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称为什么?

如题所述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是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至圣先师。孔子为炎黄子孙,树立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孔子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作出巨大。作《春秋》,为《周易》作传,修《诗》、《书》、《礼》、《乐》。 孔子之前,只有贵族才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孔子创立私塾,使平民阶层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其死后,其弟子皆效法孔子,兴办教育,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知识在民间的传播。 孔子不但启民智,立民德。还为后来的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最终孕育出了中华文明最茁壮的根基,也造就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不朽高峰。

扩展资料

大约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在鲁国。鲁国东南有一座昌平山,山下即古昌平乡。昌平乡东有一座不太高的小山,名叫尼丘山。父母认为他是尼丘山赐予自己的,便给他起名为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七十二岁的父亲不幸去世了,孀居的母亲与年幼的孔子相依为命,在贫困中度日。

当时的鲁国都城曲阜是鲁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典籍丰富,名师众多。因此,孔子自幼就生活在曲阜的传统文化气氛中,接触到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周王朝的典章文献,礼仪制度。

孔子的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光宗耀祖,继承先圣商汤的业绩,长大后成为有出息的人,就教他学习周王朝的《诗》、《书》、《礼》、《乐》。因此,他在父亡母寡,家道中落的情况下,仍然发愤学习周礼

十三岁时孔子开始上学。教师都是村落中的长老担任。当然,他们只是将诗、书、礼、乐简单地介绍一番。一开始,孔子所学的主要是敬神祭祀的礼节、对待长辈的礼貌和一些修身做人的道理。

孔子刚开始只是默默地听老师的讲解,从不发问,后来,他常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每一个疑问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他的老师和母亲有时也被他问得不知如何作答才好。

孔子后来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也就是说他从十五岁开始对学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孔子好学不倦,博学多识,主张“学而优则仕”。他盼望有朝一日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可仕途的大门却迟迟没向他打开。孔子认为人应该“三十而立”。

他三十岁时办起了私学,招收了很多学生。据说他的学生前后大概有三千多人。孔子招收的学生不分贵贱,贵族子弟、平民子弟甚至鲁国以外的青年都慕名而来。孔子培养学生有一套独特的方法。他善于循循善诱,他的教学成效显着。他的弟子中精通六艺的得意门生就有七十二人之多。

孔子在教育上是成功的,但在仕途上却屡屡碰壁,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孔子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他渴望得到一位贤明君主的重用,出仕从政,以实现自己的“仁政德治”,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救民于水火之中”。

五十岁时,孔子终于有机会升任鲁国的司寇。孔子做的很出色,除了取得外交胜利,打击了割据势力,其他方面的政绩也为人称道:商人不敢胡乱涨价,社会秩序大有改善。

但邻国齐国担心鲁国强大起来对己不利,就设法从内部进行破坏。齐国君知道鲁定公是好色且喜欢犬马之乐的人,便投其所好,给他送来美女、华丽马车。

鲁定公果然陷于其中,难以自拔,不再理会朝政,自然也不再找孔子商议政事了。孔子感到自己已经不能继续施展政治抱负,于是,带领弟子们离开了鲁国。

公元前497年,孔子开始了为期十四年的周游列国的漫长旅程。他盼望着从中寻到一块能实现自己抱负的乐土。可当时诸侯国各国争战不休,纵使他有满腔的学问和治国主张,也没有人对此感兴趣。

用他自己的话说,犹如丧家之犬,受到驱逐。他周游各国,历尽磨难,终归未被重用。最后,孔子只得返回家乡。这时,他已经六十八岁了。

孔子为自己的政治抱负无法施展而伤心失望。最后,他决定为后世留点有价值的东西,也希望借此警告天下的乱臣贼子,能使其恢复先王之道,于是他决意编写《春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13
至圣,文圣
孔子 - 谥号
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鲁哀公亲诔孔子。诔文说:“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左传·哀公十六年》)古人认为“尼父”是给孔子的谥号。其实这只是对孔子的敬称,并非谥号。父,同“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西汉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衎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古人认为“褒成”是国名,“宣尼”是谥号,“公”是爵位。

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元宏称孔子为“文圣尼父”。“文圣”是尊号,“尼父”是敬称。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静帝宇文衍追封孔子为“邹国公”,“邹”是国名,“公”是爵位。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杨坚称孔子为“先师尼父”;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李世民尊孔子为“先圣”。“先师”、“先圣”都是尊称。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改称孔子为“宣父”,“宣”为谥号,“父”是美称。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李治赠孔子为“太师”,“太师”为官位。

武周天绶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封孔子为“隆道公”。“隆道”是封号,“公”是爵位。

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玄宗李隆基封孔子为“文宣王”。“文宣”为谥号,“王”是爵位。这儿的“王”不是后世皇帝以下的侯王的王,而是周天子“武王”、“成王”的王。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1
孔子被后世人称作“圣人”。
何为圣人?
“人不知而知之者,谓圣”,“圣不知而知之者,谓神”,“神不知而知之者,唯天”。
亦称“至圣先师”。
说他“立天下法,为万世师”。
又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反正天下最好的词儿,在他的身上用尽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0-30
万世师表,千古圣人。 素王
至圣先师至圣,文圣,素王
至圣先师
孔子 - 谥号
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鲁哀公亲诔孔子。诔文说:“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左传·哀公十六年》)古人认为“尼父”是给孔子的谥号。其实这只是对孔子的敬称,并非谥号。父,同“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西汉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衎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古人认为“褒成”是国名,“宣尼”是谥号,“公”是爵位。

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元宏称孔子为“文圣尼父”。“文圣”是尊号,“尼父”是敬称。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静帝宇文衍追封孔子为“邹国公”,“邹”是国名,“公”是爵位。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杨坚称孔子为“先师尼父”;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李世民尊孔子为“先圣”。“先师”、“先圣”都是尊称。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改称孔子为“宣父”,“宣”为谥号,“父”是美称。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李治赠孔子为“太师”,“太师”为官位。

武周天绶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封孔子为“隆道公”。“隆道”是封号,“公”是爵位。

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玄宗李隆基封孔子为“文宣王”。“文宣”为谥号,“王”是爵位。这儿的“王”不是后世皇帝以下的侯王的王,而是周天子“武王”、“成王”的王。 素王
至圣先师
第4个回答  2011-11-13
素王
至圣先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