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 字从汉字的起源来看是怎样演变的 从汉字的发展来看是怎样演变的

如题所述

兔,甲骨文像只张着嘴巴、长耳短尾的小动物。造字本义:性情温驯的食草类哺乳动物。早期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晚期金文误将甲骨文张口的形象写成,动物特征模糊。篆文基本承续晚期金文字形。

兔 tù 形声。字从免从丶,丶亦声。“免”意为“拖拉重物”,“丶”读为“主”,意为“入主”、“进驻”。“免”与“丶”联合起来表示“一种其侧面外形与人类拖拉重物的姿势相近的动物,其‘拖拉’的力量在腿部”。本义:一种外形为拖拉重物之形的动物。符号“丶”落在字形右下部位,意思是“(力量)在腿部”。

“兔”字形演变

参考资料: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1-01/16/content_4020324.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28
它的形成过程,兔字的形成,与“彘”有密切关系。“彘”是头部象兔头,脚似鹿脚的动物。不同的是它没有兔缺,所以在“召”的当中少了一竖;它喜欢奔跑,但比兔跑得慢,所以两足尽露。而兔既跑得快,又喜欢蹲;无论是飞跑或者是蹲坐,它的脚都步易看到,所以横看兔字,像一只蹲着的兔;正面看兔子,又似在跑的兔。兔字下部的“”是兔子的尾巴,尾巴上短短的一划,就是它不易看到的脚。

兔子的形成过程,就是人们对它的认识过程。因为兔有善跑而又爱蹲的双重特性,所以常常被人们用来晓谕事理。人人皆知“龟兔赛跑”,是抓住兔子爱蹲的一面编造出来的。而更多的是说它跑得快的一面,为人熟知的“兔脱”、“鸟飞兔走”、“兔起凫举”、“金鸟玉兔”、“白兔赤鸟”等等的成语典故,都与兔字的形成有关。《诗经·小雅》“跃跃毚兔”中的“毚兔”,是指少壮而大的兔。它把兔与兔这两种动物迭加起来,以说明兔跑得快之又快。有人利用毚兔之快,在其字偏旁加上一个“言”字,以表达坏话像毚兔奔跑那样快地传播开去。这显然是对兔的形象的歪曲。为了使兔与坏事没有瓜葛,于是出现了把三只兔叠加起来的“fù”字,表示兔子跑起来,好象滚动的流星一样的速,它的轮廓一个紧接一个,难以分清。这个字的组成,大概是当代电影蒙太奇手法之前身了。苏伯衡的“神光兔脱飞雪霜”诗句,说的是西晋后期著名宰相张华所佩龙泉宝剑,刷地脱出剑壳跃入池中后,又化作一道寒光腾空飞出地事。这里他把兔脱之速,夸大到无法再夸大的地步了。比较公允的说法,是“犬兔之争”:战国时候,齐国准备攻打魏国。齐国的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国有一种天下跑得最快的黑狗,去追捕兔子。狗围绕着山追跑了3圈,又追过5次山头,还追不着兔,终于气力用完而死了;兔虽未被黑狗追着,但也疲乏死了。这从犬兔之腿功来说,是比较实际的。因此“fù”字早已废而不用了,“fù”字亦是罕见,兔又写成了“兔”。
第2个回答  2023-01-09
他兔字的起源
第3个回答  2011-12-01
兔,甲骨文像只张着嘴巴、长耳短尾的小动物。造字本义:性情温驯的食草类哺乳动物。早期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晚期金文误将甲骨文张口的形象写成,动物特征模糊。篆文基本承续晚期金文字形。
兔 tù 形声。字从免从丶,丶亦声。“免”意为“拖拉重物”,“丶”读为“主”,意为“入主”、“进驻”。“免”与“丶”联合起来表示“一种其侧面外形与人类拖拉重物的姿势相近的动物,其‘拖拉’的力量在腿部”。本义:一种外形为拖拉重物之形的动物。符号“丶”落在字形右下部位,意思是“(力量)在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