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认识 联系我的生活实际哦偶是个学生哦

如题所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广义的,是指大众,然而《论语》诞生的那个时代“人”的定义通常是指狭义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对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面写着的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是在同一句话中叙述的,很明显这里的“民”是指被剥削阶级,劳动人民。用现在的语言来说,狭义的“人”是指奴隶主,即剥削阶级,而“民”是指奴隶,即被剥削阶级,所以这句话当然也就可以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人际关系原则适用于剥削阶级,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关系却未必如此。这种理解并非无稽之谈,也并非完全不具可能性,然而,众所周知,孔子是鼎力推崇“仁”之士,此处的“人”应当是指广义的。

孔子所道出这么一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若凡事都从这个原则出发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卡在中间,难以前进。倘若两人举枪对峙,生命危在旦夕,甲为正,乙为邪,这时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岂不惨哉!甲当然不会想被杀掉,难道就不杀不想被杀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才适合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06
这句话的意义,在现代社会的今天。谁能说它是古人啃过的骨头,腐朽而无味呢。人之生, 所为乐也。人们活一生,不过为了活得快乐。当你把所谓的不快与痛苦,强加到别人身上。从而得到自已的快乐时,谁能够真正体会。如对某人挖苦,耻笑。难道别人就愿望得到挖苦,耻笑,但挖苦的人却不想得到这些。所以不想失败,也不要恶意去让别人失败。不想痛苦,也不要把它推托给别人。一切的喜欢与不喜欢,一切的成功失败,就让自已去感受与承担吧。这才是最大的主旨。要敢于面对人生一切,无论苦与乐,是乐时,可以适时的分享于他人,是苦时,一方面不要推托或选择让别人去承受,毕竟谁都想过得快乐。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去踢足球,砸到了玻璃,可我却把责任全推给了朋友,最后,没有一个人与我交朋友了。(编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0-07
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早在几千多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了一句这样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不要因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既然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需要别人帮助时,就得先帮助别人,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
有一次,老师让我去扫地板,我却一点都不想打扫,又怕老师不听我的借口。这时,我想到了一个“妙计”,我装作头晕,对老师说:“老师对不起,我今天不太舒服,不能打扫卫生了,我觉得XXX可以去做扫除,您找他去吧!”果然老师“放”过了我,叫他去打扫了。之后的日子里,他老是用愤怒的眼光看我,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有些惭愧。
我们要学会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牢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
理。
这是我之前拿别人的作文改编的,例子是我自己编的
第3个回答  2012-10-22
这句话的意义,在现代社会的今天。谁能说它是古人啃过的骨头,腐朽而无味呢。人之生, 所为乐也。人们活一生,不过为了活得快乐。当你把所谓的不快与痛苦,强加到别人身上。从而得到自已的快乐时,谁能够真正体会。如对某人挖苦,耻笑。难道别人就愿望得到挖苦,耻笑,但挖苦的人却不想得到这些。所以不想失败,也不要恶意去让别人失败。不想痛苦,也不要把它推托给别人。一切的喜欢与不喜欢,一切的成功失败,就让自已去感受与承担吧。这才是最大的主旨。要敢于面对人生一切,无论苦与乐,是乐时,可以适时的分享于他人,是苦时,一方面不要推托或选择让别人去承受,毕竟谁都想过得快乐。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去踢足球,砸到了玻璃,可我却把责任全推给了朋友,最后,没有一个人与我交朋友了。(编的)赞同14| 评论(3)
第4个回答  2011-10-15
我也是个学生。我回答的是(对的):那是儒家所追求的待人接物的美德——恕,意思是自己做不到的或讨厌的事不能强加到别人身上。例如说:家里,我要去倒垃圾了,但我不愿意,就把自己家的垃圾倒到别人家门口,别人家就只能帮助我们倒了。这就是不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