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的基本概况?

如题所述

  衡东县位于湖南东部偏南,居湘江中游的衡阳盆地与醴攸盆地之间。东连攸县,南与安仁县、衡南县为邻,西濒湘江与衡山县隔水相望,北与湘潭、株洲接壤。县域面积1926平方公里,约占湖南省总面积的0.9%。1966年3月从衡山县析出新置,因位于南岳衡山之东而得名,是罗荣桓元帅的故乡,革命老区。2007年底,全县总人口70万,共有汉、回、苗、维、满、壮、侗、瑶、白、彝、藏、布衣、土家等13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9%。辖24个乡镇,561个行政村,20个居委会。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皮影戏之乡”、“花鼓戏之乡”、“剪纸之乡”和“印章之乡”,也是湖南省目前唯一冠名的“土菜名县”。

  衡东区位独特,交通优势明显。北面紧靠长株潭,南离粤港澳经济区不远。京广铁路从西部纵贯而过,在境内全长59.7公里。京珠高速纵贯南北,在境内设有大浦、新塘两个互通口,衡大高速与衡炎高速横贯东西,与S211、S314、S315三条省道联为一体,构成密集的公路交通网络,还有正在建设中的武广快速客运铁路从大浦工业园区附近通过,再加上湘江、洣河的水运,为衡东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

  衡东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元代状元何克明,清代状元彭浚、探花谭鑫振、神医李纪方,共和国元帅罗荣桓,红军师长王光泽,抗日名将罗芳珪,新文化运动时期第一个用白话文写作的女作家陈衡哲,著名山水画家单剑锋,世界摄影名家陈长芬,还有“兵工国宝”李待琛,煤气汽车创始人向德,新中国的“詹天佑“刘铁岩和中科院院士刘新垣等都诞生于衡东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

  衡东山川秀美,旅游资源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1%,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流经9个乡镇的洣河水质优良,达到国家二级水质标准。著名景点有罗荣桓故居、锡岩仙洞等,其中罗荣桓故居是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红色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十佳景区、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锡岩仙洞景致清奇,洞中钟乳石琳琅满目,千姿百态,鬼斧神工,惟妙惟肖,享有“楚南第一景”之誉。著名文化遗址有龙山文化遗址、大浦镇岭茶甑箕岭化石、柴山洲特别区农民银行旧址和清代状元彭浚状元第牌坊等。

  衡东物产丰富,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水能蕴藏量达15万千瓦,水电发电装机总容量4.33万千瓦。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金、银、铜、铁、铅锌、钨、锰、铀、钴、镍、煤、瓷泥、萤石、石灰石、重铁石等30多种;境内有野生植物900多种,其中有水杉、银杏、杜仲、伞花木等珍贵树种;珍稀野生动物有獐、麂、免、猴面鹰、云豹等20余种;主要大宗农副产品有粮食、牲猪、禽蛋、柑桔、茶叶、油茶、松树、楠竹、中药材等,上规模的工业品有钨化品、机油泵、铜阳极板、日用瓷等。近几年来,全县人民按照“民营立县、民营富县、民营强县”的发展战略,大力招商引资,突出发展民营工业,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基本形成了钨业、泵业、铜业、锌业、鸭蛋加工业等几大支柱产业。其中钨砂加工能力占到全国1/4左右,是全国乡镇企业中最大的钨化品加工出口基地;湖南机油泵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机油泵生产企业;鸭蛋年加工能力居中南地区之首。衡东还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全国初级农村电气化达标县和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14
(1)衡东县
1)自然地理
衡东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坐落于湘江中游的衡阳盆地和醴攸盆地之间,东临攸县,西接衡山,南濒衡南,北连株洲。衡东居湘江中游。土地面积1924平方公里,是一个丘陵为主,低山、高岗为辅,兼有中山和平原的地方,素有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称谓。京广铁路从西部纵贯而过,全长59.7公里,设有衡山等5个火车站;S315、G4、G107与300多条县乡公路联为一体, 密集如网,出入通达;京珠高速公路横贯4镇2乡62.5公里,并在新塘、大浦各设一个互通口,并接长株潭,南联粤港澳,内引外连,是为对外“窗口”;洣水四季通航,湘江可行驶千吨级船舶。衡东县吴集镇处于杨峰路和楚南路的交界处,交通便利。
2)综合经济
经济增长加快。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51.72亿元,增长14.5%。一产业增加值30.59亿元,增长3.8%;二产业增加值62.28亿元,增长20.3%;三产业增加值58.85亿元,增长14.6%。全年高开稳走,一季度增长10.4%,二季度增长15%,三季度增长13.9%,四季度增长14.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24415元,增长16.78%。
经济结构优化。一、二、三产业占全县GDP的比重为20.16:41.05:38.79,三次产业占比“二降一升”:一产业占全县GDP的比重比上年降低了1.44个百分点,二产业比上年提高2.55个百分点,三产业比上年下降1.11个百分点。“二降一升”表明衡东县新型工业化已进入发力期,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8%,比上年提高3.16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6亿元,增长35.2%。其中:农村非农户投资3.2亿元,增长73.5%;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增长32%。“项目建设年”成效明显,500万元以上城镇施工项目137个,增长 28%,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06个,增长14%。本年投产项目个数104个,增长42%。
4)财政、金融
财政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2011年全县财政总收入7.57亿元,增长37.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28亿元,增长31.0%。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7.6%,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4.99%。
金融业务稳健运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4.8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9%。其中储蓄存款70.9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9.09亿元,比上年增长13.4%。银行存贷比例为46.2%。银企签约到位率为108.1%。
第2个回答  2011-10-13
请问具体是哪方面的情况呢? 衡东第一门户网站,衡东之窗里有很多概况,百度一下,衡东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