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近两年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和生理学试题

如题所述

广州体育学院2005年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 4分,共即分)
1·运动训练
2·竞技水平
3·适时恢复原则
4· 间歇训练法
5·运动训练手段
二、单项选择题 (海小题2分,共40分)
1、每名运动员都从事着特定专项的训练,其训练的目标就是在特定的专项上夺取比赛的胜 利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鲜明的一一一一
A、灵活性 B、创造性 C、个性 D、专一性
2、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体育项目进行分类,以下哪个项目属于技能类格斗性项群的项目?
A、 篮球 B、击剑 C、体操 D、射击
3、技术训练是一一一训练的核心纽成部分,占有很大的比重。
A、 难美项群 B、准确项群 C、格斗项群 D、体能类项群
4、 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作用之一是:为运动训练过程确立一个客观、准确的一一一
A、 观察点 B、出发点 C、比较点 D、训练点
5、竞技状态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经历了一一一个阶段。
A、三 B、四 C、五 D、六
6、按照一个训练周期所包含的时间跨度的不同,可以把其区分为多年训练周期、一一一训练周期、大训练周期、中训练周期、小训练周期及日训练周期这样几种。
A、 准备 B、竞赛 C、恢复 D、年度
7、一一一一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纽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A、模式 B、程序 C、重复 D、间歇
8、运用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时,运动员的心率一般控制在每分钟一一一次。
A、200 B、190 C、170 D、160
9、循环持续训练组织形式可分为三类:流水式、一一一一式、分配式。
A、轮换 B、分纽 C、替换 D、纽合
10、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一一一一、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的训练方法。 A、负荷强度 B、负荷量 C、运动负荷 D、休息时间
11、按人体的生理系统分类,耐力素质可分为一一一耐力和心血管耐力。
A、肌肉 B、生理 C、心理 D、呼吸
12、动作速度训练中,练习的持续时间一般不宜过长。这是因为动作速度训练强度较大, 要求运动员的兴奋性要高,一般讲不应超过一一一一秒。
A、lO B、2O C、30 D、40
13、所谓技术风格,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一一一一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
A、 规范和科学 B、自动和定型 C、模式和标准 D、成熟和定型
14、以下哪个不是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
A、特长技术 B、运动员的神经类型 C、种族特征 D、场地器材
15、按参加战术行动的人数分类可将其分为个人、小组和一一一一战术。
A、阵形 B、体力分配 C、心理 D、集体
16、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是战术训练的一一一一。
A、一般任务 B、次要环节 C、结合点 D、中心环节
17、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一 --阶段。
A、竞技保持 B、竞技消失 C、自主训练 D、退出训练
18、比赛周的主要 任务是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一一一一一作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创造优异成绩。
A、最佳竞技状态 B、最佳身体状态 C、最佳机能状态 D、最佳心理状态
19、周运动负荷的一一一一,是基本训练周负荷变化的主要特点。
A、加大 B、减少 C、保持 D、无所谓
20、根据训练任务及内容的不同,可把周的训练分为基本训练周、一一一一、恢复周四种基本类型。
A、 身体训练周 B、技、战术训练周 C、赛前训练周 D、系统训练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竞技体育有何特点?
2、不同训练小周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4、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制定系统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是什么?
2、试述体能训练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
广州体育学院2008年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

.1.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一、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二、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三、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四、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五、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六、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2..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一、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二、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三、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3..一、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终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
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a为运动训练过程确定一个客观、准备的出发点。B对训练工作效果及时的检查评价。C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

4..建立目标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a有效地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B制定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5..起始状态的诊断包括: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训练负荷诊断。

6..训练目标包括: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指标、运动负荷指标。

7不同训练周期及其主要任务。A基本训练周: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B赛前训练周: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上去。C比赛周: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实现预期目标。D恢复周: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促进适量恢复的出现,准备投入新的训练。

8..适宜负荷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宜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原则。 科学基础:a适宜训练负荷下机体的生物适应现象。B过渡负荷下机体的劣变现象。 训练学要点:A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负荷量的评价指标、负荷强度的评价指标。)B渐进式地增加负荷量度(直线式、阶梯式、波浪式、跳跃式)C科学地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只。D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E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9适时恢复原则:是指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超量恢复,提高机体能力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a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的超量恢复机制。B调节时机的把握对训练效果的重要影响。 训练学要点:a准确判别疲劳的程度(自我感觉,外部观察,生理测试、心理测试)b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训练学恢复手段、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营养学恢复手段、心理学恢复手段)31。运动训练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10.分解训练法是指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分成若干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11.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作用: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有利于运动员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

12..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 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3.速度障碍产生的客观原因是:由于技能动作定型的形成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空间时间特征都趋于稳定;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神经过程灵活性的改进和肌肉收缩,所需能力的提供会遇到最大的困难,而运动员向前移动所需克服的阻力也更大。主观原因是:过早地片面发展绝对速度;基础训练不够;技术动作不合理;训练手段单调片面,引不起新异刺激;负荷过渡,恢复不好等。可采用牵引跑、变速跑、下坡跑、带领跑、顺风跑等手段克服。

.14.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A重视运动员呼吸能力的培养。B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C儿童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耐力自然发展趋势、以有氧耐力为主、内容手段是多种多样、基本训练方法为持续训练法,还可采用法特莱克获变速跑)

15.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A特长技术B运动员的神经类型C种族特征。

16..运动技术评价是指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或完成状态予以描述和评定的活动。
战术意识:又称战术素养。指在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

17.训练大周期时间的确定:A确定比赛日期B确定主要比赛阶段(持续4-6周)C确定比赛时间(加4-6周的热身比赛阶段共8-12周)D确定整个大周期(加6-12周的准备期,后加2-4周恢复期,共12-32周)

18,是关于运动后不能立即停止原地不动休息原因(论述题)

19.摸拟训练法,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22
不清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