育于中原的 中原官话(所以现代人读 唐诗宋词元曲一般都能押韵),从《 唐韵》到宋代《 广韵》是继承,定于元明,是“官话”体系。明初定都南京,南京官话被推崇,以 南京官话为官方语言, 金陵雅音(以《 洪武正韵》为规范)以古中原 雅言正统嫡传的身份被确立为中国汉语的标准音。 朱棣夺取建文帝的帝位,迁都北平(改为京师,称北京),以南京人为主、从全国各地迁徙数十万贵族、富户、民众。以 南京官话为主要基础影响元大都语音,经历明朝整个时代的过程,北京官话(异于北京胡同音)初步形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06
  普通话,即标准汉语。普通话是中国不同民族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通用语言,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方言为基础音的语言。之所以这样,主要由以下原因:
  一、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主要是考虑到新中国定都北京,而北京地区的人都说普通话,况且其作为官话有一定的推广历史和基础,北方的汉族人虽然有自己方言,但是也能说少许普通话,因此为了稳定大局,新中国顺势就沿用普通话作为官方用语。
  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字,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苏对抗,为了避免国外敌对势力的联合绞杀,新中国迫切需要一种共同语来实现不同地区的新中国国民的沟通与交流,以举全国之力对抗外敌,而普通话有清代满族人两百多年的推广历史和基础,因此继续沿用普通话作为官方用语。
第2个回答  2020-09-26
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认定的汉语。
第3个回答  20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